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儿童心理健康
2018-06-15梁菊英
梁菊英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藏区寄宿制学校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367。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塑造孩子开朗的性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自信心;开朗性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科学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隽秀的文字中,在优美的语言中陶冶情操,塑造高雅的品质,感受真善美,摈弃假丑恶,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语文课程的特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学习只有伴随情感才会得以成功。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注重体现时代精神、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思想性、情感性。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创造性,善于挖掘文本教材中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各种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情感体验,获得情感陶冶,使学生的心智和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健全起来。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要用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领袖伟人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如:通过学习《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钓鱼的启示》《落花生》将课文中给人启示的重点语句,深刻理解、熟读成颂、牢记于心,自觉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槽糕透了”》通过对主人公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领悟,让学生体会比较父爱和母爱的区别,体会父母之爱的深厚和博大。《火烧圆明园》《狼牙山五壮士》利用播放图像,反复研读语言神态的描写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在情境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在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中体会英雄气贯长虹,为祖国、为人民不惜牺牲的高大形象,增强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使学生明白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是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描写祖国奇山异水,赞美大自然绮丽美好的文章;我的学生大部分是生长在牧区的孩子,对大自然的美景体验深刻。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培养审美感,从而树立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观点,让我们的学生能以审美的、友爱的目光,守护一棵树,一块绿地,一泓溪水,一片蓝天。这是语文老师神圣的责任与义务。
二、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塑造孩子开朗的性格
学生常有问题,才能常会思考;常有创新,才会常有自信。自信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只有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中,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教学才能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一面。以前我总是将上完的课给学生留作业,现在我一改往日的做法,将学生的课外作业变成了查阅资料和预习课文。上课发言的内容可以是查阅的资料,也可以是预习的课文内容,这样学生都是有备而来,他们很自信的在课上告诉老师和同学自己知道的一切,话多的说不完。有的课我只做简单的点拨而已,如学习《草船借箭》,《鹿和狼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等课时,我几乎没做多少讲解,基本是孩子们在查阅资料和讨论中学懂了知识,不仅如此还能提出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个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沉默寡言。可不管怎样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是阳光的,都是一片纯洁无瑕的净土。我们一定要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快乐阳光的环境。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提些“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另外“抛绣球”无疑也是鼓励内向孩子说话的良策。即当教师认为某一学生的发言值得再强调、或展开时,可以用“谁听明白他的话了?”“老师没听清,他刚才说什么了?”“谁来帮他把这个问题再说得清楚一些”之类的话语把“绣球”拋向更多的学生,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这样学生既能自信的回答问题,又养成了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课堂上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有错我纠正。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张扬,发展和提升。常常是下课铃响了,还有许多孩子举着小手喊:“老师,老师。”这样动态的课堂,是一些沉默寡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逐渐变得开朗活泼,使教学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一面,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空前高度,自主性发挥独特表现。看到他们的变化,我很欣慰,自己也自信满满了。我充分感受到课堂中师生生命涌动的强音,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有位朋友多次和我谈起小学教育的话题,他说好的小学老师真的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成长。对于这个观点我深信不疑,我也在努力地让我所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路上快乐起来,阳光起来。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开朗性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民族师范附属小学 7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