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018-06-17冯晓楠陈华侨
冯晓楠 陈华侨
摘要: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地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本文中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针对混凝土施工中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特点
土木建筑工程中用得最多的一种结构就是混凝土结构,钢筋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是由于混凝上硬化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粘结力,它是由分子力,机械咬合力和摩阻力三个部分组成,机械咬合力在其中起决定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使用,按所连接的构件类别(板、梁、析架、柱、基础等),或按连接的受力性质或按连接变形的能力,在连接上都有不同的构造方式,其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可靠地承担从一个构件传到另一个构件的内力在结构的使用期间,连接处的变形小,不妨碍它的传力特性,对某些柔性连接则应具有足够的柔度和延展。
二、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即独立基础即框架或框支结构中框架或框支柱的柱下独立基础。建筑工程中独立基础施工技术工艺要求:浇筑混凝土垫层→基础弹线→支基础侧模板→绑钢筋→立柱主筋→浇筑混凝土。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首先要仔细阅读图纸,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做好施工配合比,根据基础的尺寸选择不同型号的钢模板。如果采用木模板,那么要制作好各种尺寸的模板,放线员在浇筑好的基础垫层上弹出基础外边线及台阶线。
2.做好模板安装工作。逆差基础的模板主要是侧模板,可以用垫层直接当做底模。在支模板时要考虑混凝土流性的侧压力,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胀模现象。
3.做好绑扎钢筋工作。绑扎前要按图纸计算下料长度进行钢筋配料,下料时要考虑钢筋因弯曲或弯折产生的变化,并考虑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折的规定,计算下料长度。
4.做好浇筑混凝土工作。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工程和钢筋工程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模内的垃圾要清理干净,基础底部要浇水润湿,但不要有积水,施工中要确保配合比准确,计量认真并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
5.做好模板拆除工作。侧模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坏。
6.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h在自然条件下平均气温高于15℃,就要进行覆盖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湿度和温度条件,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和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状态来决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和气的薄膜(如塑料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将混凝土表面展露的严实并完好无损的包裹起来,在混凝土不缺水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养护。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措施
1.浇筑。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如果采用原槽土模时,应在基槽两侧的土壁上交错打入长10cm左右的标杆,并露出2cm~3cm,标杆面与基础顶面标高平,标杆之间的距离约3m。
2.分层连续浇筑。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m~3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四、板式筏板钢筋混凝土基础
1.板式基础。施工放线时应注意的是,在大面积垫层浇筑平整后,放线工作主要把柱子的位置要准确放出。放完后经复验无误才能绑扎。柱子框线要明显,若设置后浇带的,也要把后浇带的线放出并有明显标志。
2.钢筋绑扎。一般均为上下两层钢筋,每层都有纵横两个方向的上下皮钢筋。应根据图纸上的方向规格准确绑扎,并要进行认真核查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架空上下两层要相当数量的撑铁,撑铁规格应不小于20mm。柱子插筋位置要准确,事后要核查。
3.模板安装。主要考虑随深度增加所产生的混凝土侧压力逐渐增大,要做好侧模支护工作和整体加固防止出现胀模现象。
4.混凝土浇筑。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浇水润湿。由于基础厚且面积大可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由于体积大,水化热热量大,而造成内部升温很高,容易由于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浇筑时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措施,以便随时散发水泥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气呵成。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夯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留有基础后浇带,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中预留有一条后浇的施工缝,将整块大体积混凝土分成两块或若干块浇筑,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经一段时间的养护干缩后,再在预留的后浇带中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基础后浇带的浇筑,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当后浇带的直径长度大于50m时,混凝土要分两次浇筑,时间间隔为5d~7d,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也避免过振。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前1h~2h,应及时抹压,以防沉降裂缝的产生。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全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方式。后浇带一般是大体积混凝土纵向长度50m时在中间人为设置的施工缝。该部分的宽度由设计确定,一般宽为80cm~100cm,深度等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该部分分开的两段中的钢筋按图纸连续而不断开,支模时,要将横向钢筋先不绑,纵向钢筋割断若干根开洞使人能进入后浇带内支模操作,待两边混凝土浇完后,拆除模板并按设计规定的间隔时间到可浇灌时,将后洗带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焊好开洞的钢筋,绑好该部分横向钢筋,即可浇灌混凝土。
五、施工过程中的注意点
1.施工项目对材料配件质量的控制
通过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研究,提出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明确了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剖析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内容,强调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材料、构配件、工序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学的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混凝上结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明确了混凝上结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工作,分析了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从原材料到工序质量控制的过程和方法,从而使施工人员对施工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提出了施工中常见的缺陷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3. 混凝上结构的因素分析和质量控制解决问题
六、结语:
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并不是有着极高的操作要求和苛刻复杂的技术,但一环扣一环均有着自己自身的特点且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都可能引起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故而,只有对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要保证其工序保质保量的有序进行,这样才能够作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都过硬的工程项目。本文中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针对混凝土施工中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阐述。
(作者单位:天职(北京)国际工程项目
管理有限责公司沈阳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