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项目成本效益分析
2018-06-19陈宇玲
陈宇玲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2台CT近3年来成本效益的运行情况。方法: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对近3年来的经济学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台CT投资效益良好。结论:对大型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利用率,才能持续发展,创造长远利益。
关键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综合医院对疾病的诊断,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全面的医疗知识、丰富的医疗经验,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而大型综合医院购进先进的大型的医疗设备,是促进医疗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CT机属于大型医疗设备,许多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后,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受到密切关注。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其成本核算,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我国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对某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CT项目2014年-2016年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索CT等大型设备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广东蔧阒菔心匙酆闲匀滓皆翰莆?科、设备科、放射利、信息科的数据报表。
1.2 资料内容。2014年-2016年放射科CT技术检查人数、工作量统计、检查收入、CT室工作人员、消耗性材料使用、年折旧费用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2 研究方法
2.1 成本分析方法。CT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设备固定。
(一)固定成本包含以下几方面:(1)设备购置成本的折旧费用:设备折旧费计算分式:年折旧费二设备总值一折旧年限。折旧年限:各类医疗设备的折旧年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卫生部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计算时把折旧年限设定为6年,并且采取平均折旧法进行计算,即6年后设备的残值为零0(2)人员劳务支出:医院人员编制相对固定,各科室均独立核算,所以,把放射人员的平均收入乘以CT室的实际操作人员数,作为固定成本支出部分。(3)设备维保费用:对CT进行了档案跟踪管理,故每年的维修和保险费用都清晰可查。(4)房屋的折旧:把放射科所占用面积乘以单位面积造价,计算出科室房屋的总造价,计算时把房物的折旧年限设定为50年。
(二)可变成本包含以下几方面:(1)CT使用所需的消耗性材料和试剂费用。(2)CT运行所需水、电、消耗费用。(3)CT运行所需配套设备的消耗性支出。(4)CT室人员所需各类办公物品支出o (5)CT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等旅差费。
成本核算CT成本核算的过程就是将上述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在成本核算中均采用直接成本。(1)放射科收集CT可变运行的成本。(2)财务科收集CT购置成本。(3)设备科收集CT维修、保险、固定运行成本。CT综合效益分析方法CT全年收入=收费标准(元/人次)×年检查人次;CT全年支出二年提修购基金+外包修费+配件费+材料费+维修工时费+人员工资+其他费用(水电、房屋);CT年收益=(年收入一年支出);CT成本效益率=年盈余/设备成本×100%;CT投资回收期(年)=初始投资/(年净收益十年折旧费),反映CT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投资回收期越短,经济效益越好,投资风险越少。CT年保本服务量=固定成本/(次均收费一单位变动成本),反映当年总成本与年收入相等,达到盈亏平衡时的服务量。
2.2 本量利分析方法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ime-Profot analyse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字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算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对成本、医院收人、实际工作量、单位收费水平、均次收费水平、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二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本工作量(保本工作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投资收益率(年收益率=(收入-成本)/设备价值)进行分析和目标预测,从而揭示各相关指标的内在联系。
2.3 效益等级评价。效益等级是衡量设备经济效益的参考指标,以月均收益率来划分。月均收益率二月均收益/设备总值标准共分四级:一级,月均收益率在10%(包括10%)以上为优秀;二级,月均收益率在3%~10%(包括3%)之间为良好;三级,月均收益率在0~3%为一般;四级,月均收益率是负值的亏损设备为差。
3 结果
4 分析
4.1 成本结构分析
经成本核算,该院CT项目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总运行成本分别为1,442.69万元,1,576.38万元和1735.94万元。2015年成本增加9.27%,2016年增加23%。从成本结构来看,维修成本、设备折旧的成本占比波动较明显。其他成本的结构增减幅度不大。其中2014年维修成本占比较大,原因是64排CT更换了高值耗材球管(90万元),2015年项目的设备折旧成本占比上升明显,原因是科室把早已折旧完毕的双螺旋CT更新配置为科学研究型的宝石CT,从而致使CT项目设备折旧成本增大。
经测算CT项目2014年2015年,2016年月均收益率分别为3.59%、3.88%、3.37%,说明CT项目运行的效益等级均为二级,经济效益良好。2016年收益率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受新购CT的折旧成本影响。
4.2 项目效益分析
利用CT项目2014年2015年.2016年的服务量和成本资料,用本量利分析法,求出保本工作量。2014年、2015年、2016年CT项目的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次均收费及实际工作量如下表所示,根据保本工作量的计算公式,求得保本工作量分别为6,227人次、7,211人次、9,748人次,實际工作量是保本工作量的6.34倍、5.77倍、4.33倍。
4.3 项目服务负荷程度分析
功能利用率是评估医疗设备的服务负荷程度、潜力的一项敏感指标。医疗设备的年功效利用率二医疗设备的年实际工作量/(日最高工作量×全年开机天数)×100%。
据统计,CT室在2014年、2015年、2016年日最高工作量分别为194人次/天、200人次/天、203人次/天。考虑到科室正常的服务时限,即将开机时间调整为CT室正常的开放时间(即剔除节假日))275、275天、272天,则修正后的功效利用率为73.97%、75.66%、76.43%。修正后的功效利用率,可理解为CT室的服务负荷程度。由上可知,科室未达到满负荷工作状态。
5 总结与展望
CT项目近年的经济效益良好,但科室服务能力仍有挖潜和提升的空间。而随着CT检查的普及运用,本着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原则,由政府定价的收费标准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下降。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创造长远价值,科室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5.1 推行满负荷工作法,实现人尽其力,机尽其用,时尽其效
努力提高工作量,是机尽其用的主要途径。一方面科室必须了解患者对新技术、新项目的需求程度,这就要求科室对新设备、新技术的认知度提高,并且在会用的基础上,用好,用精,掌握高精尖的技术,吸引患者;另一方面加强与医院临床科室的互动和合作,尤其是业务关联度高的科室,譬如急诊科、神经科、心胸外科和消化内科等。
而标准化各项业务流程,则能达到人尽其才、时尽其效的效果。通过使利室内部人、财、物等诸因素达到其应有的性能,并适当进行组合,从而使项目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5.2 加强设备的成本管理,节约成本开支
从成本结构来看,变动成本占总成本的六至七成,其中占比较大的是人员成本、卫生材料和药品成本。控制人员成本方面,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完善服务流程,推进流程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从科室的人员结构看,技术员多为专科或者以下的人员组成,医院应关注对这部分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多途径多手段提升人力资本,目的不仅在于降低医院人才引进的交易成本,也在于提升医院的业务服务水平。控制卫生材料和药品成本方面,则建议分析项目价值链即采购开始直至项目服务价值实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動和相应的流程,从中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冯革奇,邓丽琼.本量利分析方法在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5,24:12-12.
[2]梁伯进,廖勇彬,罗小燕等.大型设备CT成本效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21(18):3087-3089.
[3]殷梅英,刘平.某市级医院MRI、CT盈亏平衡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5(2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