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8-06-17孟波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仿真软件后处理

孟波

摘要:在统一且富有关联性的数据库基础上,Unigraphics能够提供工程上的完全关联性,且能够与CAD/CAPP/CAM实现集成与联动,信息共享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这些也使得软件在国内外有着较为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的关键技术,并深入探讨了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的具体应用,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UG/CAM;数控铣编程;后处理;仿真软件

前言

UG/CAM数控铣编程本质上属于全面参数化的配件生产设计,而为了更好保证UG/CAM数控铣编程质量,UG/CAM数控铣编程与仿真软件应用的结合必须得到重视,零件的自动编程与数控机床的仿真加工可由此形成有机整体,UG/CAM数控铣编程存在的不足也能够得到较好弥补,而为了尽可能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并保证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质量,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

1.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的关键技术

1.1数控加工工艺

在工件的数控加工编程中,工艺设计属于其中重要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结合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特点,工艺设计需严格遵循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并结合UG/CAM提供的刀具路径类型,合理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在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中,UG/CAM提供了加工程序、刀具、刀具轨迹、加工对象、切削参数等模板,这类模板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着数控铣编程加工质量,因此模板的应用必须得到重视[1]。

1.2工步划分设计

以尺寸为110mm×70mm×30mm的零件为例,结合刀具路径类型,即可快速生成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零件采用45#钢作为材料,加工时间为68min,采用FAUNC数控系统,具体工步划分如下:(1)开粗加工。采用D16R0.8圆鼻刀作为刀具,加工方式选择等高粗加工,吃刀深度为0.35mm,加工时间为30min,路径间距、主轴转数、进给速度、余量分别为12mm、1800r/min、2000mm/min、0.2mm。(2)半精加工。采用D16R0.8圆鼻刀作为刀具,加工方式选择2D外形加工,加工实际5min,主轴转数、进给速度、余量分别为2300r/min、1500mm/min、0.05mm(底)。(3)精加工。刀具选择D6R3球刀,采用等高外形精加工方式,吃刀深度为0.18mm,加工时间18min,主轴转数、进给速度、余量分别为4000r/min、1200mm/min、0mm。(4)平行铣精加工。采用D6R3球刀为刀具,采用平行铣精加工方式,路径间距为0.2mm,加工时间为10min,主轴转数、进给速度、余量分别为4000r/min、1000mm/min、0mm。(5)精加工。该环节加工采用D12平底刀,加工方式选择D12平底刀,加工时间为3min,主轴转数、进给速度、余量分别为4000r/min、700mm/min、0mm。

1.3具体编程流程

结合工步划分设计,即可按照一定流程进行编程,具体流程如下:(1)流程一。创建加工毛坯,需应用Extrude、Block等命令。(2)流程二。分中,为在工件顶面的正中处设置UG的工作坐标,需应用UG的坐标变换功能。(3)流程三。进入UG加工环境。(4)流程四。在具体的UG/CAM数控铣编程中,加工几何节点的设定尤为关键,加工几何节点的设定需首先基于欲设置加工坐标系移入工作坐标,并双击MCS-MILL节点,该节点位于加工几何节点下,由此通过构造加工坐标系功能,UG即可保证UG工作坐标系与加工坐标系一致。(5)步骤5。设定刀具节点,具体设定需结合球刀、钻头、平底刀、圆鼻刀等常用刀具。

2.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的具体应用

2.1简要操作过程

仍以上文提及的零件为例,其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的简要操作流程为:(1)工步1。该环节属于Cavity-milling型腔铣,除上文设定的参数外,内公差、外公差分别取0.03与0.1,采用Follow Part刀具图案,以Depth Firsrt的切削顺序。采用0.5mm高度的垂直进刀,并沿外形斜向下刀。(2)工步2。不更换刀具,开展二维半精加工以满足零件2个平台处理需要,壁余量、底余量分别为0.1mm、0.05mm。(3)工步3。开展工件的等高外形精加工,采用D6R3合金球刀,具体编程需选取加工边界范围,并采用Direct on Part的刀具传递方式,由此即可得出等高外形精加工刀轨。(4)工4。仍使用D6R3合金球刀进行加工,平行铣精加工主要围绕凹槽底面和四周倒圆角面展開,加工角度取45°,由此即可生成刀轨。(5)工步5。采用d12合金平底铣刀进行加工,二维精加工主要围绕零件的2个凸台展开,具体编程过程可首先复制“工步2”的2条刀具轨迹,并由由此开展针对性修改加工参数,加工过程中的壁及底的余量均为0,由此即可最终得出模拟加工效果,以及按刀具管理排序的操作导航器下程序。

2.2刀轨后处理

结合上述设计,即可对程序进行处理,在具体程序中选择一把刀具进行处理,输入相关数据,即可得到机床加工代码,这一过程需输入机床加工代码的放置目录,并选.nc为扩展名。

2.3加工模拟

为保证UG/CAM数控铣编程质量,需引入数控加工仿真,通过计算机上的仿真软件,即可实现对加工环境、材料切除过程、刀具路径的仿真,这种程序检验方法可达成与零件试切同样的目的。

以应用广州超软数控加工仿真软件(CZK)的仿真为例,仿真软件具备CNC代码验证仿真、数控机床操作仿真等功能,在具体的仿真过程中,数控系统的操作过程如下:(1)开机回零。按数控机床的开机启动按钮,再按机床的回零操作,以此通过仿真操作面板依次完成Z轴、XY轴的回零,并保证3轴能够沿正方向移动,移动位置需结合仿真需求确定。(2)毛坯及分中棒安装。在完成毛坯的安装后,需输入“M03S550;”,在MDI模式下点击自动运行按钮,即可通过操作面板实现主轴带动分中棒旋转。(3)用分中棒对刀。为确定工件水平面内的中心,需应用分中棒四面分中确定中心,而当仿真软件显示分中棒位于工件顶面以上正中位置时,需输入X0.测量、Y0.测量,通过向G54的输入,即可保证XY轴分好中,而通过按RESET,即可实现主轴停止,此时分中棒需卸下需要的刀具,并以此对Z轴,刀具的大小类型需在装刀时设置好。值得注意的是,G54为刀轨经后处理后的默认加工坐标系,在具体的仿真软件应用中,必须保证NC程序指令代码与仿真软件加工环境选择的工件坐标系一致。在具体的仿真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刀具的长度和半径补偿,补偿号也需要得到明确。(4)导入程序。进行模拟仿真加工,获得加工效果图。(5)测量评估。

结论

综上所述,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数控加工工艺、工步划分设计、具体编程流程、简要操作过程、刀轨后处理、加工模拟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UG/CAM数控铣编程加工路径,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编程质量,参数库的针对性设计、仿真广泛应用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立昌.基于UG-CAM模块铝合金吸塑模具数控编程与制造[J].模具技术,2018(03):54-57.

[2]吴永钢,刘波,杨兴隆.UG/CAM数控车编程加工的关键技术及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04):158+162.

(作者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仿真软件后处理
浅谈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软件在航空典型结构件上的应用
电子类仿真软件应用的教学之道
基于Python的Abaqus二次开发在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仿真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UG的变螺距螺旋槽建模及数控加工编程
银镜反应和后续处理的实验改进
WHSC/WHTC与ESC/ETC测试循环的试验比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