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2018-06-20徐莹
徐 莹
(铜陵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 铜陵 244000)
颅脑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随着近年来交通、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交通意外、坠落伤等事故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导致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严重,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治疗原则是制止脑组织活动性出血、降低颅内压、纠正脑缺氧、改善神经功能等[2]。在实施急救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如果护理不到位,可以导致抢救效果的降低,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3]。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对收治的56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颅脑外伤史,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的年龄均≥18岁。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8.9±12.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坠落伤17例,打击伤12例,跌倒3例,其他2例;损伤程度:轻型14例,中型29例,重型9例,特重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9.2±1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坠落伤14例,打击伤10例,跌倒5例,其他4例;损伤程度:轻型16例,中型27例,重型10例,特重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以及损伤程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为了更好的开展急救护理工作,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颅脑外伤、多发伤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由于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患者家属心情烦躁、紧张、易怒,容易发生医患、护患纠纷。我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应急处理知识、沟通技巧,来有效的缓解患者家属的紧张情绪,减少纠纷的发生,也减少由于处理纠纷浪费的时间。(2)院外护理。在患者发病现场,协助医师正确的评估患者的伤情,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颅脑损伤程度,快速的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伤口等情况,确保呼吸道的通畅,给予吸氧。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及分泌物,防止误吸的发生。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进行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包括降颅压、控制脑水肿、止血、纠正休克等。如果患者耳鼻有血性液体或透明液体流出,不可进行吸引或阻塞,以防加重颅底骨折以及感染的发生。在进行积极抢救的同时,做好记录。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由于突如其来的创伤和疼痛,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在抢救的同时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告知患者医护人员正在积极的抢救,嘱其尽量放松、配合医护人员,以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3)院内急救。建立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检测等待时间。在接到救护车上护理人员的电话后,及时调动医护人员、器械设备、准备急救药品,以便及时的进行救治。与神经外科以及手术室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患者入院急救处理后可以随时进行后续的治疗。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遵医嘱实施救治,完善各项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使用鼻导管吸氧,使用激素或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并防止脑水肿。由于颅脑外伤患者的出血量较大,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因此,需要建立3条及以上的静脉通路,以快速增加患者的循环血量,纠正休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立即报告给医师,以便采取处理措施。协助医生清创、包扎,防止颅内感染,做好导尿等术前准备。观察记录患者的肢体活动,如果患者有继发于意识障碍的肢体活动,可能提示病情的恶化。对于发生癫痫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抽搐行为,记录眼球、头部转动方向和肢体活动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护理[4]。(3)急救后护理。患者接受紧急抢救后,应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24h的监护,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定时为患者翻身,清洁口腔,消毒导尿管,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痊愈:患者的神志清醒,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可以自由活动;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的缓解,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生活部分自理;无效:患者的两组症状、体征以及神经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或死亡。(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死亡率。(3)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4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死亡率比较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死亡率均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死亡率比较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如表3所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1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64%(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头部而造成的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神经系统危急重症之一。由于颅脑外伤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等,给临床医生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5]。颅脑外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血流灌注不足,加重继发性脑损害,因此,迅速的恢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6]。这需要护理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与治疗医师默契的配合意识,做到急救过程忙而不乱、主动有序配合抢救过程,以争取有效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7]。本次我们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4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降低(P<0.05)。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较为复杂、且各种并发症较多,因此,在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抢救效果,降低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参 考 文 献]
[1]饶海冰,肖春燕.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03-204.
[2]金小花.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的临床意义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10):191.
[3]冯灿,莫丽丹.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2):1873-1875.
[4]吴红缨,陈文红.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脑外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2):3882-3884.
[5]马所.综合护理用于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8):114.116.
[6]贺竹梅.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脑外伤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3B):742-744.
[7]王秀华.综合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