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汉中市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6-18王尤怡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汉中市导学案学案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针对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之一。大多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仍然采用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无疑不利于初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提高。本文对陕西省汉中市一所农村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针对“导学案”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导学案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69-02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策略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1]然而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把“导学案”运用的恰如其分,因此,本文就针对陕西省汉中市某所农村初中三年级为例,对其使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与效果进行了探究,以及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导学案”的概念界定

“导学案”最初叫“自学辅导法”[2]。对于这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国外的教育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和“导学案”相对应的专业术语,但是一些著名的教学模式,其主张与理念基本和“导学案”一致。“导学案”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线教师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有益教学的最大化。

二、“导学案”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意义

1.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作为连接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纽带,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学习英语时,由于年龄、老师、家长等客观因素,并没有得到很多重视,这就给初中英语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对于农村中学来说,教育会稍微滞后,英语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底子弱、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等都是影响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出现,无疑是给老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导学案”使用的过程中,教师课前参与研制,课堂上根据教学环境及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给予帮助,老师不单单只是知识的讲解者,更是引导者;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可以自学或者互学,也可以小组讨论,让自身投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变成学习的主人。

三、“导学案”在汉中市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使用过程中的建议

1.学生方面

经过调查发现,汉中市某农村初三(3)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不仅仅是依靠老师的正确引导,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意识。在上课前,应该主动完成预习的任务,对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把较难懂的地方标记出来,以便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听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按照“导学案”上的环节,逐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向老师提问、与同学交流,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后对“导学案”上的笔记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为后期的考试复习打好基础。

2.教师方面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属于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對于“导学案”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使用方法。通过采访汉中市某农村中学两位一线英语老师可知,他们在使用英语“导学案”时,通常都是轮流编写,共同使用,由于时间紧凑,基本上不会进行二次备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学案”肯定不会发挥最佳的效果。一线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统一备课,把教师的个人创新能力和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整理“导学案”大框架,在开学后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改进,及时做出调整,这样才不至于被“导学案”牵着走。

3.“导学案”的编写方面

“导学案”是对知识的梳理,而不是对课本重点的大搬家,也不是老师教案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在编写时,要抓住课本的重点、难点,不仅仅是根据“三维目标”来设计,而是要在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动交流、解决难题时才有迹可循。由于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应该具有层次,应该“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感到成就,学困生受到鼓励”。[3]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深入,改变教学模式也是我们日后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导学案”的出现与使用是大势所趋,实践表明,它确实给英语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通过对汉中市某农村初三(3)班的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调查条件有限,只对一个班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做更深入的调查,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导学案”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发挥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编,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英语[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01-01.

[2] 吴丽萍.“学案”教学的教育价值分析[J].山西教育(管理),2010(08):14-15.

[3] 王淑霞.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4,(06): 19-22.

作者简介:王尤怡(1990-),女,汉族,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汉中市导学案学案
乡愁导学案
汉中市人民医院
国 宝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汉中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