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落实机制
2018-06-15崔欣伟
崔欣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大潮中,高校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清晰把握立德树人的特定内涵,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引领,具体到高校,必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立德”与“树人”并举的视角,建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落实机制。
一、党委工作与行政工作协同,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运行体系
我们的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要求学校党委和行政两個系统在办学治校过程中深入反思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党政紧密团结、协同开展立德树人工作。一方面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管理,领导学校德育工作,确保学校政治安全,发挥好党委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另一方面,支持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落实党委决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任务,建立党政协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和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多方面协调互动,党政工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为主的德育骨干队伍各司其责的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师思想理论教育,完善考评机制,加大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在考评中的权重,完善师德师风考察机制,建设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精湛高效的教师队伍;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诉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为出发点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育人工作。
二、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实现德育课程到课程德育的范式转换
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德才并举,就要使传统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发力,相互支撑、互为补充,既要发挥德育课程的应有育德功能,又充分挖掘和促进专业课程及其他博雅课程的德育因素发挥育德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协同育德功能,实现从“德育课程”到“课程德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大德育”“大思政”范式转换,使立德树人渗透在各学科、各课程、各堂课中,渗透在每个管理环节。要把课程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突破口。首先,要创新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要载体,其目标是价值观的形成。在支持思政课改革、团队建设、经费保障基础上,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严格课程标准落实,加强年级、学科、教学环节、育人力量和阵地等多方面统筹,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使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把思想引领工作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次,深化以专业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培养规格和教学改革,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顺应时代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全方位促进各类课程、任课教师立足“育德”和“育才”两个维度,统筹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构建“大德育”课程体系,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立德树人。
三、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的同频共振
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一方面,坚持文化育人。这既是指文化知识教育,即课堂与课程教学,通过教给学生文化知识、道德知识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科学文化素质;又是指广义的文化熏陶,即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大学文化的影响等。高校文化育人就是注重以文化人,着眼思想道德引领和文化品格塑造,构建科学与人文知识体系,形成政治素养、思想素养、品德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科学素养六大通识课程,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努力丰富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内容,促进专业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合,帮助大学生既树立远大理想,又掌握服务国家建设、人类发展的知识与本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实践育人。强化实践教学,设置德育和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品牌实践项目和实践基地。在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同时注重把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未来发展需要对接起来,推动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协同,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和平台。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