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总体规划实践的综合效益评价

2018-06-14汪露露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总面积徐州市土地利用

汪露露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土地经过人类长期开发、改造利用,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综合了人类正反面活动的成果,由水文、矿藏、岩石、土壤、植被和大气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本”,“地者,万物之本源”,可见,土地资源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最基本、最宝贵且无法代替的自然环境资源,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土地具有面积有限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等特性[2-3],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流动,城镇和工业用地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态和粮食之间的争地矛盾日益尖锐,人类面临的土地利用不合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加突出,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对土地利用进行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

根据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及近年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由于近年来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徐州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显著提升,由此使得徐州市城市人口扩张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生态改善等各方面的用地需求显著增加[4],空间布局已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要求,因此,徐州市土地利用面临以下挑战: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城乡和区域统筹难度大,土地利用效率提升障碍多;局部土地生态压力过大,土地利用模式亟需改进。规划还表明,随着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不断完善,这些都为徐州市加快振兴、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也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战略保护作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020年既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因此,研究土地现状及其利用规划的实践程度,可以为随后几年徐州市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促进城镇化建设、工业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能够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口粮的情况下,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4],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根基。

1 研究区概况

徐州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位于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现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4 ℃。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其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5]。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2.1 数据来源

研究中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2015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徐州统计年鉴》、201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2 技术路线

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现状分析,以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其技术路线主要为:首先通过各种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区概况,包括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情况以及行政辖区范围,然后从土地资源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和综合效益方面分析区域土地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程度,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1)。

3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分析

3.1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

2015年徐州市土地利用变更情况显示,土地总面积1176488.4 hm2,农用地为695879.4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9.14%,其中耕地所占比重最大,高达87.47%,说明徐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粮食产量大;建设用地为270016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95%,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76.7%,与2013年相比,2年间扩大了3371 hm2,表明徐州市建设用地扩张快、城镇化速度快的特点;未利用地为210593.1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9%,然而由于境内滩涂众多,水网密布,有187634.6 hm2,占未利用地的89%,所以可以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表1)。

图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技术路线图

徐州市的土地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51.7%,而到2020年,徐州市规划耕地占比将达53.4%,说明本地区高度重视保护耕地,经济发展对耕地的依赖程度较高,耕地主要集中在丰县、沛县、铜山区、睢宁县、新沂市和邳州市,其中邳州市耕地面积在徐州市各分区县中最大,为116602.7 hm2,占徐州市耕地总面积的19.2%,此外铜山区、睢宁县和邳州市耕地面积均超过10万hm2。徐州市的林地覆盖率仅为2.1%,面积为24955.9 hm2,极其不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城市绿化发展。其他土地面积如下:园地为55996.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草地面积约占0.53%,为6213.8 hm2;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7.6%,面积为206973.5 hm2;水利设施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2%,为14538.2 hm2,交通运输用地为48504.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1%,说明徐州市交通较为发达。另外,泉山区是徐州的经济、教育、医疗中心,位于其西南部,土地面积较其他县区面积小,只占徐州市土地总面积的0.85%,相应的耕地、园地、林地等各地类面积也极少。

3.2 土地利用多样化分析

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多样性分析,可以测算区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是否均衡,及其土地结构的多样性与复杂程度。本文选择了吉布斯·马丁的多样化指数模型[6]来测算徐州市及其各县区土地结构的多样化指标值,其公式[6]为:

式中,GM指多样性指数;Xi为第i种土地类型的面积;n为区域内土地类型数。根据公式可知,GM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GM越大,表示该地区的土地类型多样化程度越高;当GM趋向于0时,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当GM趋向于1时,说明该区域各种土地类型均衡分布。

由图2可知,徐州市2015年的多样化指数为0.667,与2020年的规划值0.682相比,相差0.015,因此还需要徐州市在未来5年的土地开发上继续重视土地利用的多样化,以便如期完成规划目标。另外,从2015年数据来看,徐州市与各县区的多样化指数相差较少,表明徐州市与各分区县的土地类型多样化程度基本相同,差距较小,并大多集中在0.65以上,说明徐州市土地类型多样性与复杂性程度总体较高。但也可以看出,多样化指数最低的是泉山区,为0.526,表明泉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较低,土地利用结构较单一,究其原因在于泉山区是徐州的经济、教育、医疗中心,土地面积较其他县区面积小,只占徐州市土地总面积的0.85%,相应的耕地、园地、林地等各地类面积也极少。

表1 徐州市2015年土地利用情况汇总表 hm2

注:数据来源于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数据。

图2 徐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指数

3.3 土地利用集中化分析

土地集中经营是推进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土地结构的集中化分析,表明了各种土地类型的集中化程度,可以通过洛伦茨空间曲线直观分析法来测定土地利用的集中度。洛伦兹曲线作为总结财富分配和收入信息的简便图形方法,可用来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或者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的财富不平等情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讲,洛伦茨曲线的弯曲弧度有重要意义,它表示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弯曲弧度越明显,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过来,曲线越平滑,收入分配越均衡。洛伦茨空间曲线主要是用来表现实体或地理现象在某区域上的集中程度。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根据2015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折算出徐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然后将数据进行降序排列,再累加百分比,最后以这些累积求和数作为累积频率数,绘出洛伦茨曲线图,通过曲线的弧度变化来考察该区域土地利用的集中化程度[7],曲线越平滑,表示徐州市的土地利用类型越分散,集中化越低;曲线越弯曲,表示徐州市的土地利用类型集中程度越高。

由图3可知,徐州市2015年的土地利用洛伦茨曲线在第一个土地利用类型处低于2020年,其他各点均高于2020年,说明徐州市2020年规划的土地利用集中程度高于2015年,但由于曲线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其集中程度差距极小。另外,徐州市以及徐州市各区县洛伦茨空间曲线的发展趋势也基本相同,集中化程度相差较小,徐州市以及各县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曲线都比较平滑,只在第1和第2个土地利用类型处有较为明显的弯曲,这表明徐州市以及各分县区的土地类型大多集中在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显然,与其他土地类型相比,徐州市的农业发展集中程度较高。

图3 徐州市土地利用洛伦茨空间曲线

4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由于城市功能复杂,形成了各种或分散布局,或集中利用的各种土地类型,从而构成了复杂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就是基于土地的数量结构、空间布局和利用类型的研究,来表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分析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可以使人们对土地类型的空间布局以及自然、人口、经济和社会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反映徐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整个研究区的相对聚集程度,本文引入区位熵概念对徐州市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4.1 区位熵的概念内涵

区位熵又称为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到区位分析中,可以测度某区域在高一层次区域的作用和地位、表现某区域要素的空间布局情况,显示某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在土地利用研究中,区位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即某地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所占区域这一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的比率,再除以该地区土地总面积和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8]为:

其中,Q为区域土地利用的专业化程度;N1为某地区某一土地类型的面积;A1为区域内该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N0为某地区土地总面积;A0为区域土地总面积。一般来说,Q值越大,该地区该土地利用类型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如果某一土地类型的区位熵大于1,则可以成为该区域主要利用类型,发挥主导作用。当Q<1时,表示该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区域分布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Q值越小,比较弱势越明显;当Q=1时,表示该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区为一般地位,不具备利用优势;当Q>1时,表示该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区域分布较广,集聚程度较高,具有区位意义。

4.2 区位熵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上文中所述的区位熵基本原理,计算出徐州市各区县、各地类的区位熵(表2)。鼓楼区和云龙区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上有明显的利用优势,熵值均超过2;贾汪区在林地和草地的利用上有明显优势,尤其是草地的区位熵值为6.85,远远超过其他区县;泉山区在林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上有明显的利用优势,熵值均超过3;丰县除了在园地上有明显的利用优势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没有优势;沛县的土地类型熵值除了在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上超过1,其他均低于1;铜山区在草地的利用上有明显的优势;睢宁县、新沂市和邳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与其他区县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利用优势。

5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土地利用的最高目标,衡量的标准为:是否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取得了最大经济效益;是否能在土地利用中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多的生物产品;是否在土地利用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为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统一的综合评价模型也就不能仅凭初始数据建立起来,不可进行综合效益计算,因此首先必须将评价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因为本文所选择的指标均为正相关指标,指标标准化采用最大值标准化的方法,即将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与其标准值对比,再将各项指标指数放大100倍,使其介于0~100之间,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分值,从而实现无量纲化。公式[9]为:

Xi=ai/Ai×100

式中,Ai为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a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如果因素因子的指标值大于其标准值,指标分值应取100分,综合效益评价总分值的计算方法为:将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再累积求和,计算公式[9]为:

式中,Y表示综合效益评价总分值;n为指标数量;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指标的分值。根据能够收集到的资料,本文选定粮食耕地年单产、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土地产出率3个指标来反映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用城镇和农村家庭成套住房比例、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拥有量4个指标来反映;生态效益用城镇绿化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来反映。各项指标与其权重见表3。

表2 2015年徐州市各县市、各地类区位熵

表3 徐州市土地利用效益

注:数据来源于2015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徐州统计年鉴》和徐州市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评价统计。

通过计算,徐州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值约为91.8,对照表4的土地综合效益评价分级表可知:徐州市的土地综合效益指标值处于优等级,说明徐州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较高,基本达到徐州市202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但从表3可知,影响徐州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土地产出率与农村家庭成套住房比例2个指标值较低,因此,要想提高徐州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就必须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并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土地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此才能提高徐州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以如期达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 结论

根据上文中的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出,徐州市的土地利用基本达到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但是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徐州市能如期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助力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表4 土地综合效益分级表

(1)虽然徐州市土地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总体水平较高,基本达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但不难发现泉山区的土地类型多样性程度与其他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泉山区应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以追求土地利用多样化为目标,保证土地资源在各个利用类型和使用项目上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2)徐州市各分区县的集中化发展趋势大致相同,且与202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差距极小,但也可以看出徐州市除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个类型集中度较高,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比较分散。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在土地面积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根本出路,因此徐州市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应继续加大耕地和城中村及工矿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同时注意提高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集中度。

(3)徐州市各区县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较少,且均不相同,因此,徐州市在规划土地利用时,应注意继续保持各区县的优势类型,使其能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同时提高其他处于劣势的土地类型的专业化程度和积聚程度。

(4)以202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目标时,徐州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水平较高,基本达到目标值,但针对其主要制约因素土地产出率与农村家庭成套住房比例2个指标,徐州市应积极改善以往的粗放经营方式,实行土地的集约利用,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并适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关注农民生活,以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郧文聚,范金梅.我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进展[J].资源与产业,2008,10(2):9-14.

[3] 王海鸿,李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后的“三农”问题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123-126.

[4] 杨志平.徐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8(5):1-4.

[5] 徐州市统计局.徐州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6] 王福海,周启刚,杨霏,等.三峡库区2010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5):221-231.

[7] 王国玉,李艳红,苏志珠.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以山西省寿阳县为例[J].华北国土资源,2013,13(1):126-130.

[8] 雷士芬,张全景,吕晓.日照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报,2015,1(1):91-96.

[9] 柳炳友,马培,齐怒涛.浮梁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271-272.

猜你喜欢

总面积徐州市土地利用
徐州市奋力推动全行业百日攻坚行动
大连有座生蚝小镇
2015—2020年徐州市农业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禅 悟
Synaptic aging disrupts synapti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