精准扶贫这五年
2018-06-21姚桦峥
姚桦峥
五年前,中国有近亿的贫困人口,因病、因灾、因资源匮乏、缺少项目等等,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只有“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自“精准扶贫”理念被提出已经过去五年,这场脱贫攻坚战已经初见成效。
“陌生来客”拉开扶贫序幕
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的石爬专家里来了一位她不认识的“客人”,她问别人他是谁,从哪来?石爬邀请“客人”进屋坐坐,客人在她家停留了一段时间,仔细询问了关于她的生活的各种细节。三天后,村长给石爬专送来一台电视,石爬专每晚看新闻,才知道,“客人”原来就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那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中国大地上,成千上万个十八洞村的命运开始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让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5年多来,习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一次次踏雪调研,一次次进村入户,一次次促膝谈心,总书记为贫困地区赶超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送去科学对策和信心干劲。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了兑现这个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
在十八洞村被选为精准扶贫的试点之前,那是一个典型的穷乡僻壤,出入困难,村里人基本全以务农为生,收入甚少。精准扶贫和简单发放福利不同,它着重于带领贫困人口抓住机遇,树立目标,实现梦想。扶贫同时更要“扶志”——让贫困人口立志摆脱自身贫困状况。
习近平说,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如今的精准扶贫,需要一级一级的官员沉下去,各司其职,找到那个困难的同胞,如果他住山里,帮他种能挣钱的果树;如果他住水边,帮他联系鱼的销路。精准扶贫政策给扶贫对象创造更多空间,让他们在经济上更自主、更有能动性。石爬专和邻居把发给自己的扶贫款项,投资了一片将近千亩的猕猴桃种植园,每年都会有不错的固定收入。
在2016年的两会上,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又提起十八洞村,得知了贫困山村通过精准扶贫发生变化,两年多,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七名大龄青年脱单的消息。这代表着,这场前所未有的扶贫攻坚战已经初见成效。
脱贫承诺正逐一兑现
在“精准扶贫”提出约两年后,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7.2%下降到5.7%。一系列精准施策立竿见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的阐述,确立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贫困群众不仅得到扶贫政策的支持,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悄然变化,发展能力得以增强,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内涵在一次次调研和实践中不断深化和丰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五年过去,党的十九大为这场“战役”提交了一份成绩单: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
昔日穷山窝,今朝蝶变为乡村旅游的“香饽饽”;昔日行路难,今朝“四好公路”辟通途;昔日“面朝黄土”,今朝插上“互联网+”翅膀……过去五年,人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
脱贫事业关键要点之一,在于以“质量导向”落实精准扶贫。以“质量导向”落实精准扶贫,要实功实做。精准扶贫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祉,关乎其长远发展,不是摆“花架子”,更不是玩“数字游戏”,应将输血和造血、扶贫和扶智有机结合,切实让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实现美丽蜕变。
脱贫事业的山东经验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脱贫攻坚进入后半程,已经到了决战“硬仗中的硬仗”的关键时刻。各省市都开始加快了全面脱贫的步伐。
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加大扶贫重点村的帮扶力度,山东省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基础上,近期又调整充实了2301名优秀干部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目前,这些驻村队员全部进入工作一线,成为扶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
做到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选派干部。目前,山东省共有2052個扶贫工作重点村。对经摸排无党组织书记合适人选或人选不能胜任履职要求的391个村,山东省从省、市、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调整充实了2301名工作队员,进驻这些扶贫重点村。到目前,全省扶贫重点村全部派有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在干部选派中,做到因村精准派人,把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派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村,把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派到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把熟悉社会工作的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社会发育滞后的村。
去年2月,山东省选派的612名第一书记进驻“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最需要集中攻坚”的612个村。一年来,这些第一书记发挥扶贫尖兵作用,积极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到村到户,推进过硬支部建设。到今年初,共为帮包村培育致富项目1043个,投入项目资金9.6亿元;帮助478个村通柏油路,修路里程1864公里;打机井1901眼,解决水浇地17万亩;发展党员288名,培养后备干部679名。省派出部门和单位投入帮扶资金近2亿元,形成第一书记打头阵、派出单位当后盾、党员干部齐上阵的工作格局。
监督与激励并举,山东省的扶贫经验值得其他地区效仿。以人才扶贫作为抓手,不断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对驻村干部进行考察,考核考察结果作为驻村干部综合评价、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山东走出了一条扶贫的“造血”之路,为扶贫事业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