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允子的赤子心

2018-06-21尹红玲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原油田之恋钻井

○ 文/尹红玲

84岁的老石油李允子,以他的赤子情怀,书写了一生奉献石油、奉献社会的动人赞歌。

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2017年12月1日举办的“继承石油传统 弘扬铁军精神”座谈会上,84岁的“老石油”李允子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一名钻井老兵,一生都奉献于钻井事业。我忘不掉42年共同从事石油钻井的战友们。我会以炙热的情怀,为钻井工人,也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钻井史,做点事情。”

●《塔之恋》的原型李允子(左一)与老石油观看《塔之恋》时感慨万千。 摄影/仝 江

笔者前不久来到李允子的家,采访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代石油人。在卧室的墙上,挂着高高的井架和身穿红工衣的石油工人的照片。

在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周恩来总理的画像。画上有这样一行字:“我们要像蚕一样,将最后的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人民。”这句话,李允子牢记于心,并以此激励自己。

在客厅的墙上,挂着几幅字,分别写有“志存高远行胜于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代石油人,以他的赤子情怀,书写了一生奉献石油、奉献社会的动人赞歌。

日记本记录钻井史

李允子有着多年写日记的习惯。厚厚的一沓子日记本里,记录的全是他从事钻井42年的点点滴滴。

而今,84岁的李允子时常会翻开以前的日记本,回忆自己为石油工业奋斗一生的历程,叙述自己参与并见证祖国石油工业前进的业绩。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他对石油的感情,他认为是“我为祖国一生忠诚拼搏。”

没错,就是这句话:“我为祖国一生忠诚拼搏。”

从选择钻井的那一天起,这句话就成为李允子的座右铭。

1952年7月26日,19岁的李允子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石油机械科毕业后,投入火热的石油工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从那时起,他的一生都围绕着钻井展开,先后转战多个油田,直到1975年10月参加东濮会战后,在中原油田安定下来,见证了中原油田的发展。

●《塔之恋》剧照。 摄影/仝 江

李允子始终记得投入石油工业之际,他和同学们唱着自编的《为了祖国坚决前往》歌曲:“举起右手庄严地宣誓/我们的意志坚强如钢/无论是那天南地北/为了祖国坚决前往……”

时光流逝,李允子在石油钻井岗位工作42年,夜以继日,年复一年。他说,自己的力量源泉是以铁人为代表的广大钻井职工那种顶天立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说,自己是百万石油职工的一员,百万石油职工创造了祖国辉煌的石油历史。

他说,在一生中无论自己的职务有什么变化,他始终是忠诚地站在“人民服务员”的岗位上,是这支浩大的石油工程“铁军”队伍的一名普通战士。

李允子1994年退休了,虽告别钻井岗位,他钻井的情怀却始终浓厚。

2006年12月28日,李允子的老伴去世。李允子在故乡为老伴和自己建了共同的墓地,墓碑上刻了这样一行字:“这里是一对忠诚的石油钻井夫妻。”他说,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时,这将是他和老伴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奉献余热为社会

退休后,李允子写过很多文章。在《回望人生》这篇文章里,李允子这样写道:“我要把我过去对事业和对妻子的爱,转移给子女、亲人,以及需要我帮助的人,伸出我的手,奉献出我一份微薄的力量,我愿意为他人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

龙环胜是李允子资助的一个年轻人。龙环胜所在的湖南凤凰县禾库镇龙家村,是个有着20多户人家的苗族村寨。龙环胜是这个苗家村寨的第一个大学生。在村里,龙环胜家是最贫困的,住的茅屋都是亲戚的。李允子从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节目中看到龙环胜的情况后,不到半年时间,给他分4次共汇去了6000元,不仅帮助龙环胜家还了2000多元的欠款,还资助他上了大学。

本想着默默做这些事情的李允子,因为龙环胜频繁寄来的信件,被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发现,这才知道李允子一直在默默资助着一些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看到电视新闻播放土家族一位老师身患重病,李允子当即通过当地报社,寄去了3000元。

龙环胜到上海师范学院就读期间,回乡的李允子专程到学校看望他,并给他送去了一床棉被。龙环胜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了湖南。李允子听说他的母亲身体不好,在春节的时候寄去1000元钱,让他转交母亲,并希望他母亲的身体早日好起来。龙环胜结婚生子,把自己的结婚照和孩子可爱的照片通过手机微信发给李允子。在龙环胜的心中,这位“老石油”早已成了他的亲人。

李允子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也是我难以割舍的情怀。”

《塔之恋》讲述石油情

退休24年,李允子始终没有闲的时候。

中原油田史志“钻井工程篇”需要人手,李允子和韩原仁分别担任编写小组正副组长,工作10个月,为档案馆进一步编志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他把在中原油田所有的笔记本和钻井技术资料,全部整理出来,送到了档案馆。

忙完油田史志,李允子回到故乡上海奉贤区,奔波于各大图书馆和大街小巷的旧书店,2006年终于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1912年祖父编的族谱。2010年李允子在故乡政府和族亲的支持和帮助下,主动挑起了编辑《竹冈李氏族谱续谱》的重担,历时3年,收编了2700多人的资料,将族谱编修出版。他的故事,感动了上海华龙沪剧团团长、竹冈李氏宗亲会副会长李明华。

李允子的祖辈李待问是明末抗清英雄,在保卫松江城时写下血书:“宁可焚我尸,不可伤百姓一人。”李待问以身殉国的悲壮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上海华龙沪剧团排演过李待问的英雄故事,看到李允子为石油事业的这份赤子之心,决定把这位石油人的故事也搬上舞台,献给广大的石油战线职工。

就这样,沪剧《塔之恋》诞生,除了在上海演出,感动了家乡父老,也来到中原油田演出,感动了油田职工家属。《塔之恋》讲述了第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的年代,以钢铁意志克服种种困难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石油工人形象。

“雄鹰展翅拥抱蓝天,骏马奔驰亲吻大地,心中竖起塔千座,万丈豪情涌心间;鹰围塔飞不离弃,马绕塔奔勇奋蹄,傲雪凌霜永把钻塔恋,石油花开迎春天,迎春天!”这是沪剧《塔之恋》里的经典台词。这部以李允子为原型的沪剧,深情演绎了新中国几代石油人无私奉献的壮美诗篇。

全力讴歌钻井工人

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座谈会上,李允子说:“我要尽我的力量,讴歌钻井工人,继承石油传统,弘扬铁军精神。”

平常的日子里,李允子时常和钻井老兵们一起畅谈石油,每次取到报纸,总是第一时间找报道钻井工人故事的文章看。他对钻井的热爱,已经深深地融入日常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

李允子不止一次说,这一辈子,自己永远是一名钻井老兵,一生痴情钻井,痴情石油事业。凭着对钻井的一片赤诚之心,他把自己的钻井技术资料捐给了钻井部门,把地质资料捐给了地质部门。凭着对钻井的一片热爱之心,他编写了老钻井人的回忆录,通篇都是满满的钻井史,满满的钻井情。

李允子参加过玉门鸭儿峡油矿、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三次创业,主持过的钻井工程钻油气井上万口。退休后,他看到中原钻井发展壮大,中原井队遍布全国,外闯多个国际市场,内心无比激动。李允子决定为钻井人做些事情,把毕生的钻井情怀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于是有了《激情难忘的岁月》这本书。该书以文字的方式记下了中原钻井老同志的回忆录。有的老同志年纪大了,讲述困难,李允子亲自登门采访,让家属和孩子回忆钻井岁月,再把采访笔记输入电脑。

李允子写下这样的文字表达心声:“在剩余的岁月,我要继续充实自己,关心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尽一份滴水力量。希望将来我可以坦然地说,我已经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为祖国强大、人民幸福的石油钻井事业。”

猜你喜欢

中原油田之恋钻井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霞之恋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菊花之恋(外五首)
谈如何推进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
立足中原油田,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究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提高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再思考
小厂长 大家长 好校长——记十八大代表、中原油田华苑实业有限公司经理邵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