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教育的融合策略

2018-06-17周广欢王莉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人文精神融合

周广欢 王莉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在充分重视人文精神融合的同时,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核心,从锻炼学生能力以及苏州学生品格的角度出发,积极的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教育理念以及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调整,才能达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目的。本文主要是就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文精神

1、体育教学中融汇人文精神必要意义

1.1社会进步使然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将人们的人文精神彻底的激发出来。作为高校而言,人文精神与高校教育的紧密融合,不仅满足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随着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也是强健学生体魄、素质学生灵魂以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1.2培养人才使然

以人为本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怎样才能将高校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特点充分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培養出独具特色的新时代大学生成为了各个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高校只有做好人文精神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才能在确保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与改革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1.3体育教学的内在需求

人文精神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由于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发挥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的作用。所以,人文精神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紧密融合,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该在向学生传授体育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技巧的同时,通过融入人文精神的方式,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魄,帮助合格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心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人文精神在高校教育的应用策略

2.1创设优质校园文化氛围

体育精神所具有的隐性特点,其主要是以一种理性存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影响学生的行为素质和思想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实践教学发现,积极向上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有助于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对于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意识的增强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高校而言,必须在充分重视营造良好体育精神教育氛围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方式,将课上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氛围的营造衔接在一起,引导学生感受体育运动所呈现出的价值魅力,才能使其接受和认同体育精神教育。

2.2创建体育精神类的课程资源

以往高校在建设体育课程资源时,都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教育教学的目标,真正涉及到体育精神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应该严格的按照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将体育精神与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融合在一起,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将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其感受和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比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各个学院专业存在的差异以及大学生体育选修课的兴趣偏向,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项目,同时加强体育精神类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力度,才能在确保体育精神与体育教学、专业教学等紧密衔接的同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通过开发网络化体育精神教学资源的方式,为体育精神类课程资源的渗透提供不同的途径,从而达到促进提供精神教育教学效果稳步提升的目的。

2.3丰富体育精神教育的方式方法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中积累的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教育融合经验的不断增加,有关于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教育教学的理论也日趋成熟,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应该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和应用有助于体育精神教育效果提升的方法。(1)运动体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体育项目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项目中,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全方位的感知体育项目的乐趣。体育精神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自有着显著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必须积极的利用体育运动中与体育精神相关的内容和细节,达到生化学生思想价值观与精神面貌的目的。(2)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开展集体体育项目教学时,教师应该按照大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合理的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开展小组对抗、以赛代练等不同类型的合作性学习拿货的,引导大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精神的伟大,从而达到改善学生行为方式与体育精神面貌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体制改革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融入与渗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高校而言,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严格的按照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相互融合的特点和要求,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精神氛围,加强大学生行为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德育素质等各方面教育的力度,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宗洪.小议高校体育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融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01:21-22.

[2]孙枫.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合[J].高教学刊,21:91-93.

作者简介:周广欢(1983.1---)男,汉族,黑龙江人,讲师,哈尔滨学院体育学院(系),研究方向:体育。课题名称: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研究与实践SJGY20180176

(作者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人文精神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刚柔并济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破次元
融椅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