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018-06-18朱同云
【摘要】预习在语文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预习可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对课堂学习有着一定的预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从小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课前预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前预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14-0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亦如此,课前预习工作是否充分,对课堂教学效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甚至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与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锻炼与探索了学习的技巧与方法,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内容由浅到深,要查工具书、查资料,要不断提问,要善于思考,要自我总结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探究新知识的欲望,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待学生养成正确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由此可见,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科的预习尤为重要,让学生自主获得语用的能力更强。
学习新知识,要以旧知识作为基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上新的一课之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清楚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哪些是自己不懂的知识。教师则可以再根据学情,对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则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而对于学生来说不懂的,或是新出现的知识,才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学生对待预习的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安排,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重视课前预习,给予学生精心的指导,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课前预习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安排课前预习内容时,教师应先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效果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运用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去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以恰当的方式引领学生预习,在课堂随机发问的过程中,提出一些精彩而又有诱惑力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在课堂上信心十足,从而想到积极主动参与到预习中来。
其次,教师精心设计预习方案,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对于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预习中难以把握方向和深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语文预习方案,使小学生预习目标更明确。目前多地推广的预习导学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设计预习案时,大致按照三个阶段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的把握。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然后多读几遍掌握它们的含义,再通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第二阶段是重点关注课文的意境、深意,通过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其深刻的含义,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探究发问、思考解决,不懂的地方做上相应记号。第三阶段是鼓励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学习资料。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在预习阶段,教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收集等方式化解重难点,对学生知识习得有重要作用。
再者,教师传授预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方法比学会某一篇具体的课文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具体的语文课文为范例,按照体裁的不同,将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模仿例子,进而在预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如诗歌的预习,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流畅地朗读诗歌,并了解诗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大意以及诗歌中所描述的意境,进而领悟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师通过几次具体示范,将预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可以模仿老师的方法進行预习,长期的模仿可以促使学生在预习中形成自己的预习方法与策略。当然,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征,传授不同的预习方法,制定预习方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不要扼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多读、多查、多想、多画的习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规定。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不会读的字词,读不懂的句子,或者不明白意思的地方,那么学生借助字典或其他网络方式,自己先积累,是十分必要的,课堂学习中就会轻松许多。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画出来,作不同的记号,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这种质疑问难精神难能可贵,“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充分,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实践证明,教师指导小学生做好课前语文预习,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并给予精心的指导,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红娟. 语文阅读课“预学·导学·拓学”学案设计运用初探[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7,(03):38-42.
[2]顾燕茹. 课前预学,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浅谈数字化环境中的语文预学指导策略[J]. 阅读,2016,(95):9-11.
作者简介:朱同云(1980.10-)女,汉族,大专,小学一级教师,安康高新区联合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