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2018-06-17李安术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李安术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情景教学便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实践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是一种艺术,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唤醒学生的思维,鼓舞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开展探究学习。优质的情景创设,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同时,在情景的创设下,还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讨论学习,共同提升,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这对提升教学效益是非常有益的。下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所决定,他们对游戏情有独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游戏。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增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口、脑、手等各种器官,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不仅热情饱满的开展数学学习,而且更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如一位教师教学“可能性”时,组织了“剪刀锤子布”的游戏。教师先请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玩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想知道谁会赢,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问:我和这位学生友继续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你们说我能赢吗?一定赢吗?只能怎么说?然后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火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遇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的。当学生面临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才会引起积极思维,才会情绪激昂,从而释放更多的学习能量。所以我们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精心创设带有诱导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交流,去解决。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按照解决圆形线圈的周长—圆形硬纸片的周长—黑板上圆规画的圆的周长—电风扇扇页旋转出的“虚圆”的周长的顺序逐步引入。教师将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問题后又产生新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就会生成不断,精彩迭出。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全体学生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享解决问题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创设动态情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等方面功能于一体,具有直观、操作快捷、图像逼真、动静结合等特点。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多媒体所提供的动态情境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都非常重要。多媒体技术使得信息既能听得见又能看得见,集声光形色动等为一体,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产生作用,这种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态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日,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日,再配以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为学生智能的开发、探索提供活动平台。实践证明,创设动态情境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和创造性想象,开发学生的潜能。

四、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理论的传达,而忽略了实践的应用,结果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和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拼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了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加以补充、提问。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可以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学生既主动地获取知识,又创造出独特新颖的方法。

五、创设趣味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探索不再是被动的,教师通过层层设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无穷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

总之,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究中,从而获得新知,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融入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探究的、开放的情境数学课堂将会散发出独特魅力,牢牢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张芳.小学数学教学探讨[J].读写算2017,(09).

[2]李志英.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教育2016,(12).

(作者单位:延安路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