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

2018-06-17李晓飞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

李晓飞

摘要: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对于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

1 引言

水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对水利设施建设都十分重视,希望通过水利工程建设达到稳定河道、缩小河流游荡范围的目的。在当前生活中,河流和河道密不可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但因为城镇化进程的较快,外界环境和人类活动给河道水资源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因此新时期需要加强河道水环境的生态治理,以促进城市朝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2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价值与原则

在水利设施建设层面,我国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开展最早的国家,而且自古以来,我国对于河道的治理工作都比较重视。河道对于居民的生活用水有直接影响,而生活用水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河道治理十分关键。但因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建设的加速,經济活动和人类活动对河道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带来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国家水利部门需要加强河道水环境的生态治理工作。

在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自然,进行治理要建立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保证生态系统健康。二是多目标,河道功能多样,可以排水、抗洪排涝等,因此治理时要考虑功能的多样性,达到整体的治理目标。三是整体性,要立足于河道周围环境的整体进行治理,包括左右岸、三维意识等。四是系统实施,对治理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做好保护和利用规划,保证河道生态环境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因地制宜,要考虑不同水文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地域的河道实施不同的治理手段。

3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3.1理念不够先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于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虽然我国理论上是应用生态的理念进行河道治理,但实际上很多地区都是走形式,效果不明显,对于生态治理的认识不足,理念比较落后。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工作重点出现偏差,更重视治理之后的美观效果,忽视了生态效果,使得人为痕迹明显,不利于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3.2治理目标不明确

在进行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时,要有明确的治理目标。目前来说,进行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目标是使河道恢复原本的良好状态,发挥其自然功能,恢复其生态价值,可以自我净化,自我恢复,解决一些轻度污染问题等。但在实际进行治理工作时,相关单位的治理目标并不明确,没有确定治理工作的最终目标,使得治理工作没有针对性,这边治理一下,那边治理一下,最终的治理成效较低。这样没有目标也无法统一进行管理,或者有的部分是想到什么治理什么,治理工作缺乏整体性。这些都使得河道治理的效果不明显。

3.3水源问题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因为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而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使得大部分地区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其中有部分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量较大,人口较多,水资源消耗量一直超过补充量,导致河道中水源的补充受到很大的限制,水资源总量持续降低,这也影响到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在受到污染时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正常,导致河道水体的质量逐渐降低。而且河道水体是流动的,就算是向河道中排放再生水,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4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技术措施

4.1营造水下森林

很多水生植物对于河道水环境具有较有利的影响,可以吸收水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等,对水体进行净化。比如说沉水植物,不仅可以为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的场所,还能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促进水体的净化,保持水体质量。营造水下森林就是借助这些水生植物的有益之处,对水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搭建一种有效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本身富含氧、氮、磷等物质,而沉水植物可以分解其中的氮、磷,使水生系统维持平衡状态;沉水植物的生长状态,也是辨别水体环境是否良好的依据之一,如果水环境整体状况良好,那么沉水植物会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态,欣欣向荣,富有活力;而如果水环境整体较差,污染严重,那么沉水植物会表现出死气沉沉,甚至减少或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水下森林的打造,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因为不同的沉水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因此需要对城市河道的水体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掌握河道水体环境的特点,比如溶氧度高低、氮磷含量高低等,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河道的水环境。在进行沉水植物培养时,还要注意考虑培养的温度、营养成分等因素,分析河道是否适合沉水植物生长。另外,除了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以外,还要注意向河道中投放一些无害的水生动物,比如鱼、虾等,最好是选择排泄物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且本身以水生生物为食的水生动物。

4.2培养食藻虫体

食藻虫是一种常见的低等咸淡水甲壳浮游动物,生存周期是45d。经过人工驯化改良之后,食藻虫的个体增大,摄食能力加强,可以适应有藻类爆发的水体环境(比如富营养化的水体环境),而且还能将蓝藻胶团中滤食性鱼类不易消化的胶状物质消化吸收,克制蓝藻的生长。因此食藻虫是一种有效的可以改善河道水体中藻类生长,促进微生物恢复,保持水体微生态平衡的一种物种,在水环境治理中应用广泛。比如说食藻虫控藻技术,属于一种有效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其原理是首先向水体中投放食藻虫,利用它们摄食藻类,降低水体中藻类的密度,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为水生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然后利用这些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降级富营养化程度;再在此基础上吸引挺水和浮叶植物、浮游动物、鱼虾类、螺贝类和有益微生物群;这样通过优化营养结构,构建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增强水体环境的自身调节能力,巩固水体的自净效果,同时改善美化水下自然景观。

5结语

城镇化进程的较快,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城市发展和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造成较严重的水污染。因此城市要注重对河道的治理,选择生态治理道路,保证河道水环境的生态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活用水质量。

参考文献

[1]费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3):4-5.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城市河道水环境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加强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效果方法的探讨
赣州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浅探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水域下游平原地区水乡特色县水环境治理的瓶颈与对策分析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