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净绒纤维平均细度估测
2018-06-21黄琳琳
黄琳琳
(辽宁春兴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110005)
净绒纤维平均细度是评价羊绒品质主要指标,对指导绒山羊育种和开展毛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需要将从羊体上剪取的绒样进行除杂、绒毛分离、清洗、预调湿和调湿等制备程序后,进行净绒纤维平均细度的测量,进而评价羊绒品质优劣,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绒毛分离工序,耗时费力。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及生长阶段公母羊原绒纤维平均细度,估测绒毛分离后净绒纤维平均细度,以达到减少绒毛分离工序,提高检测效率的目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方法 按照ZB B 45005-88(羊毛样品采集方法),在羊只体侧部肩胛骨后缘10 cm与体侧中线稍偏上交汇处,剪取样品约5 g,采样体表面积5 cm×5 cm,包装于绒样袋内密封,同时记录羊只耳号、性别及年龄。
1.2绒样制备 绒样采集后,按照GB 18267-2013(山羊绒)要求,进行除杂、清洗;在GB/T 6529(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环境下,称重并平均等分,其中一份进行绒毛分离,制备出净绒绒样。
1.3 绒纤维平均直径测量 在GB/T 6529(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环境下,按照GB 18267-2013(山羊绒)要求,采用激光细度仪,对净绒绒样及未绒毛分离的原绒样进行绒纤维平均直径测量,并统计出0~25 μm之间各纤维检测数据的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1.0中Correlate过程的Bivariate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Regression过程的Curve Estimation方法进行最优回归模型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性分析结果 具体见表1。
由表1可见,各年龄段公母羊原绒纤维平均细度与净绒纤维平均细度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即原绒纤维平均细度越细,则净绒纤维平均细度也越细。其相关系数分析为0.69、0.87、0.77、0.87、0.69。由此,完全有可能利用原绒纤维平均细度估测净绒纤维平均细度。
表1 相关系数分析表Table 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2.2 回归分析结果
2.2.1 1岁龄公羊回归分析 以原绒纤维平均细度为自变量,净绒纤维平均细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具体计算结果参见表2。
根据回归分析计算原理,表2中R2值越大,其对应的回归模型越接近实测值。通过分析可见,1岁龄公羊最优回归公式为y=15.9963-1.9399x+0.1799x2-0.0037x3,对应的R2值为0.918,即该回归方程准确度达到91.8%。
2.2.2 其他年龄段公母羊回归分析 具体见表3。
由表3可见,各回归方程准确度分别达到76.3%、62.3%、76.8%和46.9%。
2.2.3 回归方程有效性检验 具体见表4。
由表4可见,经方差检验,各年龄段公母羊回归方程显著性概率值均小于0.01,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上述回归公式均可用于评估净绒纤维平均细度。
3 讨论与结论
3.1 获得了系列利用原绒纤维平均细度值估测净绒纤维平均细度值的计算公式。适用于1岁龄公羊的估测公式为y=15.9963-1.9399x+0.1799x2-0.0037x3,适用于2岁龄公羊的估测公式为y=12.1845-0.4397x+0.0416x2,适用于1岁龄母羊的估测公式为y=e(3.6085-13.568/x),适用于2岁龄母羊的估测公式为y=17.2368-1.0026x+0.0576x2,适用于3岁龄及以上母羊的估测公式为y=0.9587+1.1476x-0.0126x2。上述式中,y代表净绒纤维平均细度值,x代表原绒纤维平均细度值。上述计算公式估测结果相比净绒纤维平均直径实测值比较,准确度分别达到91.8%、76.3%、62.3%、76.8%和46.9%。
表2 1岁龄公羊最优回归分析结果Table 2 Optima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for 1-year-old buck
表3 其他年龄段公母羊最优回归分析结果Table 3 Optima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for the others age buck and doe
3.2 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分析。本研究获得的系列计算公式的现实意义是在羊绒样品检测过程中,省却了绒样制备过程中羊毛与羊绒分离工序,样品制备时间由原来的1 h缩减至10 min,效率提高了83%,但与净绒纤维平均直径实测值比较,准确性较低,仅适用于指导评价辽宁绒山羊种用性能优劣。如果需要更准确的检测结果,还需依据GB/T 10685(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进行净绒纤维平均直径检测。
3.3 本试验没有开展3岁龄及以上公羊的回归分析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样本数量过少,统计分析没有意义,需待下次绒样检测时进行分析。
表4 回归方程有效性方差检验Table 4 Validity Variance Test of Regression Equation
[1]王红光.绒山羊育种中的绒毛品质检测方法[J].湖北畜牧兽医,2014,33(11):59-61.
[2]杨秋凤,刘兴伟,杨咏梅,等.辽宁绒山羊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的关系[J].中国草食动物,2008,28(6):28-30.
[3]佟玉红,刘兴伟,杨秋凤,等.辽宁绒山羊绒毛脱落原因的调查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08,(7):14-15.
[4]李龙.用模糊理论综合评定山羊绒性能[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2,(1):20-24.
[5]朱玉成.影响山羊绒细度的因素及控制羊绒细度的研究现状[J].当代畜牧,2003,(11):25-27.
[6]宋先忱,高建村,刘兴伟,等.影响辽宁绒山羊绒细度的因素及降低绒细度的途径[J].畜牧生产,1999,(2):3-5.
[7]朱玉成.影响山羊绒细度的因素及控制羊绒细度的研究现状(续完)[J].中国草食动物,2004,(3):39-41.
[8]宋先忱,刘兴伟,杨秋凤,等.绒山羊冬春季舍饲实验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2008,(1):21-22.
[9]郭天芬,牛春娥,高雅琴,等.羊绒纤维检测根数对平均直径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09,(7):28-29.
[10]马玉婷,吴建平,魏玉兵,等.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河西绒山羊绒毛生产性能的影响[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兰州:中国草食动物科学编辑部,2012:369-371.
[11]苏金明,傅荣华,周建斌,等.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实用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9:41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