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疾病与中药治疗的药理学分析

2018-06-15吕昌模罗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药治疗药理学心血管疾病

吕昌模 罗丹

【摘要】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疗研究中,人们发现中药治疗可以在多种药效的共同作用下,一起针对疾病的靶E标进行综合治疗,进而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与治疗过程的药理学展开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中药药物在心血管治疗中的临床可靠性。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药治疗;药理学

1 药理学定义

药理学,实际上是一门专门研究药物和人体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以及药物作用反应机制的学科,有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其中药效动力学主要是为了阐明药物对机体本身的作用和原理,而药代动力学主要是为了阐述药物在机体体内的药物吸收、药物分布、生物转化以及排泄的过程,还有药物效应以及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随着时间消长变化的规律[1]。

2 中药治疗中的药理学研究应用模型

在人体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是辨证论治,复方配伍用药,所以中药复方可以说是当代中医治疗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医的论证需要通过应用各种各样的中药配伍来完成,从而决定药方制剂能否发挥作用,因此中药的论治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中药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控制药材质量,了解中药是口服还是外用的区别,中药作为多成分药物,具有多靶标系统,要了解每一种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彼此之间是否会发生拮抗作用。

在近几十年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中,有一部分药物对人体造成的生理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的预期控制水平,会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情况,比如说上海辉瑞公司生产的CETP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托彻普,在心血管临床治疗Ⅲ期时,突然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了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提升,从药理学研究分析中,可以得到托彻普的脱靶效应,是造成患者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进而造成了患者的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脱靶效应是未可知的,也许还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被设计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能够起到降低患者血脂目的的他汀类亚药物,他汀药物的炎症治疗效果可以被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嘲。

为了能够更好地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来分析心血管治疗药物、治疗靶目标以及疾病治疗基因的关系,我们需要深入整合药理学在系统网络中的层次关系和地位,探索心血管药物中多靶标的效应程度,还有在生物学研究网络中,药物靶标同致病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种类的心血管疾病,彼此在遗传分子间的作用,综合药理学分析预测模型中的ADME参数,来对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展开预测,对药物的半衰期、类药性、毒性进行预测,并且还需要下一步的靶标识别,获得靶标、配体之间的关系[3]。

3 心血管疾病与中医药物作用治疗的药理学分析

3.1 心血管药物与靶标治疗分类

在进行心血管药物分类中,主要是对心血管的蛋白质靶标进行分类,第一类靶标是血管保护剂,第二类靶标是转运蛋白,第三类靶标是酶,在转运蛋白中,数量最多的是离子通道,转运蛋白会和心血管药物发生作用,因而转运蛋白类药物主要是钙离子通道抑制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利尿剂”。而在酶蛋白质靶标中,主要是水解酶,水解酶数量会占到所有靶标的一半,还有一部分是氧化还原酶。

3.2 第一层药物

在第一层中医药物和靶标网络系统的构建中,主要是由206心血管蛋白靶标构成,药物可以作用在很多个靶标系统上面,同样,蛋白质也可以和药物彼此发生作用,因此在第一层药物靶标系统网络中,有198个药物,占到了所有靶标的80%,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血管中药治疗药物同靶标高度之间有着高度的连通性,我们可以通过ATC解剖治疗学代码来为药物节点添加一点颜色,以蛋白功能为分类标准[4]。

3.3 定量分析药物与靶标的多向药理学

众所周知,药物的多靶性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在药物研究起到了更加神奇的作用,特别是像心血管这种复杂性比较强的多基因疾病,研究发现,胺碘酮可以同时作用在人体的肾上腺素受体上,对钾离子、钙离子通道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通过系统药理学的研究,可以定量研究药物的多样性和多向性,计算得出药物的心血管靶标数量,有的药物甚至可以有10多个靶标,例如奈达隆,除了药物的多靶性以外,药物和靶标的作用,还有同源性,比如说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绿藜安”,就可以很好地应用乙酰胆碱受体来发挥出自己的活性作用[5]。

3.4 第二层药物

在第二层药物靶标系统网络中,主要是添加了一些实验性质的心血管药物,还有对应的心血管靶目标,从TTD配体数据库当中,需要提取108种心血管药物,还有64个治疗靶标,其中有22种药物是第二代药物,能够有效地作用在已经知道的治疗靶目标中,而且实验性药物治疗靶目标都是新的靶目标,第二层网络系统中组建成离散的小的网络,因而第二层药物靶标网络,是在第一层网络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倘若蛋白质是药物的已知靶目标,则需要把药物与靶标节点用边连在一起,使得药物靶标节点大小同靶标药物数据能够成正比。

3.5 第三层药物

在第三层药物的靶标网络系统中,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探究并发现新型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找到药物的新靶标,在前两层药物的基础上,重新扩充那一部分没有和心血管致病基因建立良好关系的靶标,从而使得药物和靶标的加入分支大小增加到1028,同时也使得ACE抑制剂、HMGCR抑制剂网络可以并入最大分支,研究表明,一些非心血管类药物也可以通过心血管靶标来显示心血管系统的治疗副作用效果[6]。

3.6 药物的适应性关联

在药物适应性问题关联分析中,主要是论证疾病和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每一种药物疾病网络中都会有对应疾病的离散节点,从而发现疾病网络间彼此的连通性,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种类,在疾病网络系统中,同各种疾病节点的分布有很大的关联性,越是靠近网络中心的药物,疾病治疗的倾向性也就越强,其中治疗心脏衰竭的药物中已经有5种药物,可以被用在治疗高血压上面,有6种治疗高血压药物正在心脏衰竭临床试验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中药治疗药理学心血管疾病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