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2018-06-18邢永谊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课程创新思维

【摘要】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一直备受广大学者关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小学生在数学基础上比国外的孩子要强,已经得到教育界和国际的认可。由于思维比较细腻,运算能力较强,经常能够在国际数学比赛上看到中国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数学创新方面,却很少有来自中国的学生,特别是代表数学研究创新能力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数学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探索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缺乏的问题,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课程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影响,以及对数学教学及数学教育评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 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02-02

一、创新思维简述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维与之对应的是习惯性思维。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思维。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在这个知识的启蒙阶段思维模式的培养为未来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高级形式的一种体现,在创造性思维体系中我们每个人也是不同的。针对问题需要解决,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自我独特创新的东西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创新思维。

二、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以分数来决定升学。并且还关系到以后的就业等问题。“公平、公开、公平”的考试看似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衡量手段,实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公开性考试能减少利益分配之争,获取更大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纯粹的“公正客观”考试的内容上往往选择一些没有争议或者争议较小的答案.这常常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成绩的好坏作为教学管理模式的中小学生的检测指标,往往使得小学生过早的进入应试教育的固定思维模式,小小年纪就得背负大量客观性知识的学习任务。

同样的问题在小学课堂数学教学中就更为突出。许多老师教他们的学生获得高分的方法,例如,记住题目,记住图形等等。而不是独立思考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以死记硬背的刚性方法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学习承受能力,以其简单粗暴的否定学生的独立思考行为。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倾向于认为世界是一个僵化的整体,只要教材知识记住了,就掌握了未来的关键。如果这种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将会对整个国家未来是极为不利的。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和难点

1.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教育应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生活中的真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不仅要善于考试,而且要能够利用。自己的人才综合能力的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应该是小学教育的第一要务。通过设定目标,引导学生完成目标,对学生成功的行为予以肯定,学生受到鼓励,就会自信心就会加强。

然后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解决方法问题不止一个,你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教育学生,应该用最多的最优化,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在参考和学习的基础上找到最好的方法。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解决问题有时需要考虑解决方案的各个方面,并整合获得真正有效的操作意识得以良好解决方案。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求知欲非常强,加之阅历浅薄,父母对其娇生惯养,容易在认知上形成固定思維,钻牛角尖。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

2.创新能力培养的难点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具体表现在:

首先,应试教育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在近期很难得到大的改变。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学生的成绩仍然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严格的教学评价和教学激励机制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素质教育寸步难行”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没有很显著的意义。

然后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教学资源有限,操作难度大。由于小学教师待遇问题没有很大的改善人们都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小学教育中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导致许多小学教师的素质有限,自己都不能有效地进行创作创造性思维,必然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后就创造性思维本身而言,这种特殊能力很难用确定的,客观的标准进行考核衡量,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这就不利于在管理层面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四、结论

在当今教育改革追求创新的要求下,在小学数学中更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正所谓,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锻炼,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学习,优化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谷文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

[2]霍丛德.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6).

[3]王苏琴.论农村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提高[J].劳动保障世界,2015,(36).

[4]陈兴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教育,2015,(22).

[5]赵淑敏.浅谈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性教育[J].好家长,2015,(33).

[6]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田.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8 ,11:3-6.

[7]余伦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田.新课程(小学),2016,04:10.

作者简介:邢永谊(1976.1-)女,汉族,山东省威海市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数学课程创新思维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