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搬结合幸福来
2018-06-20冉阿建
文/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冉阿建
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民族新村坚持产搬结合,开展就业培训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新房子、逐步过上好日子。
“五一”劳动节刚过,记者走进安顺市西秀区杨武布依族苗族乡民族新村,一栋栋灰白相间、最高不超过两层的小洋楼整齐地排列着,独门独户+四合院的雅致造型让人赏心悦目。
上午刚参加完大棚管理培训课的村民,三五成群站在路边,交流自家种植的烤烟、刺梨被前两天冰雹影响的情况。“我们搬来这里住上了新房子,政府安排了工作,分配了产业,还请专家来上课培训指导,有了一系列保障,所以被冰雹砸了也影响不大。”村民说。
民族新村是杨武乡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26486.5平方米,按照人均20个平方的标准,规划设计了60个平方、80个平方和100个平方3种户型的256套安置房,集中安置了来自全乡11个村居的搬迁户256户1039人。2018年4月2日启动搬迁,2018年4月9日搬迁结束,入住率达100%。
围绕搬迁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民族新村坚持产搬结合,开展就业培训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在实现一步住上新房子的同时,逐步过上好日子。
搬出来 住进新房子
走进民族新村的任何一户村民家中,电视、沙发、茶几、床……一应俱全,装修好的厨房、卫生间,安装好地板砖的房间被收拾的干净明亮。
“我只带了几件衣服和一个冰箱,就住进来了。国家的政策好,让我们住进新房,不用被雨淋。”今年82的鲍英秀老人坐在自家的沙发上说道。
杨武乡属于石漠化严重的山区,其中顺河村黑山组等偏远村寨最为典型。
“石头缝中求生存,牛不能耕地,只能靠人力翻土,地少、水少,只能种点玉米,三家人的土地合在一起,才能勉强养活一家人。出山的路又远又陡,马都不能走完。”说起过去的艰苦日子,来自顺河村黑山组的搬迁户郑润妹不禁眼眶泛红。
她说,2015年,怀揣着打工攒下的7万元,一家人踏上列车,准备回乡建新房,谁知辛苦钱在路上被偷,仅剩10元带回乡。
年近50,郑润妹住进新房的梦想,最终在政府的帮扶下实现了。“家电齐全,自来水进屋,用上干净的厕所,出门就是水泥路,走几步就到集镇的生活,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郑润妹抚摸着家里的茶几说:“住房问题解决了,现在我在村里开办的技能培训班学技术,周边产业多,还有工厂,不愁没事干。”
稳下来 多举措并举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搬得出”,还要“稳得住”。
民族新村修建了村卫生室、图书馆、子女欢乐之家、老年活动中心、视频培训室、道德讲堂等配套设施。同时,充分发挥布依族、苗族村民能歌善舞的优势,组织周边村寨村民和搬迁群众,到民族新村广场开展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大家晚上到广场唱唱山歌,跳跳舞,很热闹。我们都是各个地方搬来的,以前不认识,通过这些活动,大家都认识了,关系也变得更融洽。”63岁的村民沐新琼说道。
在就学安置方面,民族新村采取就近入学原则,协调杨武乡中心学校和幼儿园接收搬迁户子女。
西秀区杨武乡民族新村一隅。
民族新村搬迁户詹小婵正在查看金刺梨开花情况。
杨武乡贬王村白坟组是全乡最偏远的村寨,与紫云自治县接壤。“以前两个孩子是在紫云的村小读书,每天要走几小时山路,山高坡陡,非常不安全。”38岁的移民户邓高荣说,搬来安置点后,孩子进入了杨武乡中心学校就读,不管教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在村组织方式上,创新采取“5+3”村民自治模式,“5”即党支部、新村服务中心、村级合作社、老年协会、基层工会;“3”即就业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
“管理模式则是采取网格化管理,村委会主任兼任网格化中心主任,下设4个网格长,每个网格长下面再设4个小组长,确保责任层层分解到人,提高工作效率。”民族新村党支部书记陈波介绍,网格长和小组长都是从搬迁群众中选出来的。
此外,杨武乡政府还为每名移民群众发放了1500元的一次性救助资金,保障群众在搬迁过渡期间的生活问题。
产业助推 富起来
杨武乡依托万亩中药材、万亩金刺梨、万亩精品水果、万亩油茶、万亩楠竹“五个万亩基地”,从安顺学院等高校聘请果蔬专家对搬迁群众进行专门的果蔬栽培等方面的技术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针对的是16岁至50岁的女性和16岁至60岁的男性,15天为一期。培训期间,每天为培训对象发放60元的培训补贴。”陈波说。
在产业扶持方面,杨武乡实施“1168”工程产业扶贫,构建“干部+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好搬迁贫困群众后续生产生活问题。“1168”工程是指:一名干部包保一个基地,直接带动6户搬迁对象,确保每户搬迁对象年底保底分红8000元以上。
陈波介绍,民族新村搬迁户可以将老家的承包地入股到乡政府平台公司,公司每年支付每亩500元的土地股金,第四年起逐年递增100元,增至1500元止。对于可以申请特惠贷的搬迁户,可以以资金入股,公司偿还利息和本金,并按比例每年给搬迁对象分红。
据介绍,杨武乡万亩精品水果基地是按照3x3、4x4的间距栽种,林下套种8000亩脱毒马铃薯,今年准备在套种5000亩辣椒。搬迁户可以到基地务工,每天工资80元,每月务工时间不少于15天。
现年48岁的搬迁户詹小婵是杨武乡屯寨村人,常年外出打工,回乡过春节的她看见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便决定留在家乡发展。有经果林管理经验的她,承包243亩金刺梨。
“遇到这么好的政策,不抓住太可惜了。多承包点金刺梨,可以带动周边其他贫困户致富,为家乡发展尽点力。就算我管不过来,还可以转包、反承包给村级合作社,按6:4比例分成,我一点都不担心。”詹小婵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杨武乡已规划了1300亩经果林给民族新村的搬迁户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