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2018-06-17董建敏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方法,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本文系统分析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多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生物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实验室是不可忽视的部分,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使学生掌握正确运用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开展高中生物实验需要使用大量是实验器材,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很多学校受到自身资金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实验需求,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同时,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是阻碍实验教学的重要因素。开展有效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于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为此学校应当加大实验投入力度,教师也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生物属于重要的自然科学类型,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实验教学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教师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改善。学生生物学习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灌输讲解,很多学生无法对生物学知识准确的理解和记忆,实验教学能够将生物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提高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教学的难点也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拥有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依据教师提供的实验题目,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的验证,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均能得到充分锻炼,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二、高中生物實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进度和实验设施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需要使用大量的实验器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实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较少,导致很多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无法开展,学生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比较少,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实验的关键环节,迅速完成实验内容,部分学生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实验,这也为实验教学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打乱了预先设计的教学进度[1]。
(二)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现阶段,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各类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演示实验的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实验结果,机械记忆实验的具体过程。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缺乏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过程,违背了实验教学的初衷,为此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核心,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改善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一)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生物的乐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制作人工琥珀、动植物标本,在实验中加入酸奶制作、精油提炼等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以学生的为核心的趣味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另外,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环节,分析实验结果,教师的身份转变为引导和启发,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完善的课堂总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促进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3]。
(二)创新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
为保证实验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实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实验材料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叶绿体色素分离这一重点实验内容时,常规的实验模式之下,教师主要利用菠菜作为主要的实验原料,为避免实验材料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使用生菜、韭菜等绿叶蔬菜代替菠菜。在进行叶绿素分离的过程中,需要避免试管内部的层析液与滤纸条接触,为此可以使用烧杯代替试管进行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就地取材的模式,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实验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比如光下制造有机物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常见的蔓花生等植物达到预定的实验效果[4]。
同时,教师需要对实验方法进行必要的创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恒温水浴锅代替酒精灯加热的模式,利用研磨机械代替人工研磨的方法,一些比较复杂的生物学实验可以利用传感器完成,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各类数据资源实时采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数码显微镜系统,实时关注学生的实验情况。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增加探究类实验的数量,比如将常规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实验转变为蔗糖水解与唾液淀粉酶的关系探究等,鼓励学生利用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流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5]。
(三)提高实验内容的设计水准
为拓展生物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必须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必修课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选修课主要以拓展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选择实验材料和各类实验用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教材内容的限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基因、组织培养、微生物等前言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6]。
四、结论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的创新,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飞.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以甘肃省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2):22-28.
[2]鲁千渝.论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实验的关键——以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7):167-168.
[3]赵亚舒.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4]李红蕾.探究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方法与学科素养提升[J].华夏教师,2019(08):67.
[5]孔令冬.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76.
[6]冯浩,田鑫.浅谈有效开展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105+109.
作者简介:董建敏(1986.05-),男,中教一级。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