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频会议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2018-06-20

现代教育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视频会议学习动机外语

赵 婴 俞 芹

(1.首都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北京 100089;2.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9)

一 问题提出

外语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也是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加拿大应用语言学家Gardner[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外语学习动机包含学习目标、努力行为、实现学习目标的愿望、学习语言的积极态度等四个方面。文秋芳等[2]提出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包括外语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程度两个部分。其中,外语学习的动力可分为两类:①源于表层的物质刺激,如获得文凭、好工作、高工资等,这是表层动力;②源于深层的非物质刺激,如提升兴趣、增加知识等,这是深层动力。

中外学者均提出学习语言的态度和兴趣是外语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针对态度、兴趣等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观因素研究一般以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为主要依据[3]。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如果学习者在自主(Autonomy)、关系(Relatedness)、能力(Competency)三方面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就会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提升学习动机。其中,自主需要即自我决定的需要,指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活动;关系需要指个体通过融入环境并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体验到归属感;能力需要指个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环境、解决问题,体验到胜任感。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会议作为实时计算机辅助交流的模式之一,正逐步进入我国高校外语课堂,成为辅助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工具[4]。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视频会议对促进二语习得起到积极作用[5],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积极的学习体验[6],视频会议中外语学习者参与度较高[7]。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关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①作为计算机辅助交流模式之一,跨文化视频会议是否影响外语学习动机?

②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跨文化视频会议提升外语学习动机?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背景

本研究选取我国某高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Distance Learning,CCDL)课程作为案例。CCDL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合作,最早开设于2001年并延续至今。CCDL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提升中日学生的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水平以及英语语言能力。中日学生通过视频会议、文字聊天、讨论板等实时或非实时交流工具,就讨论话题用英语交流——讨论话题由双方学生自选,一般与中日文化有关,如中日传统节日、生活习俗、流行音乐等。双方教师不直接参与CCDL课程的交流活动。

2 研究对象

2014年秋季、2015年春季及秋季三个学期选修CCDL课程的部分中日学生自愿参加了本研究。其中,中方受试75人,包括男生10人、女生65人。受试均为一年级新生,未曾学习过对方语言。参考中国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日本学生的入学考试英语学科成绩,经中日教师讨论,认定参加本研究的两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均为中等。

3 研究过程

选修CCDL课程的学生分小组进行视频会议,每组包括中日学生各3~5人。视频会议平均时长约1小时,每周1次,每学期共6次,实验期间共进行了18次。视频会议技术平台为索尼会议系统(型号为SONY PCS-XG80),该系统配有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支持实时视频与音频交流。在视频会议过程中,监视器并列显示交谈双方的动态画面,并自动保存图像和声音。图1为视频会议截图,左侧为日本学生,右侧为中国学生。视频会议开始后,双方首先进行自我介绍,之后轮流就自选话题进行陈述,最后自由提问。会议使用英语,全程无教师参与。

图1 中日学生视频会议截图

4 数据收集分析

本研究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视频文本分析及访谈三种形式。

①问卷调查。问卷改编自“内在动机调查量表(A Checklist of Intrinsically Motivating Techniques)”[8],用中文编写。问卷含有 7项内容,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分别从自主需要、关系需要、能力需要三个方面考察外语学习动机。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五个选项,代表分值依次为1~5分;分值越高,说明从某个层面出发,跨文化视频会议对外语学习动机的提升作用越强。各项统计的一般值为3.0分。中方学生分组参加视频会议后,立即填写该问卷。

②视频文本分析。视频会议全程录像,通过回放录像,转录中日学生谈话内容,形成视频文本。肢体语言和表情等如实描述,用括号标出。依据自我决定理论的自主需要、关系需要、能力需要等内容确定相应的考察点,对视频文本相关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

③访谈。根据问卷调查与视频文本分析制作访谈提纲,以验证上述两项结果。访谈题目多为开放式,较问卷题目更为具体,通常要求受试举例回答。从2014年秋季学期选修CCDL课程的中国学生中随机抽选3人(女生2人、男生1人)进行单独访谈,每次访谈约20分钟。访谈全程录音,根据录音转写并生成访谈文本。

三 研究结果

1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问卷的7个项目分别从自我决定理论的三个方面考察受试的外语学习动机:①第1、2项针对自主需要,关注中方学生能否自主选择话题及讨论方式。结果显示,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中方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话题,并按自己的方式对话题进行讨论。②第3、4、5项针对关系需要,探讨跨文化视频会议的互动性。结果显示,参会的大多数中方学生对跨文化视频会议中教师的组织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感到满意,并且在与日本学生的交流遇到困难时,能够通过协商自行解决。③第6、7项针对能力需要,考察跨文化视频会议对中方学生是否具有挑战性,中方学生能否应对挑战,其表现能否获得教师、同伴的反馈和鼓励。结果显示,跨文化视频会议对中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为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并通过解决问题、他人的反馈与鼓励获得了胜任感。

表1 问卷调查结果

2 视频文本分析结果

本研究将视频会议谈话转化成文本,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从自主需要、关系需要、能力需要三个方面对视频文本进行分析,其结果支持问卷调查的各项相关结论。

例1:视频文本片段(自主需要)

C1: I’m going to show you some games we used to play when we were younger. I chose paper cuts.

J1: Games?

C1: Yes, games. My group chose the topic, games. I want to talk about paper cuts. It’s not a game,probably, but I like doing it so I want to talk about it. I’ll show you how to make paper cuts in a minute.

J1: Oh, paper cuts. I know paper cuts.(微笑)

视频文本分析显示: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中日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讨论话题和表述方式,满足自我决定理论中的自主需要。在例1中,中国学生C1所在的中方小组选定的题目是Games(游戏)。尽管C1觉得Paper Cuts(剪纸)可能不是一种游戏,但出于自身兴趣还是选择了这个话题,也得到了中日同学的认可。中国学生C1口头介绍了中国剪纸艺术之后,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剪刀和彩纸,对着摄像头进行了简单展示。同组中国学生也使用不同道具,以不同形式演示了各自选择的和游戏相关的话题。如图2所示,画面右侧的中国学生在展示翻绳游戏,日本学生也拿出束发带等材料跟着一起做。通过自主选题、自定表达方式,中日双方的自我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从交流中获得了乐趣。

图2 中日学生采用自选方式辅助交流

例2:视频文本片段(关系需要)

C1: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J1: I have one question. Is that Peking opera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C1: No, it’s not. My grandma likes it very much. Usually young people don’t like it.

C2: It’s a kind of traditional art.

J1: Ok, I see. Thank you.

C3: Do you have something similar in Japan?

J2: Yes, we have Kabuki.

C3: Young people like that?

J1: Of course not.(双方大笑)

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与自我需要不同的是,学生关系需要的满足主要体现在与本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协商、与外国交谈对象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教师的关系中。在例2中,中国学生C1、C2、C3向日本学生J1介绍京剧时说到中国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戏剧,问日本学生日本年轻人是否喜欢Kabuki(歌舞伎表演)时,J1说“Of course not(当然不喜欢)”,引发双方一阵大笑。可见,中日学生在传统戏剧这个话题上产生了共鸣,交谈气氛融洽,互动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关系需要。

例3:视频文本片段(能力需要)

J1: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Japanese culture. Uh, my topic is Kendama.

C1: Sorry, Kendama is what?

J1: Ok, look at the pictures. Do you know it?

C1: Sorry, I don’t know.

J1: It’s a kind of toy. This is a Kendama. Can you see it?

C1: We can see it.

J1: It’s a traditional Japanese toy.

C2: How do you play this toy?

J1: I’ll show you.

C1: Ok. Thank you.

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学生的能力需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学生有能力解决跨文化视频会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获得胜任感;②学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与鼓励,肯定自己的能力。跨文化视频会议对中国学生具有较大的挑战,尤其是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为交流带来了一定困难,有时会影响谈话的顺利进行。当遇到交流困难时,中国学生通常采取语意协商的方式来了解日本学生的意思,以解决问题。在例 3中,日本学生 J1准备介绍日本传统玩具Kendama(剑玉),中国学生C1和C2不了解相关内容,为防止谈话无法进行,C1主动提问,请J1解释Kendama是什么。J1展示图片后中国学生仍然无法理解,C2继而提出要求,请J1演示如何使用Kendama,获得J1同意,至此交流得以顺利进行。除语意协商外,参与跨文化视频会议的中国学生还通过打手势、展示图片、模拟动作声音等策略来解决交流中遇到的问题。

3 访谈结果

(1)自主需要

跨文化视频会议中的所有话题均由中日学生自主选择。访谈结果显示,影响中方受试选择话题的因素有很多,如兴趣爱好、同伴意见、教师建议、话题难易程度等。在选择话题的同时,中日学生自主选择辅助交流的方法,如使用幻灯片、视频、图片、实物、肢体语言、手势等。一名中方受试提到她所在的小组预先对展示方式进行了筹划,效果比较理想:“我们组用了PPT和小视频,还有现场的一些活动。如剪纸,我们自己商量带剪刀和纸去演示,结果效果挺好的”。

(2)关系需要

跨文化视频会议分组进行,为组内及组间协作创造了客观条件。访谈中,一名中方受试这样描述了小组合作过程:“准备话题的时候,我们组的同学各自找这个话题的不同角度,收集资料,最后整合到一起。我们每人独立准备的时间多一点,很多问题都是在自己准备的过程中发现的,最后整合就比较顺利了。”访谈结果表明,跨文化视频会议为双方创造了交流机会,同时创建并达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双方友谊。但是也有反例,如一名中方受试认为通过跨文化视频会议交流容易产生误会,不能畅所欲言:“我觉得日本学生比较‘冷’。不知道别的组怎么样,我们组的日本学生讲的内容有些我没听懂,可是我不好意思问。视频会议像聊天似的,话题一说就过去了,来不及细问。”对这名受试来说,关系需要在视频会议中未能得到完全满足。

(3)能力需要

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对中日学生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交流媒介,其自身的技术特点也为参与者带来了挑战。尽管如此,访谈结果显示,中方受试一般能通过语意协商和不同的交流策略来保障双方交流的顺利进行,故跨文化视频会议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参与者的能力需求。如一名中方受试表示:“跨文化视频会议有些挑战性,因为要用英语表达。平时没有太多机会说(英语),在很多人面前说英语舌头会打结。而且(跨文化视频会议)要求想到就说出来,让我心里紧张。不过我说的话日本学生好像都能听懂,很开心。”

四 分析与讨论

1 跨文化视频会议是否影响外语学习动机?

问卷调查、视频文本分析、访谈的结果均显示,参与跨文化视频会议的多数中国学生在自主、关系、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心理需要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跨文化视频会议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跨文化视频会议由学生自主完成,全程无教师参与。一方面,中日学生轮流主持会议,掌控会议的进程与节奏。另一方面,学生自主选择讨论话题,自行设计辅助交流方法,如使用幻灯片、视频、实物等。视频文本分析与访谈结果均证明,中方受试能够有意识地选取中日学生都感兴趣的话题,并寻找最适合呈现自选话题的辅助交流工具。在跨文化视频会议过程中,中日学生轮流主持,过渡自然;遇到听不懂的内容,双方一般能够协商解决。中方受试通过选择会议话题及操控交谈进度获得掌控感,自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②跨文化视频会议为身在异地的外语学习者创造了接触机会,有利于不同学习者之间进一步相互了解。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中国学生既要与同组的中国同学合作,又要与日本学生互动,还要和本国教师积极保持联系——只有均衡处理好多方面关系,才能保障会议的顺利运行。访谈结果表明,多数中方受试能够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与日本学生创建并达成比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获得归属感,满足关系需要。但是,少数中方受试感到日本学生比较“冷”,交流不顺畅;当谈话遇到困难时,学习者有时不敢积极主动地提问;跨文化视频会议与面对面交谈相似,实时进行,缺乏文字参考,且不能回看谈话记录——这些因素使跨文化视频会议参与者的关系需要不一定能够充分得到满足。

③在真实语境中使用外语进行实时交流,对外语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限的语言水平、较大的文化差异等,均可能成为交流障碍。此外,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难点,如摄像头不能及时定位、声音略有延迟等,也为交流增加了难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学习者能够合作完成任务,遇到交流困难时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并且积极使用多种交谈策略保障跨文化视频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在会议过程中及会议结束后,学习者均会收到教师、同伴的反馈和鼓励。因此,学习者的能力需求可以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得到满足。

2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跨文化视频会议提升外语学习动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跨文化视频会议逐渐走进外语课堂,为无法出国的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与其他学习者直接交流的机会。利用跨文化视频会议提升外语学习动机可从以下入手:

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者选择讨论话题。本研究中的中日学生在选择讨论话题和辅助交流的工具及方法时有很大的自主性,多数学生对自选的话题表示满意,并且在讨论自己和对方均较为熟悉的话题时,学生也表现得更加自信。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小组自选的话题过于生僻,导致跨文化视频会议中交流障碍增多。因此,本研究建议教师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协助学习者在跨文化视频会议中选择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

②在跨文化视频会议开始前,学习者应充分做好准备。本研究中的中国学生与同组成员及日本学生之间的互动虽然较多,但有时并不深入。此外,中日学生通过展示讲解、简短问答等方式了解了对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但因缺乏针对特定问题的详细介绍和深入讨论,很难产生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因此在跨文化视频会议的准备阶段,学习者应围绕自主选定的讨论题广泛收集资料并阅读相关文献,在条件允许时可进行本国小组之间的预讨论。

③学习者应使用多种交际策略,来应对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缺陷。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存在声音传输轻微滞后、摄像头无法及时对准发言人等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阻碍交流,学习者应适当放慢语速,在谈话过程中及时观察对方的反应,并且在发言开始及结束时提醒对方。此外,还可安排专人负责监视显示器画面并遥控摄像头,及时捕捉发言人的动态影像。

[1]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 London:Edward Arnold, 1985:62-70.

[2]文秋芳,王立非.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28-32.

[3][8]Deci E L, Ryan R M.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M].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3:53-55.

[4]赵婴.文字聊天和视频会议对英语口语交谈策略影响的一项对比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80-85、92.

[5]赵婴,陈铎.基于视频会议的跨文化交流对交际意愿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60-66.

[6]赵婴,邓利华.文字聊天和视频会议对语意协商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2,(5):73-76.

[7]Giesbers B, Rienties B, Tempelaar D,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tivation, tool use, particip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an e-learning course using web-videoconferenc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1):285-292.

猜你喜欢

视频会议学习动机外语
省农办主任暨三农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超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民政部召开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云技术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