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规则的一致性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2018-06-15刘洪生

上海质量 2018年5期
关键词:一致性基础设施计量

◆刘洪生/ 文

我主要从标准解决规则的一致性角度和大家交流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标准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中的定位

大家都知道,标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到毕 发明活字印刷术,都体现出标准对于人类的作用,也在实践中印证了标准是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的内涵。要获得最佳秩序需要两个前提:一要有统一的规则;二要有效地执行这些规则。因此,我们认为,提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整体的效能,标准应突出解决规则的一致性问题。

在技术推广方面,标准通过一致性推动协同。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框架内,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以标准为载体的,以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相互协同而形成合力。具体来说,标准是实现计量工作、量值传递的溯源条件,是认证认可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检验检测工作的基本规范。

在生产控制方面,标准通过一致性来保证质量。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各项基础手段的协同,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服务生产一线。在生产过程中,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标准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以维持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一致。同时还要支撑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相关技术工作的协调一致,在更大范围、更全面的质量提升工作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在社会管理方面,标准通过一致性加强部门间的联动。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这些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动。标准在规范工作程序、统一工作规则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职能部门、公共设施部门、社会服务部门产出效益。

在公共服务方面,标准通过一致性促进均等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标准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顶层规划;通过研制、实施管理服务各大类别的标准,可以保障人民群众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进而促进社会公平。

在国际贸易方面,标准通过一致性来实现便利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在贸易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通过标准的协调一致,不断促进技术相互兼容,为本国公民了解产品信息、满足消费需求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以标准为载体,对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交易程序等进行规范、简化和协调,又可以促进各种要素的跨境流通。

二、对标准支撑作用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支撑作用的有效提升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也需要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高效协同。

一是加强产业共性标准的研制。在政府供给方面,优化政府标准体系的重要目标就是优先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共性标准,加强基础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技术标准的研制;加强重型设备、微型设备、高速设备等高端设备技术标准的研制;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模块化技术标准的研制。实践证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基础共性标准的及时跟进。眼下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也需要基础共性标准的有力支撑。

二是丰富和发展市场标准。

促进市场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同时,建立健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切实组织实施好企业标准排行、企业标准领跑等相关制度,促进企业标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促进标准和科技的协同。应以科技引领技术标准水平的提升,同步部署产品和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及产业化推广。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重要行业新型领域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方法研究,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效果评估和评价机制。

四是推进标准的国际化合作。标准是国际通行的技术语言,应加强与主要贸易国的标准协调和互认,进一步深化同世界各国的标准合作,推动我国优势行业标准走出去,同时也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培养和造就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五是强化技术手段的协同配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的相关技术机构,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沟通交流,高效协调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家质量标准基础设施的能力提升。

三、我院开展的一些实践探索和研究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国家质检总局也部署了以“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为主题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活动。我所在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积极响应,从标准化工作入手,也结合其他技术手段,正在推出能效产品二维码服务,以及企业标准培训服务等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措施。同时,围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在国家质量基础能力评估、服务模式研究等几个方面也一直在开展相关的探索工作。

在国家质量基础能力评估方面,我们参考国外的思路和做法,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建立了综合反映我国质量基础动态性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涵盖了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方面,还有45项基础指标。我们利用2013年到2015年的基础数据,进行能力指数的测算和验证,目前这项评价工作已经由总局正式下发文件,在全国开展测评工作。从验证的结果看,2013年到2015年,在国家层面能力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计量能力这三年提高了3.72个百分点,标准化能力提高了3.01个百分点,这与近年来我国计量综合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加的大趋势是基本吻合的。下一步,我们还要逐步完善这个评估体系和评价办法,从探索区域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带动企业提质增效研究入手,进一步开展标准对产业区域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的研究,力求用一些量化的结果说明问题。

在满意度测评方面,我们也开展了长期的探索。满意度是质量获得感的重要体现,可以从一个侧面综合反映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的效果。从2005年开始,我们对40多个行业、1000多家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在60多个城市开展了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服务质量的监测工作。这些调查和测评结果的发布,对促进行业企业的质量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还不断探索,增加了在线支付、网络购物等一些消费热点作为新的调查行业,满意度调查与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调查同步进行。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质量提升的总要求,不断地完善满意度调查标准,丰富调查的渠道和手段,使调查测评结果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老百姓的质量获得感。

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模式方面,我们围绕如何提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整体的运行和服务企业的效能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实践探索。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体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实体服务型,就是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资源进行物理集中,直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另一种是信息服务型,为企业提供在线业务委托、技术咨询等服务。我院依托国家重点专项,正在开展互联网+NQI集成服务共性研究,主要从研制国家技术流程和业务接口入手,搭建信息平台,整合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相关基础资源,并在重点区域、典型行业进行相关的应用示范。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一致性基础设施计量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