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户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建议举措

2018-06-20杨新玉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8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现代农业

杨新玉

摘 要:生态高效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新户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市场变化的制约越加突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继续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成为摆在新户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长远的课题,因此,进一步制订、修改和完善与其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生态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新户镇;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8-0212-02

1 背景

新户镇位于河口区西北部,是东营市的西北门户,全镇共有75个行政村,人口2.6万,总面积73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7公里,浅海滩涂面积70万亩。境域属黄泛冲积平原,海拔高度在2-4米之间,地势平坦,浅平洼地和海滩地貌,自西而东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四条较大排河南北向穿境入海,引蓄(淡)水条件完善,泄洪排涝便捷。但同大多数滨海地区一样,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模式单一。近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高点规划,科学引导,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畜牧、水产、特色种植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在盐碱地上开启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破冰之旅。

生态高效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新户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市场变化的制约越加突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继续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成为摆在新户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长远的课题,因此,进一步制订、修改和完善与其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显得十分必要。

2 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新户镇按照“发展传统产业,优化现代农业,培植优势产业”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调优调活特色农业,努力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新突破。积极应对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改变工作策略,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

(1)产业区域化布局基本确立。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和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15万亩未利用地开发全部完成,新增耕地3.8万亩,完成土地流转7.5万亩。着力发展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总投资5亿元的神州澳亚牧场1.2万头奶牛养殖项目已达产见效。总投资24.56亿元的正邦三泉、牟桥、南王场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达到9个、绿色食品1个,面积达到2.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家,其中两家农业龙头企业荣获省著名商标。发展家庭农场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全镇达到91家。连续三年荣获东营市“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先进乡镇”荣誉称号。(2)农业科技化水平不断增强。近年来,新户镇积极推广果实套袋、生态养猪法、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新技术,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目前,已新建生态养猪场3处,建立测土配方施肥常规动态检测点20处、配方肥供应点10处。成立各类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6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受益群众600余户。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申报有机农产品认证,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截止目前,全镇已有冬枣、双孢菇、黑花生等10余个农产品通过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质量认证”,2家农业龙头企业荣获省著名商标,其中“黄河口”冬枣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评审,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3)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结合市、区两级要求,加强绿化造林,实施农村绿化工程,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提升。大力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以城带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农民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着力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成立了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订了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评。制定了《关于全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加快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步伐,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提升。

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新户镇农业与农村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目前全区农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弱质性、传统性仍是农业的主要特征,尤其与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相比,还存在一些制约问题:

(1)淡水资源缺乏。新户镇降水偏少,年均降水量只有554.6毫米;地下水主要是微咸水、咸水和卤水,客水来源主要依靠黄河,引用黄河水主要依托辖区内的王庄灌渠和东水源灌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34立方米的全省平均水平。随着国家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淡水供给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增长的矛盾依然存在。淡水资源贫乏仍是新户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2)农产品加工业滞后。新户镇农产品加工明显落后于生产发展,农产品品主要用于直接出售,精深加工水平不高,缺乏大型深加工企业及物流配送体系,对本地农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以鲜销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产品附加值低,且受市场影响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还不够,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业市场化等方面作用还很有限,农户各自为战,降低了农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3)农业品牌的市场对接能力不高。新户镇还处于创立品牌初期,在区域内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在全国市场更是知者不多,极好的农业品牌资源在无形中流失。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区域品牌的共享,生产者之间、企业之间以各自的小品牌在小市场相互竞争,难以产生原来预期的品牌效应,不能很好地突出当地特色。(4)资金、技术的不足。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离不开大量资金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支撑。由于缺乏资金,普通农户难以开展大规模生产,摆脱不了一直沿用的小农经济模式,直接导致了生产技术的落后。生产技术的落后直接导致新户镇农业产出率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偏高,挤压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缺乏竞争力。(5)环境制约问题仍然突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企业与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大量占用耕地、淡水资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对生态农业的发展环境构成威胁。

4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对策

(1)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发展理念转型。在发展理念上要从关注产量转向追求质量,从“增产”目标向“增值”目标转变。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加快优势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销引产,以产业集群化建设为纽带,以现代农业园区、水产园区为中心,各类无公害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引导农民和专业大户规模化种养,提高产业集聚度,优化产业配套布局。(2)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市场化转型。依托新型农民学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强新型农民培育,使广大农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探索发展“总部农业”,实施农业外向化战略。招大引强,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依托企业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注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依托周边县区城市的广阔腹地,形成农产品销售的稳定市場。(3)改进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依托未利用地开发项目,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通过引入大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改变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促进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4)推进多元化经营,实现农业功能转型。从追求农业的单一功能向追求多功能农业转型,通过把优势特色产业与自然、旅游资源有机整合,深度开发新户镇农业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使有限的农业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赚钱的新模式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