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8-06-15王晓屹

成才之路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

王晓屹

摘 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及相应教育管理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应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硬件基础建设、提高配套设施水平,改革管理制度,以竞赛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完善课余训练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4-0007-01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正不断改革,除了常规课堂内容的教学之外,课余训练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并且正逐渐走向规范化。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因此,高校必须给予课余体育训练足够的重视,进而培养更为全面、优秀的人才。然而,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沿用的仍然是旧模式,且学校的行政干预色彩较明显,有较强的形式主义,这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非常不利。另外,体育场地设施陈旧,有时得不到相应的拨款。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给高校课余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阻碍。高校及相关教育者应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寻求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一、更新教学观念

想提升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及相关教育者应更新教学观念,对课余体育训练的意义和作用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认识到其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环节,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应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而且能够让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需要教育者结合当下的发展形势,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以社会和市场为导向,并考虑大学生的自我需求,对课余体育训练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只有对课余体育训练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为课余体育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才能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重视硬件基础建设,提高配套设施水平

对于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来说,必要的器材和场地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有宽敞的场地和功能健全的器材,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各高校正逐渐完善体育设施,着力于提高体育设施水平,纷纷结合自身需求改善体育场地状况、购置相应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但是,一些高校的发展速度和节奏没有掌握好,使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场地质量和器械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打击了很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对此,高校应该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提高配套设施水平,从而为课余体育训练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三、改革管理制度

对于课余体育训练来说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由于经费管理及其他一些因素,这项活动有时会受到来自学校行政层面的干预,使得一些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这对于大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为此,高校需要针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保证课余体育训练能够独立出来,使其免受过多的干预。只有这样,课余体育训练活动才能独立自主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首先,高校应该更新管理理念,应该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体育训练管理者应不断加大自筹经费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经济独立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高校课余训练推向社会,使其能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余训练活动,以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本生命力来不断为自身造血。再次,应针对课余训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规章制度,使高校课余训练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最后,高校课余训练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个体差异合理性”的理念。对待不同的训练群体,要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从而促进课余训练活动不断发展。

四、以竞赛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完善课余训练运行机制

竞赛是高等院校课余训练的“杠杆”及“风向标”。高校应以竞赛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完善课余训练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区域内、区域间和全国性三个层次的学校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在竞赛方法上,对能实现联赛制的项目尽可能实行联赛制。这种新的竞赛体制一旦形成,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层次少、数量少的问题,同时,也能为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和高水平的教练员奠定基础。其次,应缩短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周期,将每四年一届改为每两年一届。

五、结束语

当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活动正不断发展和普及,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及相关教育者应针对问题积极探索推进课余体育训练活动的相应对策,如更新教学观念,改善硬件设施,改革管理制度,完善课余训练运行机制等。只有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才能保證课余体育训练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鹰,马莹心,王松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2]汪华锋.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教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

[3]李悦悦.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
2016体育年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我们的“体育梦”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