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行进中的微流:2017年中国教育专业图书出版画像

2018-06-20周益群

中国图书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出版社图书教育

周益群

教育出版是图书出版一个非常重要并占据极大份额的板块。虽然我国主要的教育业务出版社(含大学出版社、地方各级教育出版社以及承担教材教辅任务的出版社)约140家,但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共514家出版社参与到教育类图书出版当中,占全国出版社的九成[1]。大众对于教育出版的认知理解主要集中在各级大中小学的教材教辅、家教图书和绘本童书这三个类型,它们的影响和痕迹贯穿于普通人群的生活和日常教育经验之中;而对于教育专业理论图书,则很少关注和了解。教育专业图书实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图书出版领域,并在近年来,成为面临教材转型的各大出版社发展的热点出版方向。教育专业图书主要划分为教育学术理论图书和教师教育类图书两大板块,前者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教育学研究者或者各级教育政府部门,专注于教育理论和学术著作;教师教育类图书读者群则更多是基层中小学老师或基层教育管理者,更为偏重大众读物。这两个出版板块彼此之间会有交叉。

从2017年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国内有影响力的教育出版机构发布的图书信息以及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年优秀图书”等数据来源,观察2017年教育专业图书出版的全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延续围绕和服务于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关键词的出版传统

教育专业出版的作者基本都是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直接反映了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国家教育政策导向,服务于中国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实际需要。从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拉开教育改革的帷幕以来,直至1998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国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前10年,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围绕中国教育改革,形成了中国教育专业图书出版的基本模式,就是围绕和服务于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关键词的出版传统。例如,“教育改革”催生了《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石中英教授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的变革系列图书等图书的出版;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与教学”成为直至今日依然重要的出版主题,钟启泉教授撰写《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张华教授撰写《课程与教学论》以及他们共同主编的“世界課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中的《后现代课程观》、施良方教授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等著作今日仍然是教育学的高引著作。除此之外,“教师专业发展”(叶澜教授《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等)、“教育研究方法”(陈向明教授《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图书)、“教育信息化”(祝智庭教授研究团队教育信息化系列丛书),这些重要的主题也同样一直贯穿和活跃在教育专业图书的视野之中。

近几年的出版热点,除了延续以上教改的政策关键词,还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多元的跨学科融合以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需求,例如,基于脑和神经认知科学与教育的交叉研究、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教育公平与分层研究、核心素养研究、教育创新、学校道德培养、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技术变革等出版主题。同时,伴随着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一些优秀的成果得以呈现和出版,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研究团队主编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和“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教授“UDS”(大学—行政部门—学校)合作发展共同体项目成果“学校改进叙事丛书”。

2017年的教育专业出版的主体依然延续和围绕这些关键主题。例如,自我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将其作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目标,以及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研究团队历经三年研究,出版《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依据这一研究成果,教育部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与这一教育政策相呼应,在2017这一年直接与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相关的图书,出版的有近10本,如《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等,涉及核心素养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学科能力、教师素养等各个方面。2017年教学设计的畅销图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的图书宣传语也是强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而有关脑科学/神经科学与学习的主题,作为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同样也是我国国家层面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作为基础科学的脑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主要以期刊学术论文为主,图书出版侧重文献综述以及普及脑科学与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这一领域的图书出版在过去近10年已达白热化,同质性高,丛书名和书名全部围绕“脑、教育、学习、神经科学”这几个关键词,而且基本以引进国外图书为主,有影响力的是“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和“脑与学习科学新视野”译丛,在2017年反而亮点不多。华东师范大学周加仙教授和库尔特·W.费希尔主编的“教育神经科学与国民素质提升系列丛书”侧重于整理和汇编国内外教育神经科学的现阶段的学术研究成果,毕竟我国的本土研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也是断裂化的。2017年9月,北师大、北大、清华大学等18家机构共同发起和建立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研究中国青少年脑智发育基本规律、脑智综合评估系统、脑智发育提升方法和方案、建立儿童青少年脑智评估与提升智能化一体化平台等跨界合作,将脑科学的发现和研究真正应用于教育和学习。这意味着我国脑与神经科学的学术研究开始进入整合应用阶段,成果是基于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数据,如果这些成果转化和撰写得恰当,其出版对于中国教育实践会更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带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和教材的出版。2017年,中国台湾学者李弘祺所著《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是一本理论书,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角度去考察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大众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等,并以教育为基点勾连起与传统教育相关的思想与社会的各个方面。

教育皮书类年度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出版主题,能够反映我国当年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2017年,值得一提的是杨东平教授等主编的《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出版,这是国内首本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和政策演变、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新特征与新趋势、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等,对各地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和建议,是具有责任感和建设性的教育研究报告。他主编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对于当年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二、工具理性与人文思想的此起彼伏

教育是一门科学吗?内森·格莱泽将教育、社会工作、城市规划等学科称为次要专业,因为它们是不严谨的,必须依赖经济学、政治学这些有着明确目标、能够在稳定的体制脉络中运作的主要专业。[2]专业知识越普遍、越基础,生产这些知识的人在学术上的地位越高。心理学宣告成为一门科学正是在1879年,那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伴随19世纪工业革命拉开了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人类进步的可能性。19世纪后期,实证主义成为占据统治性的哲学观,技术理性作为实践的实证主义认识论萌芽发展。教育学家顺应这一趋势,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概念,以此拉开欧美教育实验热潮的序幕,但更多的实践体现在教育心理测验的领域。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所面对的复杂对象,能够如同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主义的路径去生产标准化的普遍知识吗?这正是教育研究者的困扰之处,他们真实的实践面对的是无法被标准化的教育的复杂性,但却不得不去遵从整个世界科学主义的主流趋势,以获得学科话语和地位。1999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专门成立“教育研究的科学原则委员会”,研究教育研究的性质和改进建议。实证主义的导向最终导致研究的可分析性、工具性和实用性。与这种主流潮流相对应的,当然也有另一种反实证主义的声音,以克尔凯郭尔、哈贝马斯、韦伯等为代表。这两种认识论的博弈也充分体现在教育专业图书出版背后的逻辑上。

从对有关课程和学习主题的图书出版分析,可见教育专业图书出版品种最为繁多、最有市场认知度的图书都是建立在实践和工具主义的需求之上的。书名大多为有效的教学、有效的学习、课堂案例、工具手册,等等。这类图书品种众多,无从辨别真实教育情境中的效度。接续到2016—2017年的图书出版,出现了“可见的学习”这一更为凸显实证主义研究导向的书系,《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让教学对学生可见,让学习对教师可见》等系列图书进入读者的视野,这似乎是一种巨大的阶段胜利,宣告学习可以被科学解构和操作了,课程和教学也变得可控制和可复制。

与工具主义图书相伴随的,是教育理论和思想图书,它们带给教育学者和实践者一个在量化方法和技术理性范式占据他们日常生存空间的释放,让他们反身回观教育复杂性背后的广阔人文思想底色。2017年美国的女性教育哲学家玛克辛·格林的代表作《释放想象:教育、艺术与社会变革》出版,这本书触及了教育界长期忽视但十分重要的主题:教育想象。玛克辛·格林本人也曾担任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的常驻哲学家,这本书被国内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评论为“像一本散文诗”“学术观点还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另一位女性哲学家、倡导“关怀伦理”的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培养有道德的人》中文版出版。内尔·诺丁斯的著作在国内陆续出版近10年,代表作是《幸福与教育》《学会关心》,但近年来影响力在减弱,《21世纪的教育与民主》自出版后并未引起内地教育学术界的反响。

在近些年,我们看到弗莱雷和阿普尔著作出版多年之后,再次有批判教育学和解放教育学视角的专业图书出版。例如,2016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系教授西莫斯·可汗的《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曾经的耶鲁大学教授、演说家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优秀的绵羊》;2017年,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的《功利教育批判:为什么民主需要人文教育》,教育思想家伊万·伊利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以及作为当代世界顶尖教育哲学界代表的、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格特·比斯塔的著作《教育的美丽风险》相继出版。《我们的孩子》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回答了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这一问题。《非学校化社会》是一本激进的批判现代学校的教育社会学经典著作。與以上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的角度不同,《教育的美丽风险》是一本教育专业性更强、更有建设性的著作。作者是从教育哲学的高度重新建构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语言,使其在不具备何为人的主体的真理的前提下,回应教育的挑战。格特·比斯塔呼吁一种弱的教育。他没有主张更强、更安全、更加可以预测和更无风险的教育,而是回归教育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被当代标准化测验和测量的趋势当成是需要克服的缺点。他宣称教育变得越强,我们越看不到教育真正的样貌:它是一个缓慢、艰难、不稳定、不可预知的和充满风险与不确定的实践……他还对终身学习给出了一个具有革命力量的解读,认为我们需要看到“学习”话语后面的政治运作如何驯化了主体性的个体。与之可以相互映照的,是提出终身学习等相关纲领性概念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三个报告,这些纲领文件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研究者的高引资料来源:《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和2017年中文版出版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比斯塔著作的出版提供了辨析和解读包括联合国教科文(UNESCO)发布的国际纲领性文件以及经合组织(OECD)所带动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热潮和排名话语背后的哲学/政治和经济学逻辑和思考,对于提升我国教育研究者独立思考、反思和批判能力,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非常珍贵的。

教育创新是中国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在民办教育和企业领域,比如探月学院、歌路营的寄宿留守儿童睡前故事项目。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创新成果展,有关国外教育创新的图书在国内相继出版,例如,2017年,英国知名TED演讲人肯·罗宾逊的《让学校重生》和教育政策学者兼作家凯文·凯里的《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让学校重生》在对标准化主导的教育反思的基础上,给出了丰富的教育创新案例。《大学的终结》则是对于美国大学的历史变迁、大学的本质、大学的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泛在大学的定义、传统大学在大趋势下的挣扎,以及未来高等教育的学历认证与呈现形式都做了畅想和论述。

张斌贤教授曾经发表《教育学界为什么少有争论?》一文,谈中国教育学界扎堆研究热点,却少有争论的不正常现象。[3]而不同学者、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争论,才是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教育专业出版上也是少有争论和思辨类图书。2017年,“美国教育热点丛书”为这种论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套书包括四本书,讨论教育选择、学校治理、学校标准及问责、学校纪律和安全,采用正方与反方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也是很有新意的。

三、宏大话语与个体叙事的交错映照

教育,是一个多重结构彼此互动的系统,牵涉个体、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国家不同层级的关系,每个层面又与历史、法律、社会、哲学、政治发生关联,由此交织和生发出众多可以研究的维度。这种复杂性带来教育专业出版的层次性,既可以有宏大话语的主题出版,又可以具体到个体层面。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教育专业原创图书出版迸发出勃勃生机,一批我国本土培养出来的教育学者的日渐成熟和从海外学成回国的学者所带来的国际教育视野,出版了众多厚重的教育原创图书精品。[4]当时是出于建设教育学科的需要,这些套系更多是偏重教育思想与历史,例如《中国教育通史》《外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教育大辞典》《叶圣陶教育文集(5卷)》《陶行知全集(8卷)》《蔡元培全集》等。但近10年,我们发现,已经很难看到这种国内最优秀的学者齐力撰写的套系图书。2010年之后,更多出现的是研究课题或者基金项目成果。

2017年,出版的大型套系就笔者可见的有《高考改革研究丛书》《日本教育史研究论丛(11册)》《中国美育思想通史》《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等。《高考改革研究丛书》是对中国高考40年的一个献礼,前后历时15年,共22卷,作为中国第一套高考改革研究丛书,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日本教育史研究论丛》(11册)的出版是一个亮点。这套汇集日本教育史博士论文的小文丛,系统梳理了日本教育史的多方面研究,例如,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日本新教育运动、日本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转型、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等。《中国教育活动通史》通过大量第一手史料,构筑从先秦至当今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教育活动的轮廓,生动再现活动层面的教育历史,总结各个时期教育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找寻历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点与源泉。

与这些宏大的教育研究报告不同,叙事研究曾经是教育出版的一股清流,华东师范大学的丁钢教授主编过几套教育叙事丛书,其中的《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索》《教师印迹: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等都为传统教育传统出版的领域拓宽了路径,从文化、历史、个体经验层面研究教育。可惜,在近些年,这类有着教育文化意涵的出版专著并不多见。2016年,著名教育家舒新城的《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和杜威夫妇与儿女的通信翻译《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日本与中国》,都曾为内地教育学者带来一些久违的兴奋感。2017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著名哲学家任继愈所著《自由与包容:西南联大人和事》以及西南联大总教务长、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郑天挺的日记《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全2册)相继出版,尤其是后者具有相当丰富的史料价值。在我国教育界纷纷讨论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际,重溯大学之自由精神和知识分子的使命再次成为时代话题。此外,青年学者娄岙菲所著《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作为一本教育史的论著,却带给史学界一个惊喜。2018年即将迎来北大120周年校庆、蔡元培诞辰150周年,这本书通过对蔡元培自身、北大师生与社会舆论等不同层面的考察,聚焦于辞职、退隐和纪念等关键性事件,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呈现北大校长蔡元培形象的动态变化过程。书中蔡元培并不是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英雄,而是一位处处遭掣肘、进退两难的悲剧人物。

2017年,百年民主学校典范校夏山学校的创始人、20世纪最具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家尼尔在他年近90岁时所写的个人传记《尼尔!尼尔!橘子皮》在中国内地首次出版。英国夏山学校是无数向往自由教育的教育者和家长的一座标杆。尼尔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他的教育探索让我们看到一个与通常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鲜活的教育家形象,回归教育家在真实生活和历史处境中的人性,以及他创建一所先锋学校背后的思想根源。这类带有个人印记和文学色彩的传记类图书思想性和可读性很强,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专业出版所缺乏的一个类型。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图书出版中,有很大的一类就是教师的教育心得,但很少有教师的成长与生活叙事。教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出版应当如何以更鲜活生动的方式来阐述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日常学校生活呢?

四、其他方面

(一)经典图书再版

经典教育名著一直是教育专业出版的基本类型。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以教育和出版为道路的“智民之路”推动了近代教育出版的蓬勃发展。[5]除了编写平民教材之外,还引进了很多经典教育名著和理论著作。邹韬奋亲译杜威教育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夏硏尊译《爱的教育》等。在“文革”后中国教育出版的复兴过程中,更多的教育经典被引进翻译,如卢梭《爱弥儿》、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这些图书被各大出版社再版為不同的版本,例如,自2002年以来,仅《童年的秘密》就曾经出过21个版本[6]。列举如下:

《童年的秘密》的部分简体中译本包括:(1)单中惠译:《童年的秘密》,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2)金晶、孔伟译:《童年的秘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3)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单中惠译:《童年的秘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梁海涛译:《童年的秘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7)霍立岩、李敏谊等译:《童年的秘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单中惠译:《童年的秘密》,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版;(9)金晶、孔伟译:《童年的秘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10)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童年的秘密》,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年版;(11)成墨初、芮青蓝编译:《童年的秘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12)刘莹译:《童年的秘密》,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13)霍立岩、李敏谊等译:《童年的秘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14)成墨初编译:《童年的秘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15)单中惠译:《童年的秘密》,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16)艾安妮译:《童年的秘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年版;(17)爱立方译:《童年的秘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18)刘莹译:《童年的秘密》,鹭江出版社2015年版;(19)方舟译:《童年的秘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版;(20)刘惠芝译:《童年的秘密》,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21)霍立岩译:《童年的秘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爱弥儿》的版本目前正在发行的就有七个。教育出版界的公版经典再版与文学经典再版相比较,一直缺乏创新的形式,大多就是重新换个译者和封面。模仿趨同一直是教育出版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也就是通过模仿而趋同使优质出版资源大量复制、发行,导致跟风出版和出版同质化。这体现在教材出版、经典名著的出版上。在环保和出版资源控制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出版社应该通过选题创新而减少这种重复出版。

(二)数字时代的教育专业出版创新

数字时代给教育出版带来了模式的变革,尤其体现在传统教材出版领域。以在线课程(MOOCS)、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网络教育平台以及相关的在线教育产品,如考试测评、在线题库等方式实现教育教学、内容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各大出版社产业转型的方向。[7]数字出版更多是出版社的整体战略,组织课程专家和技术专家共同打造。在这里,值得一提的一些具有变革热情的基层教师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课程研发和生成的共同体———微课程研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在李玉平老师的策划和推动下进行的。2017年,他们的成果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出版,例如《体育创意游戏100让孩子们一起玩到嗨》将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体育游戏内容进行可视化开发,形成了一本有文字、有图、有二维码视频的实用性图书,只要扫一扫游戏的二维码,就可以很快通过视频学会这个游戏了。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共创系统,应该说有着巨大的创造性,打破了以往教师只能按照既定教材和授课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建立了教师智慧的联结。

(三)跨学科视角的教育出版

2017年,如果抛开对于教育专业图书的刻板印象,还有很多教育专业以外的作者的著作,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例如,国际政治学者资中筠讲述自己学钢琴历程和音乐生活的散文集《有琴一张》,文学教授江弱水写的《诗的八堂课》以及中信出版社的给孩子系列,哲学家赵汀阳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启蒙书《思维迷宫》,李淼的《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讲述男孩勇气与成长的《报童的夏天》都不失为好的启蒙和家教图书。

另外,在教育学中引进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主要是在家庭教育的心理学,近年来也成为教育专业出版的一个趋势。例如,以前常用于心理咨询的焦点解决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近年来,儿童欺凌的图书也有很多,但都主要是引进版,实质儿童欺凌与文化非常相关,也期待能够有本土学者写出适合中国学校现状的应对儿童欺凌的优秀著作。

教育出版覆盖领域极为广泛,因篇幅和眼界所限,对于大众类的教育出版,如家庭教育、儿童绘本、教师教育图书、教材,本文都未能涉及。教育专业出版服务于当下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担负着引领中国教育研究和实践去面对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的重大责任。教育出版人也应当选择具有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图书,创作更多有独立思考、品质优良的专业图书精品。

注释

[1]高利红.2016年上半年教育类图书出版概况[M].全国新书目,2016:77—78.

[2]舍恩.反映的实践者[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21.

[3]张斌贤.教育学界为什么少有争论?[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

[4]肖朗,洪港.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综论[J].教育研究,2008(6):95—101.

[5]宗世哲.新中国教育出版60年[J].编辑之友,2009(10):39—43.

[6]丁道勇.蒙台梭利教育考察报告.序言,该著将于2018年出版.

[7]李朋义.回顾与展望:数字时代的教育出版[J].中国编辑,2014(5):4—6.

猜你喜欢

出版社图书教育
我等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