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

2018-06-17王睿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7期
关键词:水工危险性勘查

王睿

摘要:地质灾害具有破坏性大、预防困难等特点,会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是水工环地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地质灾害的治理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治理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本文将通过分析常见地质灾害活动的特点,探索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策略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1 常见地质灾害活动的特点

1.1地震灾害

引发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频繁运动,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而且地震的预测较为困难。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勘查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但是仍然难以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测,导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影响,同时也是诱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关键问题。

1.2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当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相应区域的地质结构就会出现极大变化。此类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质疏松、不紧密等问题导致的。另一方面,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这就会导致资源开采过度的问题出现,也会引发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地面塌陷

地质结构会由于工程建设不合理而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引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其危害性较强,但是可以通过地质结构的实时监测,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与预测,以便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出现过度开采问题,并未对其进行合理修复,那么地面塌陷问题就会日益严重。

1.4地裂缝

区域性断裂是地裂缝的主要形式,其破坏性虽然没有上述地质灾害大,但是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地下水的开采缺乏合理性,未针对开采区域的地质情况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地质结构稳定性因此遭到破坏,这是导致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2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现状

2.1 研究范围比较片面

危险性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研究和评估水工环地质的过程中,难度也大大增加。针对我国目前研究的情况,处在一个令人比较担忧的境况之中,比较明显的就是研究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研究仅仅将注意力放在灾害后的治理与维护,预防性工作的漏洞非常明显,在相关人员不重视的情况下,工作负担大大减小,相关人员将工作范围进行缩小,使评估工作量大大降低,不利于对灾害的研究和预防。

2.2 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监管部门在一个行业和部门的稳定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针对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的研究来看,监管部门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工作中的漏洞和各种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还会造成人员的涣散,出现离心离德的现象。另外,有些人员使用不合格的编制材料,危险性评估的科学性受到严重影响,大大加重了危险性因素的出现,给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

2.3 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水工环地质属于地理学的一个范畴,专业性较强,专业的研究人员相对缺乏。因此,我国相关部门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影响,相关人员也忽视了水工环地质灾害带来的巨大危害。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在研究和评估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危险性评估和后期相关措施的制定中出现失误,使评估部门的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3有效评估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对策

3.1强化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

对水工环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等特征进行分析,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找到防御地质灾害的方法,将水工环建设的具体需求作为基础,使用科学的设备和技术,切实提高施工的质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全部材料,使施工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成效。在勘查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对可能引发的灾害进行预测,使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得到严格有效的控制,保证整个施工和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施工的最终质量。

3.2地震灾害中水工环地质的应用

地震的等级不同产生的破坏力也有所差异,其预测工作具有一定困难性,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灾害之一。地上建筑物和地形地貌等都会由于地震灾害而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失衡往往是由于次生灾害引发的,火灾和水灾的发生也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地震灾害发生时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能够为水工环地质的应用奠定基础。应该对地震灾害预兆进行把控,获取相关宏观信号与微观信号,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增强水工环地质的应用效果。动物会在地震发生前出现异常反应,这可以作为地震灾害预兆的宏观信号被人们获取,以此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并采取应急措施。

3.3对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

对当地区域环境的质量进行预测和评估,在工程建设中调查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对环境带来污染,尽量使用天然建筑材料,保证环境地质的良性发展。在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中,应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图件编制,掌握影响环境地质的因素,构建环境数值模型,為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可靠数据。

3.4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

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水污染出现,应该做好水文地质的防治工作。在一些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为了保证人们用水的质量,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进行地质调查,探明哪些区域富含地下水,找出含水层的富水程度,为当地水资源的开采提供依据。在开发前做好规划,根据空间变化和地下水变化规律进行有序开采,避免过度开采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最后造成地下水缺失。

3.5完善水文环境勘察工作

在对水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划分评估的参考依据,以地下岩溶的发展状况进行划分,灾害程度主要分为三种。在对水文地质灾害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的时候,必须依照科学的标准,合理划分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同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勘查技术和设备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必须学习外国的先进理念,将相关知识合理运用到勘查的实际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效平衡。在运用国外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水文勘测的力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水文勘查工作,扩大水文勘查的范围,使勘查的进度得到不断加快,不断提高勘查的效率。

结束语

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了地震、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等,当灾害发生时会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水工环地质应用于地质灾害活动的预防与治理中,应该根据不同灾害的机制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以增强其实际应用效果,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启禄,姜琪,董宝辉.水工环地质灾害主要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24):206-207.

[2]覃有飞.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22):193-194.

[3]杨学建.水工环地质勘察中技术应用范围[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197+199.

[4]崔廷军.关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措施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198-199.

[5]潘昌云.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7(50):209-2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猜你喜欢

水工危险性勘查
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初探
危险性感
危险性感
浅析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探究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
探究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GPS、RTK的技术应用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