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8-06-15兰耀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书桌动手物体

兰耀敏

手脑并用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探索,手脑并用,能获得直观体验,有利于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营造宽松环境,设计动手操作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实践活动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沒有思想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开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处于交往的最佳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加大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频率,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利用小学生好动的特点,通过玩游戏、拼图块、做实验等活动方式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二、联系生活,设计动手操作情景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手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的能力,提高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眼手脑耳多种感官协同配合,亲身体验数学,思考数学,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疑点,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不断感受数学的魅力。如在分数教学中,我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两头都不栽的情况在生活中较为少见,该如何截分,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意义。我是这样设计的: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进行平分物体长度的游戏,先让各组组长取回想分的物品:空水瓶、萝卜、红薯片、花线,根据长度平均分。分后分享学生的发现:分成两段的切了一次,分三段的切两次,分三段的切三次……切的次数比段数少一。进一步提醒学生找出所分物品的特征:两头没切;在班级讲台上摆放花盆,要求:讲台160厘米,每两盆间距离要相等,说说你能摆几盆,间隔多少厘米?然后动手摆一摆(讲台每10厘米做标记),对错都要说说自己的想法,错的,改正摆放方法。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这些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建立两头都不栽的应用题特征;进入例题的学习,观察情境图,分析、求解,总结两头都不栽的情况:棵树=间隔(段)数-1;联系生活巩固知识。在长度为9、18、22厘米长的纸条上每隔1厘米写一个字,能写几个?动手写一下,看看你算的对吗?学生在计算思维与动手操作的碰撞中激发灵感,获得新知。经常进行这样的动手练习,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体验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探索、实践的习惯,让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识地促进学生数学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学习物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观察玻璃杯空间的变化和体验书桌空间大小的变化,在观察和体验中初步树立空间概念,从而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

体验一:玻璃杯里加入小石块、小木块、泡沫块,观察: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把小石头放入水中,水面上升。

师:为什么选择小石子,而不是小木块或泡沫块呢?

生2:因为要使水面上升,而木块和泡沫都不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选择了石子。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现在将水中的小石块再取出来,水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3:水面会下降。

体验二:把手放进书桌中摸一摸看,放进两本书,再摸一模;把书包放进去,再摸一摸。

师:刚才三次手摸书桌里你有什么感觉。

师:书桌里的空间变化变了吗?

师:为什么三次摸的感觉不一样呢?(生生交流略)

师:对,物体都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空间的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感知中领悟,在感受中发现,在体验中升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对物体和体积单位概念的内化。

总之,实验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学生手脑并用,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检验原认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龙头乡拉浪小学 546300)

猜你喜欢

书桌动手物体
小书桌,容天下
一张书桌的自述
一张美丽的书桌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未来书桌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