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素及对策

2018-06-17董英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施工过程要素成本控制

董英

摘要:本文立足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实际,分析了其成本控制的要素及当前成本控制中的主要现存問题,并在基础上提出优化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素;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做好内部控制,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水平,做好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供空间。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综合采用各项措施,对各类复杂成本费用进行针对性控制,从而实现综合性的优化效果。

1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要素

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来看,其成本投入集中在人工、材料、现场费用上,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从这三个要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材料费历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大头”,也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重点部分,在进行成本管控时必须放在核心位置;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力成本也在持续提升,在整体成本中也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而现场费用也是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特色因素,且其构成相对复杂,因此,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

2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也为社会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未来,为了实现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成本控制作为施工过程的重点对象,这也为施工企业提出了现实的工作难度。具体来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2.1 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管理部门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主体,其成本控制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受限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企业及项目管理部门并未将成本控制视为一项战略性的重点工作,同时,在紧张的工期影响下,多数企业往往是更加关注直接性的生产环节,自然忽略了“看不见,摸不着”成本控制方面。从管理人员来看,由于科学管理观念的缺失,其对于现代化的成本控制方法掌握不够,也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度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与施工人员上,压抑了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效果。

2.2 材料成本控制力度不足

材料费用是工程成本中的“大头”,其成本控制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采购价格方面,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由于其需要大量的资金垫付,因此现金流往往较为紧张,在采购原材料时往往采用赊账的形式,这就使得其在采购价值方面处在被动地位,常常需要花费超过预算的价格购买同样的原材料;其二是材料应用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应用相对复杂,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不能保障材料的有效应用。同时,由于缺失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常常会出现材料进场数量不足、使用过程无人监管、浪费现象严重的状况,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材料成本的控制效果。

2.3 现场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经费投入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这主要是在新时期的建筑施工标准中,安全文明施工费及环境保护费的额度持续提高,这也是响应新时期安全生产林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通常来说,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这两项费用属于不可竞争费,要求企业在施工中实现全额乃至超额投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同时,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在创设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绿色文明工地的过程中,也会加强现场经费的投入。

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策略

3.1 落实成本控制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是否拥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意识是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实效的首要因素,只有在企业及项目管理人员层面落实现代化的成本控制意识,才能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成本控制指导。因此,要强化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实效,就必须在建筑企业内部普及推广成本控制意识,尤其是要关注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的理解与实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具体环节的计划成本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并依照科学严谨的测算、结合现场的实际状况,编织出细化的成本控制计划,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管理责任制度,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环节与直接责任人层面,并将其直接与绩效挂钩,从而构建起积极的成本控制氛围。

3.2 材料费用的成本控制

(1)对于钢筋、混凝土、木方等大宗材料,必须严格依照“前台管理,后台管控”的集中管控原则,进行公开招标采购,避免建筑施工企业在主要材料的采购价格山处于劣势。

(2)严控主体材料的使用数量。在施工前,项目管理方就必须结合工程规划及实际情况,对于各项主体材料进行明确的使用数量规定,严格禁止大幅度超出规定数量的状况。

(3)做好材料需用量的计划编制工作。针对于施工过程的材料需用量,应当针对基础、主体、装修、安装等各项具体环节,进行科学严谨的规划。同时,为了提高需用量计划的参考价值,还应当进行月度的计划调整。

(4)提高领用材料的控制力度。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材料的无用浪费,在领用材料时,要采用严格的限额制度,其一是明确各施工班组超额与节约材料的奖惩力度;其二是确保所有材料领用均能有迹可循,做好领料单的登记与保存工作;其三,对于大幅度超过领料标准的情况要进行针对性调查,在确定合理的原因之后报请项目管理方同意,才可以完成材料的发放工作。

(5)优化废料处理。对于一些因施工原因遗留下来的废料,项目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与科学标准给出初步的处理意见,由企业物资主管部门审批后,进行严格的执行。

3.3 现场费用的控制

(1)在进行施工劳务人员招聘时,应当严格依照施工标准进行广泛选择,并充分考虑劳务队伍的施工信誉,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劳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避免出现施工人员模式职责、推诿扯皮等现象,保障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推进。

(2)在月度的施工任务书中落实会签制度,做好任务书的签发及验收工作,切实推动预设工期的实现。在施工任务书中主要要体现如下方面:其一,明确施工的范围与质量要求,尤其是要注意对隐蔽工程部位的特别说明,提高施工人员的关注程度;其二,由材料员明确记录领料状况,关注是否出现材料浪费等情况,并进行及时的监督与反馈;其三,由安全员记录操作状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等消极问题,避免因工程质量隐患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3)针对于现场施工中的计时工应用问题,要充分控制好其在规定时间内应当完成的任务目标,避免额外的人员费用浪费。

(4)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将完工清理、文明施工等合同中的具体内容落实到位,避免出现重复结算的状况。

(5)在进行施工工序的对接时,如果出现前一工序因质量问题而导致后续工序需要额外承担处理费用,则必须在前一工序中扣除。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现实阻碍。要想打破这一消极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足发展,就必须针对各项成本控制的具体问题,采用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宗林.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探微[J/OL]. 河南建材,(02):96-971.

[2]鲍海霞.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素及对策[J]. 山西建筑,45(08):199-200.

(作者单位: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施工过程要素成本控制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