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18-06-18付丽华
付丽华
【摘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新一轮课改中,与学科课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在课程设置上,有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四个指定学科,几乎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各个学科领域之间,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总结反馈型 课堂模式 研究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04-02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形成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类型。比如:总结反馈型,方法指导型、活动策划型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一点体会。
一、總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类型的理论基础
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类型,借鉴刘显国先生提出的《反馈教学理论》,建立起来的新的教学类型。是建立在学生所掌握的其他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生活能力的基础之上,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反馈为基本教学纽带,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的一种教学类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二、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类型的实施条件
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首先,分享的态度是教师进行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类型的关键,也是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教师应该是个学习者,他的知识体系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师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有“专才”变为“通才,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2.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首先,转变学习方式,做课堂的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是让学生将实践、体验的收获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改变依赖性,在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探究解疑,在聆听教师精妙讲解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其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变的多种多样,获取的信息总量也日趋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是学生经验、技能的积累。因此,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把它带入课堂,将使反馈更为精彩。
3.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首先,立足学生生活,开发课程资源。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需要将把学生的反馈成为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桥梁,需要学生有话可讲,这就要求所教授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其次,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纲要》要求,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独特的校本课程的研发。比如:我校的《滨城区三中学生必读》,还可以从社会生活开发各类节日资源作为课程资源,我校根据学生的情况,每个年级安排了相应的探究内容,通过了解民风民俗,学生感受到厚重的文化沉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随着学生不断质疑,不断反馈,课堂内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准备,总是还有一些欠缺。我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综合实践活动课也不例外,要想上好,不但依据教材内容,还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类型。我在教学实践中,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出几种课堂教学类型,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模式
既然是总结反馈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的就是反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作用,依据反馈在教学环节中的不同,我把课型划分为三个类型:学前准备反馈课、学中及时反馈课、学后延时反馈课。
1.学前准备反馈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利用学生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通过生生反馈、师生反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精神,形成创新实践能力。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适时增减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已知的,适当减少;对于学生误知的,及时纠正;对于学生想知的,适当增添。
2.学中及时反馈课
课堂是师生之间直接交流反馈的平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将终生难忘。可见,动手实践,现场操作,是综合实践课的基本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
3.学后延时反馈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间和空间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注重整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目标取向偏重于认知体验、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系列活动,时间跨度长,内容逐步深入。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相应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树立劳动观念,练就劳动技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