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已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

2018-06-20

农家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菜篮子广西基地

本刊记者 黄 媛

近年来,随着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现代特色蔬菜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产业兴旺、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蔬菜产业以“时间短、见效快、效益好”的优势,使得蔬菜产业迅速成为广西各地特别是异地扶贫首选项目。

2018年5月20日,在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广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举行的2018年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博览会上,广西蔬菜良种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嘉告诉记者,广西依托地缘及“天然温室”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秋冬“北运”蔬菜、反季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己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南菜北运”主要基地之一。2000多万亩蔬菜,解决了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全部产业结构中,没有哪一个产业能安排如此多的就业岗位(异地扶贫),仅在冬春蔬菜主产区农民人均蔬菜产值达1180元,人均纯收入达517元,占农民收入的12.8%; 技术和管理到位的农户年人均收入可达2万元,蔬菜产业已然成为促农增收的种植业优势产业。

“十二五”时期,广西通过推广先进种植、栽培和管理技术,质优价高的特色蔬菜品种快速增长,大宗蔬菜增长平稳,生产价格稳中有升,蔬菜产销两旺,蔬菜生产方式由单纯规模扩张向品质和效益并重转变。各地积极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方案,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发展集约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区,扶持和建设高标准、规模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企业。还大力推进“南菜北运”农产品流通建设,开通了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带动蔬菜产业快速升级,逐步形成了以基地生产、蔬菜加工、专业市场批发的产业集群。

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扶持,形成了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名特优蔬菜品牌,蔬菜产业规模效益持续增长。此外,各地市也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资源发展蔬菜产业。

在田阳县、武鸣县和灌阳县,打造“壮乡”番茄和“高山”番茄两个错季品牌;在兴宁区五塘镇打造“苦瓜之乡”品牌;南宁周边西乡塘区坛洛镇和良庆区南晓镇、玉林市发展黑皮冬瓜,打造“高产”蔬菜栽培优势产区;在武鸣县、隆安县发展蜜本南瓜产业,打造“旱坡地”蔬菜生产基地;在合浦县、柳州市雒容镇、灵川县大圩镇发展豆角、荷兰豆、四季豆、无筋豆等豆类“短期高效”蔬菜生产基地;在德保、靖西、西林、隆林等发展大肉姜产业;充分利用低洼地适度发展水生蔬菜在梧州市、荔浦县、平乐县发展马蹄、芋头和慈菇,在柳江县、宾阳县发展莲藕。

据悉,2017年,广西蔬菜种植面积2200万亩,产量3031.8万吨,产值达700多亿元,秋冬菜播种面积达到1410万亩,占广西蔬菜总播种面积的70%,比2008年的1182万亩增加228万亩,增长19.3%。

猜你喜欢

菜篮子广西基地
广西贵港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首都“菜篮子”装满“科技果”
夏天的菜篮子
我的基地我的连
菜篮子里创业梦成真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