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与“民权”:董时进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
2018-06-18葛静波
摘 要 民国时期,农业学家董时进提出了旨在改善民生、增进民权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民国乡村农民贫困与农校破败的状况促使董时进思索乡村职业教育改革,并设计规划了包括“学校”“学生”“乡村妇女”三方面的改革计划。担任江西省农业院院长后,董时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并取得成效。董时进认为,职业教育改革要优先发展“民生”,其次推进“民权”,最终实现农民自身境遇的改善。
关键词 董时进;乡村职业教育;教育思想;民生;民权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6-0069-05
熊培云在其所著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开篇中即提到“董时进”并在书中介绍了民国时期董时进所提出的乡村建设思想,称赞他是一个始终保持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像那个时代孤独的先知一样,董时进所预言的许多事情在后来都一一应验了”[1]。董时进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垫江县(今属重庆),青年时代赴美留学,获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20年代中期回国后相继担任过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江西省农业学院院长等职务,创办了《现代农民》杂志。此外,他还加入过民盟,创建了农民党。1949年前后,因反对土地改革远走香港。民国时,就有人这样评价董时进:“为人最喜欢真理,厌恶虚伪,富正义感,好主张公道……他虽生于地主之家,而思想是进步的,生活是简朴的,他没有官僚的习气同政客的手腕,他不喜活动交际,更不愿随便拉关系讲应酬。”[2]
近年来学界对于董时进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对于其乡村经济改革思想以及生平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通过学术梳理可以发现,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董时进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职业教育思想被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吴强撰文专门介绍了董时进的高等农业教育思想,对其所提出的“教学宗旨”“教学理念”“受众群体”等方面展开了探讨[3]。在翻阅相关史料后,笔者认为,在董时进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与经济思想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搭建起了其对于民国乡村改革的整体蓝图。在董时进看来,民国乡村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落后。所以他认为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不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要策,而且是培养民权,建立民主政治的根本方法”[4]。民生方面,可以为农民提供与农业有关的生产与技术知识;民权方面,可以让农民增长视野,走出乡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二者结合,不仅有助于农民摆脱贫穷无助的悲惨境遇,更能为乡村经济的改善以及乡村现代化转型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一、董时进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缘起
1920年代初,身在美国留学的董时进就开始在国内报刊上撰文谈论有关中国乡村的种种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在他看来,虽然“农业是最有永久价值的生产事业”[5],但当时中国的农业以及农村状况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特别是乡村教育,董时进认为在农民自身与农校状况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第一,从农民自身角度来说,首先是因为经济条件而无法接受系统教育。即“国民智识之低浅,是因为没有机会受教育——因为没有钱”[6];加之农村耕地有限,所以很多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成为乡村里的“无业游民”。其次,因为缺乏教育的缘故,农民没有足够的农业专业与技术知识,导致日常耕作“每与科学方法及经济原则相乖谬,难收事半功倍之效”[7]。再者,就是农民又大都迷信,“无一人可当科学的三字”[8]。种种因素,使得中国的农民不仅“能力薄弱”,而且“凡一念及其经营法之窳陋,未有不令人大失所望者”[9]。第二,从农校角度考虑,董时进认为当时的高等农业教育在“宗旨”“课程设置”“科目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可改进之处。如“课程设置”流于表面,没有针对性,“现时中国高等农业学校之课程,不伦不类,过于通俗,毕业学生,万能而一无所能”;科目设置过于单一,“单科大学之课程及教授,大致均系不离本行,实属一大缺点”[10]。由此,中国农校所传授的职业教育无法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与实践。
1932年,董时进回老家四川进行实地考察,他说:“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惟有到乡下去居住。”[11]就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董时进对乡村教育面貌的破败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他的记录中,乡村小学犹如“叫化院”,多半在破庙,甚至四周没有墙壁;一般学校里只有十几个学生和一个饿不死的先生。县立小学同样简陋不堪,教职员大多是青年,无法得到农民的认可。因此,“一般人都不乐意送孩子入学校,他们宁可不教读书,或送去进私塾”。在教育理念上,农民送孩子入学只是为将来“不但要不受人欺侮,而且要说的话人家都依從”。至于农业职业教育,根本得不到重视;或者“即使某种职业真合实用,真可以赚钱,他们也会另用一种眼光去看,不会把他当作教育”[12]。面对此景,董时进笃定改革乡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乃当务之急,即“不仅是职业教育,尤其重要的是治愚的教育;要使乡民全都调动起来,别人才不敢欺负”。当时民国政府对于乡村的扶植力度有限,所以董时进认为只有让农民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提升“民生”与“民权”两方面的意识,才能增强自身实力,即“解除了人民的束缚,除去了他们的障碍,他们就不难自己活动,自己发展”[13]。
二、董时进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设想与实践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思潮”一度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流。代表性人物与团体包括以晏阳初为首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创办的乡村建设实验区;以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昆山徐公桥创办的乡村改进实验区;以陶行知为首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创办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以及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创办的乡村建设实验区等。晏阳初认为解决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的改造”,为此他针对乡村“愚”“贫”“弱”“私”四大问题提出了进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卫生教育”的乡村教育模式,从而达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14]。黄炎培认为乡村教育要兼顾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知识的学习,即“一面做,一面学。从做里求学。从随时随地的工作中间,求得系统的知识”[15]。陶行知认为乡村建设的中心在于乡村学校与教师,为此他提出:“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16]各方做法不同,但初衷都是为了改进乡村教育、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与上述乡建团体不同的是,董时进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两点,用他自己的话说,首先是“技艺和方法的传授”,如组织管理、复杂机械的使用、防除病虫害等;其次是“改良农业和乡村生活”,就是让农民获得知识并且自身富裕之后,还能拥有管理乡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17]。
1927年,董时进在《理想的东亚大农国》一文中提出了对于中国乡村职业教育整体改革的愿景。他认为乡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有智识”与“农业有科学的基础”,并且最应注重的是“奖励研究”“农校添加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诸学科”“因地制宜”“教育普及”4个方面。当时的董时进预料10年后,农民通過职业教育都可以“富于公益心”以及“富于政治的能力”。他还说:“那时候的农民,决不是沾手涂足的蚩蚩者氓。他们的智识很不低,说起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他们都可以同你谈谈。”[18]董时进将乡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分为“学校”“学生”以及“乡村妇女”三个方面。
第一,农校改革被董时进看作是首要任务。早在1923年,他就认为“中国不欲改良农业则已,苟欲改良农业,第一步即当从事上述机关(学校)之设置、增添或扩充”,为此董时进提出了改进“国立农科大学”及“各省宜有农科大学,各县宜有农业学校”的设想。国立农科大学为“全国农学高深人材及各省农科大学教师之出产所资”,下辖“中央农事试验场”;同时各省农业大学均设立“农事试验场”[19]。到1930左右,董时进看到许多农民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到农校接受教育,提出必须进行“农业教育推广”,即“将农业智识送去给他们,或者用别的方法使他们得到”。在具体做法上,规定了办理推广的人员必须要有农业训练、最好用出身当地的农民;农民必须直接参加教育推广;职业教育之外增添“识字教育”等,十分细致。董时进总结道:“农业推广是要使机会不如人的乡下人,跟得上时代的进化,使他们充分享受一切新文明的赐给。”[20]第二,农学生问题也是乡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1935年,已经就任江西省农业院院长的董时进责难当时的农学生普遍“贪图眼前的便宜”,毕业后不肯回乡,只想去“机关里混日子,拿几块现钱”。为此,他认为必须“用破釜沉舟的办法,断绝他们的后路,逼他们上前去”。学生毕业后,学校不帮他们介绍工作;但若有人想回乡经营农业,则为这些人“供给良好种子、苗木、种畜、器具、介绍贷款,并给予各种技术上的帮助”。董时进希望乡村职业教育不仅是在学校里传授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务农也不失为一种名利双收的职业”,鼓励他们回乡[21]。此外,董时进还提出过让国家用“庚款”选派职业技术人员出国学习先进经验的倡议[22]。第三,乡村妇女同样应该接受职业教育。董时进认为农业是一种“家庭的职业”,需要全家男女老少共同承担。所以,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接受一些“农业智识、人生常识以及副业手工训练”等教育[23]。而乡村妇女“利用暇时经营一点儿副业,学习一点儿手工,也能赚几个钱,分任家庭的负担,然后方能帮助农业的改进”[24]。同样,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乡村妇女的地位,使她们在经济上对家庭有所帮助;更可以让这些获得“智识”的妇女去鼓励自家男子发奋上进,这样每个家庭才可以更好的为农业改造做贡献。
董时进为乡村职业教育改革规划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并不断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各项方案的可行性。早在1925年留学归国后,董时进就曾跟随晏阳初等人代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前往西北考察指导冯玉祥所推动的平民教育运动。在几天的时间里,董时进等人不仅为冯当局传授了平民教育的课程、教学法、管理法以及乡村如何办理平教等内容,还给当地教员作了培训[25]。通过这次活动可以看出,董时进不光是在书斋中孜孜探求农业理论的学者,更是行动中的实践者。
1935年,董时进担任江西省农业院院长后,开始积极推进他此前有关乡村职业教育的设想。在1937年1月他所写的一份关于江西省农业院一年来工作情况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比如相继进行了良种推广、米谷及特产调查、设立三湖果树实验场、开办中心苗圃等工作。而在乡村职业教育方面,更是成果颇丰。首先,农业院设立了“家畜防疫处及防疫所”,并相应开办了“家畜防疫人员训练班”。训练班招收高中以上毕业生,给予三个月的职业训练;训练结束时成绩优良者将被派往各县担任防疫人员。训练班第一期自1936年7月招收29人,至11月所有人都合格毕业并前往各县防疫所工作。其次,在江西全省开展了“农事训练”工作。董时进特意强调农事训练“不限于种物,智识训练亦关重要”。农业院负责培训各县技士,并派人赴各县演讲农业相关知识;编制了专门教材,还在各县开办了训练班。一年下来,农业院共计培训12000余名农民。再者,农业院举行了“缝纫烹饪成绩竞赛会”。这项活动专门针对乡村妇女,意在给她们指导培训除耕种之外的职业技能。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院还专门开设了“推广陈列室”。陈列室内展出“已试验成功之各种农产、用品、用具”等,让人们通过参观可以直接感受乡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26]。
抗战期间,董时进也曾在四川开办农业试验厂,但因为战争期间人员流动不定,各种农业改革特别是关于乡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并没有太多的推进。抗战结束后,董时进开始关注农业集约以及大规模经营。他认为新式农场将“使用改良的新器具,雇请多数的工人,栽培新种类的作物,或饲养新种类的家畜,并且会应用新式的科学管理的方法”,因此,“农业会由家庭谋生的方法,变成一种企业,一种经营”[27]。这种新式农业更需要全新的管理与经营人才,乡村职业教育的重点亦将由传授农民农业知识转变为培养这种新式农业人员。董时进将这些新式农业人员称为“新农人”,这些人拥有丰富的农业智识以及一定的财力,将在普通农民与农业改进之间搭建起一道坚实的桥梁[28]。正是因为对农业规模经营以及农业机械化使用的期许,董时进在建国前后极力反对土地改革,最终远走海外。
三、董时进乡村职业教育思想辨析
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的乡村秩序与格局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猛烈冲击,既遭遇了多种危机所导致的困境,也面临着农业改革和转型的机遇。而董时进提出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其内容既反映了对于乡村现代转型的深入思考,也彰显了其与时代因素相冲突的一面。
首先,董时进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农民”。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的农民一向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充分利用历代相传之老方法与老工具,绝少阅读审报的兴趣,也绝少试用新法,缺乏进步的精神”[29]。所以董时进所设想并付诸实践的乡村职业教育蕴含了“农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两个面向,即他自己所说的“民生”与“民权”。“农业教育”的实质就是“教乡下人如何耕田种地、如何养猪养牛、如何改良他们的生产方法”[30]。在1930年前后,董时进认为农民经济生活的改善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第二步则是接受“社会教育”,即得到“民权”知识。如他所说:“(乡村教育)不宜限于职业式的农业教育。乡下人所需要的农业教育主要目的不是教他们怎样作农,是要教他们知道农。因为他们本是做农的人,做总算会,最不会的是知。”[31]另外,董时进也一直强调要让农民拥有管理乡村的能力并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农民参政者愈多,参政之智识愈高,参政之能力及欲望愈大,其国必愈文明,政治必愈优良”[32]。通过“社会教育”,农民才能真正增加“用脑的本领和做人的资格”,具体来说就是“使乡下人看见天日,知道世界是怎样的东西,现在是什么时代;使他们了解人生的意义,明白国家,社会,政治,是如何构成”[33]。董时进担任江西省农业院院长并通过改革实践进一步了解乡村的实际状况与农民的疾苦后,他才渐渐意识到乡村职业教育更为关键的还是“农业教育”的部分。“民生”与“民权”二者虽然都很重要,但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乡村职业教育应该优先将重心放在“民生”方面。因为若摆脱不了贫困的状况,“社会教育”灌输给农民也是于事无补。
其次,董时进乡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乡村经济转型奠定思想与技术基础。董时进一直希望整合传统乡村资源,建立起现代化的乡村经济网络,以此实现乡村经济的现代化提升。而乡村职业教育正是让农民可以具有扎实的技术知识与广博的社會思考,进而全面了解与认识乡村改革的重要性。同样是在江西期间,董时进提出并试行了“将畸形之谷作农业改为比较平衡之农业”的构想。他认为:“欲发展及改进江西之农业,惟有特别提倡畜牧、园艺与森林,以调剂农业之单纯,增加农民之收入,且利用广大之荒地,为全省增加财富。”而这一改革“非普通中小农家所克胜任”,只能通过“添办职业学校及训练班之类,以造就实施之农业家或高等农民”这一途径来完成。董时进期许未来的农民可以出现“领袖人才”,这种人才则必须具备“较高之智识,特殊之技能”[34]。反之,只有当乡村经济转型成功并且进一步富裕后,农民才可以有更好更多的条件去接受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即“宽裕的物质生活是一切文明之母”[35]。
再者,董时进还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在获得除耕地以外的技能后走出乡村,去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董时进认为当时乡村存在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许多人有可以使用之劳力,而无可供耕种之土地”,以至于乡村到处都是游民和苦力。这些人因为无地可耕,无事可做,便去从事“挑抬推拉等劳役,过世间最困苦的生活”,甚或是铤而走险,沦为盗匪,成为“社会之寄生虫,吸取生产份子之血液”[36]。而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乡村职业教育,让农民可以进入乡村加工厂或者进城务工,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与需要获得一技之长,并“从事效率高的生产工作,(并)获得丰富的报酬”[37]。
四、结语
从董时进1920年代留学归国开始,他就一直在探求乡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之路。他的初衷在于对农民抱以最大的同情与关切,认为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是劳力的,是被统治的”,所以董时进一直认为“职业教育的最大功用,我认为是要使劳心者也能劳力,劳力者也能劳心,使治人者与被治者合为一体”[38]。先改善“民生”,再获得“民权”,二者共同使农民改善自身的境遇。但无奈民国时期没有一个长久且和平稳定的环境确保董时进的设想能全部付诸实践并持续推进,连他自己也不止一次的提到只有和平的国内政治环境才能保证乡村实现复兴。如今,国家层面的乡村改革与农民脱贫攻坚工作正在持续深入展开,以今天的视角审视董时进在民国时期提出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不难看出其前瞻性。人们可以在董时进所提出的有关乡村职业教育改革措施中,一方面了解民国乡村在改革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另一方面更可以为当今的诸多农村问题提炼一些借鉴与参考。
参 考 文 献
[1]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76.
[2]林铿.农民党党魁董时进[J].新政治家,1949(9):11.
[3]吴强.董时进高等农业教育思想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4-17.
[4][20]董时进.在中国办理农业推广应具的基本观念[J].农业推广,1930创刊号:19.19-22.
[5]董时进.中国不应该有独立的农务部吗?[J].太平洋,1923(1):2.
[6]董时进.中国的经济问题及其解决法[J].东方杂志,1924(19):22.23.
[7][9][19]董时进.农民效能之增加[J].中华农学会报,1923(4):2.2.4-6.
[8]董时进.科学的农业与中国之改造[J].科学,1924(7):739.
[10]董时进.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几个根本问题[J].中华农学会报,1926(4):9-14.
[11]董时进.乡居杂记(一)[J].独立评论,1932(28):10.
[12]董时进.乡居杂记(二)[J].独立评论,1932(29):13-14.15.
[13]董时进.乡居杂记(三)[J].独立评论,1932(30):16.
[14]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16.109-125.86-98.
[15]黄炎培.怎样办职业教育(节录)—敬告创办和改办职业教育机关者.教育与职业[C]//1931(8);载李帆主编.民国思想文丛:乡村建设派[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323.
[16]陶行知演讲、程本海笔记.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J].中华教育界,1927(10):4.
[17]董时进.农业教育之真义[J].山东民众教育月刊,1932(5):76.
[18]董时进.理想的东亚大农国[J].东方杂志,1927(11):3-6.
[21]董时进.如何打通农学生的出路[J].江西农讯,1935(13):247-249.
[22]董时进.请庚款管理机关遴派技术人材赴欧美考察刍议[J].农村服务通讯,1935(3):3-4.
[23]董时进.技术演讲讲词摘要[J].农村服务通讯,1935(3):11.
[24]董时进.农业改进中妇女之地位[J].江西农讯,1935(17):312-313.
[25]董时进.西北的平民教育[J].新教育评论,1925(1):22.
[26]董时进.江西省一年来农业之改进[J].经济旬刊,1937(1-2):15-18.
[27]董时进.将来的农业经营[J].农场经营指导通讯,1945(3-4):8.
[28]董时进.智识农人与农业改进—为庆祝中国农业协会第八届年会作[J].现代农民,1946(11):21.
[29]董时进.中国农业政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序言1.
[32]董时进.农民与政治[J].中华农学会报,1927(3):3.
[30][31][33]董时进.乡下目前最需要什么样的教育[J].独立评论,1933(15):18.18.18.19.
[34][35]董时进.江西省应采之农业生产政策[J].江西教育,1935(3):12-13.
[36]董时进.国防与农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124.
[37]董时进.中小工厂与农村经济[J]. 西南实业通讯,1946(3-4):3.
[38]董时进.职业教育与民主[J].教育与职业,1947(1):2.
“Peoples Livelihood”and“Civil Rights”:Research on Dong Shijins Idea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Ge Jingbo
Abstract Wh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gricultural scholar Dong Shijin put forwards the idea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ed at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romoting civil rights. Rural peasant poverty and farmer dilapidated situation prompted him to continue to think, design and plan the reform plan, which includs“school”,“student”,“rural women”three aspects.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Jiangx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e actively promoted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chieved results. S.T.Tun believed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peoples livelihood”, followed by the promotion of“civil rights”, and ultimately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farmers themselves.
Key words Dong Shiji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idea; peoples livelihood; civil rights
Author Ge Jingbo, PhD student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作者簡介
葛静波(1988- ),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文化史(北京,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