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工作的分析

2018-06-17赵春竹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工作现状优化对策

赵春竹

摘要: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准备工作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健全、质量重视程度不足、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极大的危害到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给基建工程整体利益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将探讨和分析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对策,以期能够全面提高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为基建工程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工作现状;优化对策

引言:

众所周知,基建工程的施工和维护与中小学学校建设管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旦基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将会严重威胁到中小学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中小学学校基建工程实施阶段必须要着重加强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基建工程得以保质保量开展,给施工人员创建安全的作业环境,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为实现基建工程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重要性

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工作量大的特点,其实际工作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基建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基于此,在开展基建施工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树立全过程管理思想,严格落实管理职责,确保基建施工管理能够真正得以贯彻落实,以此来保证基建工程的稳定有序开展。具体而言,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保证中小学学校基建工程项目资金和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必须要切实加强基建施工管理工作,这样资金和资源的浪费情况将得到遏制,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更加高效,充分满足了中小学学校的建设需求。其次,鉴于基建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员、资金、技术、材料等,任何一个要素失去控制所引发的后果都十分严重,所以必须加强基建施工管理工作,将全体要素予以严格管控,将各类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在此情况下基建工程的安全性将得以保证。最后,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监理单位与学校基建管理人员要携起手来,履行好各自监管职责,促进基建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那么基建工程项目也会焕发出新的气象。

二、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1、施工准备不充分

建筑工程涉及的环节很多,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十分紧密。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预先想到位,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就可能会导致后续工作无法顺利地进行。尤其是多个不同专业的施工队伍交叉作业时,必须注意相互配合,安排前一个专业施工时需充分考虑下一个专业施工的工作面及基础条件,保证项目的整体性,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并不能很好地做到“想在事前,做在事前”,在某个环节上的工作做的不够到位。这不仅仅会影响这个环节的工作,同时还会影响到后续相关环节的工作,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极为不利。

2、基建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基建工程管理的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进而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从实际来看,在基建工程管理中,管理组织就不完善,进而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小学基建工程管理缺乏完善的组织体系,缺乏工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而影响管理的实效性;二是管理责任不明确。中小学在基建工程管理中,缺乏明确管理职责,管理工作比较松散,现场管理等工作落实不到位。遇到工程问题或事故,就推卸责任,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虽然成立“基建工程管理办公室”,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人员配置,导致管理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3、细部质量重视不够

在一个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经常是多道工序同时进行。不同工序之间会存在“交叉点”,比如说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撑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对于这种多道工序同时交叉进行的情况,部分管理人员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地检查各道工序,容易忽略一些工序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隐蔽工程的质量,部分管理人员也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某些管理人员认为隐蔽工程最终是会被下道工序所覆盖的,所以对它的要求可以降低。

4、业务素质不够过硬

中小学学校基建管理人员充当的是监管的角色,与学校存在直接工作关系,在现实工作中有着相当一部分基建管理人员认为只要管理好监理单位就万事大吉,在技术层面上由监理单位去管理施工单位,自己无需掌握过多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知识。这种思维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管理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施工情况,才能更好地与监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三、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1、施工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要保证中小学学校基建工程整体质量,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就要开始进行质量控制。这里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是注重前期設计工作,采用最佳的设计方案。第二是强化施工组织建设,构建施工组织机构,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确保文明施工,保证在既定施工进度内完成工程量。有关部门对于将要参加施工队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对于准备不合格的施工队伍是坚决不能让他们投入到施工建设当中来的。另外还要对队伍的施工现场能力进行检查,如有不足的要尽快提高他们的现场能力。第三是对相关预算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对于工程的预算也要严格的控制,保证每一笔资金都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应用。第四是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抓起,保证学校基建的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项目整体质量的关键。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进行前质量控制、进行中质量控制、进行后的质量控制。对于项目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大体上就是上面提到的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是关键,既要监督项目的完成情况同时又要把握好整体项目的预算,是整个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关键。综上所述,对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质量把关,总体上有关部门在执行,这个执行过程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总工程开始之前制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执行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3、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很多人认为一个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是在工程进行前对材料的把关,工程进行中对项目的监管,这样的看法是狭隘的。要对整体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质量负责就还要从竣工之后的质量继续把关。在工程完成以后不应该马上收工,而是应该仔细检查工程的完成情况,对于不合格的地方要马上进行修补,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在做完质量检查以后,有关部门还要详细的做好记录和相关的质量检验工作,严格验收。

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学校基建施工管理与整个工程项目的收益具有息息相关性,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要重视提高基建施工管理水平,在施工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协调好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的关系,加强基建工程各个环节的关联性,确保整个工程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全体资源都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从而为中小学学校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宁娟红.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和控制方法[J]江西建材,2016(12)

[2]黄家俊.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施工技术,2015(12)

[3]陈丽.新时期绿色建筑施工理念的践行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02)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工作现状优化对策
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中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探究
从中小企业秘书工作现状探究高职秘书专业培养趋势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现状及改进策略思考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