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鲁西地区的鲁义姑信仰
2018-06-16胡梦飞
胡梦飞
明清时期鲁西地区的鲁义姑信仰
鲁义姑,刘向《列女传》称“鲁义姑姊”,民间称“鲁义神姑”“鲁姑奶奶”,是鲁西民间代表性的女神之一。有学者考证,鲁义姑故事发生的时间应为春秋后期,其故里为宁阳县南义村(今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南驿村)。鲁义姑是鲁西地区特有的乡土神灵,承载着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相较其他神灵更具生命力和延续性,至今在茌平、宁阳等地依然保留着其庙宇和祭祀风俗。
鲁义姑故事及其庙宇分布
有关鲁义姑的记载最早见于刘向《列女传》卷五之“鲁义姑姊”:“鲁义姑姊者,鲁野之妇人也。齐攻鲁之郊,望见一妇人,抱一儿、携一儿而行,军且及之,弃其所抱,抱其所携而走于山,儿随而啼,妇人遂行不顾。齐将问儿曰:‘走者爾母耶?曰:‘是也。‘母所抱者谁也?曰:‘不知也。齐将乃追之,军士引弓将射之,曰:‘止,不止,吾将射尔。妇人乃还。齐将问所抱者谁也,所弃者谁也。对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所弃者妾之子也。见军之至,力不能两护,故弃妾之子。齐将曰:‘子之于母,其亲爱也,痛甚于心,今释之,而反抱兄之子,何也?妇人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夫背公义而向私爱,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幸,则鲁君不吾畜,大夫不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而累足无所履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故忍弃子而行义,不能无义而视鲁国。于是齐将按兵而止,使人言于齐君曰:鲁未可伐也。齐君许之,鲁君闻之,赐妇人束帛百端,号曰‘义姑姊。”
此外,汉刘向《说苑》、明解缙《古今列女传》等也有关于鲁义姑的记载,内容大同小异。自汉代始出后,历代统治者无不将鲁义姑作为道德教化的正面形象进行宣传,这可在近年的考古发现中得到证明。宋、辽、金、元等代墓葬孝子壁画资料均有此题材,而且这一形象随着中原文化传播到了西域。人们不仅赋诗作文颂扬鲁义姑,许多地方还建起鲁义姑姊庙。自王贤于明正统年间在北京东郊建鲁姑庙始,至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恩彤在广东佛山建鲁姑庙止,现有资料可查证的鲁义姑姊庙就分布于全国43个县(市)。
随着封建统治者的渲染以及在民间的广为流传,鲁义姑故事逐渐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鲁义姑在民间也渐渐被奉为神灵,受到民众的供奉。滋阳县鲁义姑祠在东白社白家店村(今兖州市大安镇白家店村)。白家店义姑祠的始建年代不详。据村里老人回忆,这座庙原先并不是孤零零的三间屋,两边还有东西配房,也叫廊房,前面还有大门院墙等,是一处四合院式的建筑。这三间屋也不是主殿,原先后面还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大殿,只是这些都不复存在了。前些年村民家中还存有两块础石,据说就是原大殿上的。据白仲法老人讲,当年他家搬进来住时,院里还立着8通高矮不一的石碑,后来防洪加固河堤以及建桥闸等拉去用了,现已不知去向。
宁阳县为鲁义姑故里所在地,也是其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乾隆《兖州府志》记载宁阳县鲁义姑姊庙有两处:一在县东北八十里,为姑之故里,创始于宋,明天顺间重修;一在城南门外,张文凤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修建。光绪《宁阳县志》记载:南驿集东是义姑姊的故里。境内有鲁姑山、鲁姑祠、鲁姑泉等鲁义姑遗迹。
博平县鲁义姑庙在西北十五里鹅子岿。道光《博平县志》也记载鹅子岿即“齐伐鲁遇姑于此,相传为当地回兵之地也”。事实上,这种说法也只是仅此一说,难以考证。
信仰与地方社会教化
博平县城南门东有旌表刘氏双节祠,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县刘显道为表彰生员刘俊与其女死义完节而建,年久荒废。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县华汝梅重修。民间崇敬刘俊之义节,尊称其为“刘义士”。道光《博平县志》对此评论道:“凡此祠庙虽皆不载祀典,然泰山为一方之岳,玄帝为五帝之一,蚕姑始治蚕缫,龙女遇旱应祷,其于女红、农人大有益。而关公英灵在世,常著反风燔贼之功,此皆法施于民,御灾捍患而建,今祷神辄应,却寇保民,又能以劳定国。至于古之鲁义姑,今之刘义士,其耿耿卓荦之行,又可以风乎颓世者也。”该碑记述的内容虽涉及博平多个民间信仰,鲁义姑只是其一,但是其与刘义士一样,有异于泰山、玄帝等神灵的功能,以“耿耿卓荦之行”“风乎颓世”。可见,鲁义姑被时人赋予了“续古风”的责任。这或许正是明代中后期鲁义姑信仰出现并得到尊崇的原因。
宁阳县为传说中鲁义姑之故里,其社会教化功能则体现得更为明显。许彬(1385-1461),字道中,号养浩,祖籍丰县苗城里钓台村(今江苏丰县宋楼镇许口村)人,十四岁随父迁居山东兖州府宁阳县。永乐十三年(1415年)中进士,历官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天顺五年(1461年),时任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康骥巡察地方时,命宁阳县主簿吴忠等人募资重修。庙宇落成后,许彬应邀作《重建鲁义姑姊庙记》。碑文首先论述了此次重修庙宇的经过。
嘉靖十八年(1539年),工部都水分司主事张文凤在宁阳县城南门外新建鲁义姑祠,并作《新建南关鲁义姑祠记》详细论述此事。碑文首先论述了修建鲁义姑庙宇的必要性,认为忠孝节义,民生不可一日或缺;教化风俗,则为地方之急务。在碑文中,张文凤还表达了自己对待鲁义姑的态度,认为其是忠孝节义的集中体现,应当加以发扬光大。
明京兆尹王贤,倡议并主持征集天下颂鲁义姑姊诗、文,礼部侍郎薛等文人、显宦纷纷响应。王贤共征得颂鲁义姑姊诗、文849首(篇),撷其精华编成《鲁义姑姊诗》,由薛为其作序刊行天下。一位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的村妇以其高义获得天下如此众多文人、官宦、帝王的褒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通过将贞女、节妇配享、从祀鲁义姑庙,树立道德楷模,也是进行地方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明工部分司主事冯熊《节妇配享记》记载:“国家稽古定制,化民成俗,凡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有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则旌之,昭大典也。宁阳之南门外新迁鲁义姑祠,其中配享者,节妇齐氏、程氏,列女许氏,皆我明之已旌者也,其表章崇重之意,具在碑记可考。嘉靖二十二年,孟母朱氏卒,阖县士大夫嘉其节,白之当道,请从祀义姑以待我圣天子之旌……在昔鲁侯褒封其义,今圣天子旌表其节,皆以彰善于前而劝善于后也。”
鲁西为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鲁义姑信仰所在地属农业区,人口稠密,又特别易受天灾人祸,因此民众迫切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当地人信仰的神灵很多,如玉皇大帝、关公、灶神、观音菩萨、泰山奶奶等,但无论从信仰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无法与鲁义姑相比。向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鲁义姑祈求,获得她的援救,成为民众能够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许多民众的家中供奉有鲁义姑的神位,借鲁义姑的法力祈福、求子、治病等,俨然把鲁义姑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万能神灵。
在各地举办的香火会中,影响最大、香火最盛的还要数聊城市茌平县韩屯镇罗屯村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五至初七举办的香会。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甚至不少德州、聊城的人们都会来到位于该村的鲁义姑祠,举办香火大会,鸣炮叩头,请香还愿,以示纪念。该祠在“文革”中被毁,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停止对鲁义姑的纪念活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五到初七仍然有大批人到此祭拜。“鲁姑奶奶”是当地民众对鲁义姑的尊称,在人们眼中,鲁义姑就是救苦救难、慈善爱民、法力无边的女神。1996年,当地民众又自发集资重新修建了鲁义姑祠。如今韩屯镇借此又提出打造“德义文化之乡”的品牌,2012年成立了茌平鲁义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了鲁义姑商标。2013年3月17日,山东省茌平县首届孝义文化研讨会举行。2014年2月13日,重达1吨、体高3.5米的鲁义姑铜像,在茌平县韩屯镇鲁义姑祠正殿安放完毕。
结 语
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是观察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视角。自汉代开始,历代统治者无一不将鲁义姑作为道德教化的楷模进行宣传。明代中后期,地方官员和士绅更是将鲁义姑信仰视为教化风俗的重要手段。作为乡土神灵的鲁义姑,在鲁西地区找到了更易生存的社会土壤,因而相较于其他外来神灵更具生命力和延续性,相关庙宇和祭祀风俗也一直传承至今,在强化地域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信仰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将族群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世代相传,它依赖于人们的敬畏感,依靠非正式规则,对族群成员的行为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