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手术高龄患者并发症及相关护理措施

2018-06-15赵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护理措施

赵丹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骨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2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的切口感染情况,同时对比相关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存在关系,如手术时间、手术环境、切口部分、住院时间等;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學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尤其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切口感染;护理措施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临床治疗中高龄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点,特别是骨科治疗中高龄患者持续增加。高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术中及术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并发症处理及预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中选取术后切口感染这一常见并发症进行论述。骨科手术高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既给自身造成巨大痛苦,又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高龄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本身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情况严重时直接诱发死亡。本文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骨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2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共有4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其中26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2.31±2.45)岁,18例股骨骨折手术、16例骨软组织感染手术、11例其他手术;观察组共有2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其中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4.31±2.87)岁,12例股骨骨折手术、8例骨软组织感染手术、8例其他手术。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根据医嘱用药等。

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方法。(1)控制手术环境。手术室空气质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切口感染,因此有必要做好手术室的消毒、清洁工作。护理人员从病房区转入手术区及时更换衣物并消毒清洁,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控制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避免手术切口被多重耐药菌的菌株侵染;(2)切口原因分析。切口感染直接受到切口位置的影响,骨科手术中大多为创伤性外科手术。如腰髋部以下部位存在发达的肌肉组织与较厚的脂肪层,同时具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切口愈合所需时间较短,因此感染的可能性较小。但颈肩部以上肌肉层稀薄,存在发达的神经系统,手术过程中风险系数较大,且切口长时间暴露且较深,造成感染概率增加。因此上肢与颈头部手术时要做好针对性护理,合理搭配使用抗生素与激素,缩短伤口愈合所需时间;(3)手术所需时间。细菌侵染数量直接决定切口感染的严重程度,若手术切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并未及时缝合窗口面,直接造成切口感染概率增加。这就需要主刀医生具备精湛的技术,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同时保证手术质量将所需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内;(4)做好人员控制。手术室制定完善的人员进出制度,过于频繁的人员走动会造成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造成手术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提高切口感染的概率。因此临床治疗中要严格控制人员数量,进出时及时清洁、消毒双手,避免形成菌落群造成切口感染概率增加。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室环境、手术切口位置、住院时间、手术所需时间、抗生素与激素使用、手术切口情况、探视人员等因素。感染标准体温≥38℃、细菌培养形态学鉴定为阳性菌株,其他并发症包括身体颤抖、低血糖、切口长时间未愈合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感染因素对比

如表1所示。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对比

如表2所示。

3 讨论

骨科手术侵入性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到位都会造成高龄患者抵抗力下降进而发生切口感染,无菌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应该及时检测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医院健全护理干预制度,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做好营养支持,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提高治疗质量。同时做好常见并发症护理。

3.1 心律失常护理

术前正确评估高龄患者的心功能,基于心内科医生指导加强心肌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心肌供血能力。通过纠正心律失常达成改善心肌能的目的。同时控制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方能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等指标。

3.2 寒战护理

患者行硬膜外联合麻醉后,患者阻滞区皮肤温度明显上升,进而出现寒战与低体温的症状。低温是造成患者出现寒战的主要原因,其他因素还包括室温偏低、大量输入低体温剂量。低体温造成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术中要做好患者体温保护工作,可以采用电热毯、棉被、输液加温等,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大量热量丢失,有效降低寒战的发生概率。

此外,骨科高龄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还包括肺水肿、呼吸衰竭、肺栓塞及低血压等。因此术前术后护理人员应该测定患者肺功能、科学合理地评估肺功能,如果患者肺功能不全或存在异常,积极查询原因并进行治疗,达成肺功能改善,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总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尤其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婧.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75-76.

[2]常亚男.高龄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0):210-211.

[3]杨利.高龄患者实施骨科手术的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3):145+147.

[4]方建芬,陈春女.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04):506—507.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护理措施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