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效果研究
2018-06-19杜欣怿
杜欣怿
摘要:本文对西宁市农村普惠金融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等数据进行了估算,通过偏相关系数法检验西宁市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西宁市农村金融深度与广度单一指标对西宁市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而综合农村金融发展深度与金融发展广度来看,西宁市农村普惠金融对西宁市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明显。因此,在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广度建设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推进金融发展深度建设。
关键词:普惠金融;经济增长;农村金融
0 引言
“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群体是其服务的重点对象,其目的在于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活动中首次呼吁建立“普惠金融”部门后,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大力推崇。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通过开展小额贷款、微型金融等金融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20世纪90年代,“小额贷款”概念有了进一步延伸,逐渐向微型金融过渡,旨在为贫困人群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21世纪之后,微型金融的概念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逐步被“普惠金融”取代。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间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2016年央行在青海省开展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旨在通过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完善金融支持,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渗透性、可得性、使用率。
自青海成为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以来,西宁市政府对金融改革给予了更多关注。因此,研究西宁市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效果对推进西宁市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促进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世界银行是从银行账户使用情况、储蓄、借款、支付和保险五个维度建立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指标。
在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方面,徐敏、张小林(201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方面,杜晓山(2006)建议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应当着手于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法律法规三个方面,才能真正将弱势群体纳入到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中来。
总而言之,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惠金融的具体措施、现实意义以及普惠金融水平测定等方面。很少有学者就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本文将研究对象具体到西宁市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 普惠金融衡量
2.1 研究范围界定
由于本文研究范围较小,仅包含西宁市农村地区,因此有必要对本研究的范围作出界定。在传统的农村金融研究中,农村金融是一个地域概念,农村金融即是发生在县域地区金融活动的总和。而普惠金融研究则是针对于弱势群体进行,其中更多的是针对农村展开金融服务。
西宁市包括城东区、城西区、城南区、城北区、湟源县、湟中县、大通县七个地区,农村人口的活动范围却不局限于湟源縣、湟中县、大通县三个县域地区,在城区中依然存在一部分农村人口。城区中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可以依赖于城区内的金融机构,这一部分金融机构不属于传统的农村金融范围。因此,本文研究的农村金融并不仅限于县域地区,而是将城区中的农村人口也包括进来。
2.2 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地理渗透性、人口渗透性、金融服务的使用率三个方面构建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来衡量西宁市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变量选取如表1所示。
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由于研究的范围比较小,且研究范围的界定比较特殊,西宁市农村GDP、西宁市金融机构网点数都没有现有统计数据。本文采用适当方法对上述两个指标进行估计。数据来自于Wind资讯终端和中经数据库(西宁市行政区面积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
2.4 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spss 24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选择因子。方差解释结果如表二所示。
通过该结果可以看到,前两个因子解释能力已经达到90.318%,说明通过因子分析既保留了原变量中的绝大部分有用信息,又达到了数据降维的目的。因此,西宁市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可以使用这两个因子进行描述。
3 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3.1 模型的选择和变量的说明
在本部分实证中,选取普惠金融度量因子(f1,f2)作为金融发展广度的代表,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占GDP的比重(d_gdp,1_gdp)作为金融发展深度的指标,将西宁市农村GDP(gdp)和西宁市农村GDP增长率(r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偏相关系数法检验金融发展深度与金融发展广度对经济增长的定性关系。
3.2 实证分析
(一)无控制变量
在不设定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与显著性如表三所示。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不移除金融发展深度与金融发展广度的条件下,代表金融发展深度的两个因子与经济总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随着经济总量提升,金融发展深度也在提升。而金融发展广度的代表变量中,仅有f1与农村经济总量呈现正相关关系,f2与农村经济总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并不能拒绝原假设,也就是f2与农村经济总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而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率来说,金融发展深度与农村经济增长率则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金融发展广度因子中的f1也同样显示出与农村经济增长率的负向关系,而f2则显示与农村经济增长率没有相关关系。
(二)控制金融发展深度
剔除农村金融发展深度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四所示。
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广度与农村经济总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广度与农村经济增长率之间同样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而可以判定,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通过农村金融发展深度获得的。农村金融发展广度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无显著性影响。
(三)控制金融发展广度
剔除农村金融发展广度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五所示。
结果显示,在提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广度的影响因素后,农村金融发展深度与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村经济增长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综合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单一方面的农村金融发展深度与农村金融发展广度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均不显著,而同时包含农村金融发展深度与农村金融发展广度的实证结果表示二者都回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农村经济增长是由农村金融发展深度与农村金融发展广度共同影响的。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总量之间确实存在促进系。表明通过推进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是可行的。
(二)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则存在抑制关系。表明政府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手段不恰当。
(三)如果仅从农村金融发展深度或农村金融发展广度的单一视角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深度与农村金融发展广度都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只有推动农村金融全面发展发展才会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良性作用。
为推进西宁市经济增长,政府的确有必要推进农村金融发展。但目前阶段来看政府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式还不恰当,西宁市农村金融的发展的确提高了农村经济总量,但却对农村经济增长率造成了阻碍。其原因在于,政策手段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本质上是金融资源跨时空的转移,并不是市场配置功能的体现,因而探索一条以市场为主体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政府在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同时,也要考虑让农村金融发展深度同时提升,否则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微乎其微。
参考文献:
[1]徐敏,张小林.普惠制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4.
[2]杜晓山‘小额信货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J].中國农村经济,2006.
[3]赵洪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