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会“大学校”助推经济发展

2018-06-21文/吴

北方人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场农场工会

文/吴 勇

近年来,嘉荫农场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同时以北大荒职工学校为载体,从加强组织体系、规范培训内容、创新工作方式、建立考核机制入手,利用工会自身优势和各项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使职工学校真正成为职工创业成才和素质提升的能量贮备基地和动力发源地,为推动农场现代化大农业跨越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实现了职工素质工程升级和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双嬴目标。具体做法是:完善职工学校组织建设,建立规范化的学习载体加强组织建设,整合社会资源,筑牢学习载体。我们按照实际、实用和便于操作的原则,探索创新了11219+X组织建设模式,即建立了由农场党委书记任主任的“创争”指导委员会和由场长任校长、工会主席任副校长的校务委员会各一个,下设两处一办、按照行业设立理论、农业、农机、法律、安全等九个教学组、按照基层工会组织设置若干个基层学区,各教育学区依照农场职工学校领导组织架构,建立职工学校学区的二级组织机构。

形成了农场职工学校、基层单位教育学区、班组、家庭“四位一体”的职工学习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多层次推进点、线相结合的职工学习网络。在职工素质工程升级建设中我们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工会“大学校”工作载体。一是把职工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劳动就业培训整合。全场统一建立“北大荒职工学校”和“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各1个;二是把职工书屋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场公共图书馆整合。全场统一建立“北大荒职工书屋”8个,并实现了农场公共图书馆部分图书的有效流动;三是把职工学校的示范基地与科技园区整合。全场统一建立集观光示范引带于一体的农业、农机、畜牧养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个;四是把“三室两场”与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整合。全场统一管理为职工群众开放的各类文化活动场所8个;五是把职工学校教育培训经费与全场职教经费进行整合统一使用。农场每年投入教育经费约达30余万元,确保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教育工作的落实;六是把农场、管理区有丰富经验的理论、法律、卫生、农业、农机、林业和畜牧养殖等各类技术人员统一整合,建立培训师资队伍120余人,并建立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培训内容和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职工培训质量。这些措施为工会“大学校”建设提升了基础管理能力。

规范培训内容,健全学习制度,办好学习课堂。嘉荫农场工会结合农场整体工作,探索创新“5879教育培训模式”即在农场学校设立咨询课堂、网络课堂等五种课堂,重点抓好全场学区辅导员和专业骨干人才的培训;在基层学区开设法律课堂、安全健康课堂和实践讲堂等8个课堂,重点抓职工全员培训;在抓教育方法上,根据职工行业、岗位及发展愿望不同,按照需求以点菜式、体会交流式、专家授课式等七式教学方法进行分类施教;在培训内容上,结合农场特点突出抓好农林牧三业经济、思想道德、法律安全等九项内容的学习并建立分级管理、多方合作、灵活有效的教育机制。

确保所开设专业可行化、开设课程科学化、办班形式灵活化、学员利益实惠化、安置就业细心化、跟踪管理服务化。建立理论课堂,组织学习党的理论、上级政策,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建立法律知识课堂,结合普法工作,让广大职工群众掌握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实用技术课堂,针对新技术的引进、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种植业结构调整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特作物的大面积推广,组织带领职工群众现场学习观摩,现场操作,身临其境地学习和掌握种养殖技术要领。

为确保职工学校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工会首先争取党委行政的支持,实行目标管理。农场党委专题制发了《嘉荫农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嘉荫农场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并把职工素质工程作为农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纳入农场目标管理,形成党委主抓,行政支持、工会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良好工作态势和机制,同时根据农场实际制定符合职工学校发展的创建规划、愿景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定期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创建工作。

此外工会还建立健全了集中学习制度、周五学习日制度、导师带徒制度、领导干部讲课制度、学习展评制度、考核制度和奖励激励制度等多项学习制度。同时职工学校教研室还制定了规范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年度教学教案,每个学区都建立了学员档案、学员笔记、考试考核试卷档案。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开展学习活动,目前农场已树立了2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20名经营管理明白人、20名诚信服务经济人、20名创先争优模范人、20名文明向上嘉荫人。

职工学校紧紧围绕农场发展特色高效种植、养殖和林下经济、旅游等产业布局,不断探索创新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式上,实行点菜式集中学习和体会式分散自学相结合。每次集中学习之前都由相关教研室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再确定讲课内容,学习时将学习内容制作成课件,使每个人都能有效倾听。集中学习后,各教研室都要结合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带着问题到基层了解情况找差距,完善授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针对农场发展高效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职工学校每年初都要召集相关教研室详细研究制定实用技术长、短期培训辅导班日程安排。按照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聘请专家来场对职工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和辅导。同时还根据职工需求分批组织职工深入到周边伊春市、嘉荫县、汤旺河林业局对棚室蔬菜、蓝梅、中草药、黑木耳、野猪、獭兔等特色种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在学习效果上,把专业学习与促进职工增收“共富”相结合。

工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落实职工学校教育经费,为职工学校开展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通过狠抓职工学校工作实效,使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和能力不断提升,各业成果显著。一是在提高职工干事创业能力方面。通过职工学校为职工群众搭建技术创新和职工“帮扶”工作的平台。以“职工共同富裕行动”为切入点,使全场91户低收入家庭骨干成员100%进行技术培训,全部实现了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脱低目标。二是在提高职工参政议政能力方面。通过职工学校对工会干部和职工的专项培训,提高了职工参政议政能力。针对农场改革发展、土地承包、民生问题等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均以场长民主对话会、职工代表座谈会、职代会等形式全程参与。全场204名职工代表培训、述职、测评、发放工作津贴四项工作均实现100%。三是在提高职工自我维权能力方面。通过职工学校把“送法上门”提供法律服务作为职工维权的基点。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了职工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使全场集体合同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履约率均达到100%。非公企业“两个普遍”工作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农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四是在提高职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通过职工学校把培养职工道德与繁荣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和谐农场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农场职工学校也相继获得垦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农场工会通过开展职工学校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氛围日益浓厚,工会“大学校”作用日益突出,全场职工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今后农场工会将继续以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创优的志气开展好职工学校教育工作,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为助推“强工攻坚年”实现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全场农场工会
农场假期
工会经纬
观全红婵跳水
工会动态
爱逛超市的猫
农场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外萌娃T台走秀萌翻全场
珠光宝气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