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悖论
2018-06-15张敏
张敏
我们正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搅动了几乎每个人的神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使我们担忧它们将来会不会取代人类现在所做工作,担忧人类自身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但现实真的如此吗?由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会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人工智能的向前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这样的趋势是以大数据和高速通信为基础的,大数据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人类的所有活动初衷都是为了能将人类自身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如果技术的发展有悖于这个初衷,社会肯定会发生一些动荡,完成新型结构的重组。不是社会适应新的技术,就是社会将选择对技术有控制地发展。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克隆技术的发展,核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等都是如此,即使控制地发展,社会形态的變革也是巨大的。
信息行业的变化首当其冲,人们需要对变化有清晰的认识,方能未雨绸缪。 现在对大数据的崇拜有些过热,认为大数据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还是没能了解大数据的实质是什么,还只是停留在表象层面的理解,有些理解是有悖于人类活动规律的,他完全抹杀了人类在自身活动中的创造性劳动,这和现实是不符的。
人们常能听到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关于大数据带来的智慧,比如,我们刚打个电话去订餐,接线员已经按照我们喜欢的口味,给我们推荐了几道菜,并准确地说出你的家庭地址,甚至你这两天还看过的商品,顺带给你推荐一下。这个例子表面上看,未来的世界十分的美好,你刚想干事,系统都能根据你过去的行为方式将你想的东西说出来,并送货上门。其实按照惯性行事只是人类活动中最低级的活动,它不需要人们动脑筋去思考,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实际上是脑力上的创新活动。
大数据的数学原理是建立在大概率事件的数学模型,是一种由众多事件得出的统计概率。而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恰恰是小概率事件,如美国的马斯克把他生产的电动车送上了太空,这个事件既是第一次,也不可能天天做,根本就不可能有大数据。所以,所有的创造性劳动都和大数据无关,而创新性劳动是人类劳动的本质性劳动,这个劳动不可能被替代。但随着工具的进化,创造性劳动的定义会发生变化。远古的鲁班们,发明了锯子,就是很大的创造性劳动,而今天的鲁班们,也许要发明更加自动化的工具才能算的上是创造性的劳动。今天的我们还在为新能源车将要替代汽油机车而欣喜若狂,未来说不定有一种永不消失的能源唾手可得,或者说,一个能源模块就能用至少30-50年。那时候能源不再是困扰我们的主要因素,那么现在围绕着能源而存在的世界格局也将随之变化。一种新的能源方式的产生也不是大数据能解决的,而是在不断地创造性劳动中产生的。
N年前的一个故事,有个老板在一次饭局时,无意中夸了一道菜,他的下属在场,以后他的很多饭局总有这道菜,最后老板很奇怪,就问他的下属为啥总有这道菜,下属回答你不是很喜欢这道菜吗?老板终于明白自己无意中夸了一下,下属记住了,天天点,终于把他吃腻了。现在打开网页,我常常想起这个故事,因为只要你翻过某类网页,再开机的页面准有这类广告等,就是因为系统假定了你对这类东西感兴趣,而忽视了人的学习性,和探索性,很是腻味。这样的方法真的对消费者有用吗?我是很少去再翻同类的东西的,因为我在网上要找资料时常常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而这类的查询是不需要重复的。
所以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它只对一些需要有统计特征的事情是有效的,比如统计一款游戏是什么年龄段的人在玩,可以按照这个年龄段的特性,在功能上做一些强化。比如看各个年龄段在网的时间长短以及时间段,针对不同人群做不同的广告发放。但是有些东西也不是统计特征能解决的,比如在网时间,如果网上东西更适合另一个年龄段的人,那可能反过来影响他们的在网时间。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完全为习惯所驱使,大数据的业务需要审视这些因素,并非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