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8-06-14张文冯杨刘铨义叶玉霞蔡晓莉赵富强逯涛
张文,冯杨,刘铨义,叶玉霞,蔡晓莉,赵富强,逯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奎屯 833200)
棉花是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必备原材料,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与外贸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我国农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粮食安全问题[1],是国家和新疆发展的战略需求。新疆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与政策优势使得棉花生产快速发展,已成为种植面积、总产量居于首位的重要植棉区[2]。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农资价格不断上涨,植棉成本日益增加,特别是棉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棉花采摘环节的人工成本占比最高,约为总成本的40%~50%,极大地压缩了棉农增收的利润空间,植棉收益明显降低[3]。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采收环节的劳动成本,充分挖掘棉花生产增收的潜能,棉花机械采收应运而生。脱叶催熟技术是棉花机械采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脱叶催熟剂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对采摘、存放、加工质量等程序也会产生严重影响[4]。本试验通过研究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在奎屯植棉区的脱叶催熟效果及其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奎屯棉区棉花机械采收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新疆兵团第七师131团8连棉田进行。试验田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衡,灌水条件良好。
1.2 试验材料
欣噻利: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噻苯隆:50%可湿性粉剂;乙烯利:40%水剂;供试棉花品种为国审棉Z1112[5]。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66+10)cm宽窄行种植,小区面积30 m2,具体试验处理如表1所示。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每个小区选择10株(内外行各连续5株)棉株进行调查,施药当天调查棉花总叶片数、总铃数和吐絮铃数, 施药后第 4、6、8、10、15、20 天再调查总叶片数和吐絮数,至叶片落完止。
表1 脱叶剂试验处理及用量
收获前各处理分别收获30个铃进行室内考种,其中下部(第1~3果枝)10个铃,中部(第4~6果枝)10个铃,上部(第7以上果枝)10个铃,测定衣分、铃重。将各处理的样品轧花后送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度、整齐度。9月25日实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棉花叶片脱落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脱叶剂处理对棉花叶片脱落率影响不同。在喷药后10 d内,处理4的叶片脱落率随喷药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脱落率由8.9%迅速增加至61.2%,显著高于其他脱叶剂处理,其他处理的叶片脱落率在6.7%~25.3%之间波动,且与对照差异不大。在喷药后15 d,所有处理的叶片脱落率均明显提高,其中处理3的增加幅度最大,由药后10 d的25.3%增加至68.7%。至喷药后20 d,除对照处理外,其它脱叶剂处理的叶片脱落率均在60%以上,其中处理4的叶片脱落率最高,其次是处理3,处理1和处理2的脱落率相对较低且差异不大。
表2 不同处理对棉花叶片脱落率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棉铃吐絮率的影响
不同脱叶剂处理对棉铃吐絮率的影响如表3所示。在喷药前,处理2和处理3的棉铃吐絮率相对较高,处理1、处理4和处理5(CK)相对较低。在喷药后的0~10 d,各处理的棉铃吐絮率迅速增加,分别由13.9%~33.1%增加至58.1%~77.6%。至喷药后20 d,除对照外,其它脱叶剂处理的棉铃吐絮率均在80%以上,且不同脱叶剂处理间差异不大。
表3 不同处理对棉铃吐絮率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的棉花收获株数、单株结铃数差异不大,说明各处理的基本条件一致。喷施脱叶剂对棉花铃重、衣分、籽棉产量及霜前花率有不同程度影响。从铃重来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铃重有轻微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从衣分来看,不同脱叶剂处理的棉花衣分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处理3和处理4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低1.2和1.3百分点。从籽棉产量来看,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籽棉产量与对照差异不大,处理4的籽棉产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从霜前花率来看,喷施脱叶剂能有效提高棉花霜前花率,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的霜前花率较对照分别高3.2、3.9、12.7和8.5百分点。
表4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不同脱叶剂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如表5所示。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影响不大,比强度有轻微降低,其中处理3的下降幅度最大,较对照处理降低0.6 cN·tex-1。
表5 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从棉花叶片脱落率来看:在喷药后20 d,处理4的脱叶效果最好,叶片脱落率达到84.3%,其它处理间差异不大。从棉铃吐絮率来看:在喷药后20 d,所有脱叶剂处理的棉铃吐絮率均在84%以上,且不同处理间差异不大,说明所有脱叶剂的催熟效果均较好。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衣分、籽棉产量较对照处理有轻微降低,但能显著提高棉花霜前花率。这说明喷施脱叶催熟剂能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促进棉花脱叶及棉铃开裂,从而使得霜前花比例有所提高[6]。从棉花品质来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影响不大,比强度有轻微降低。因此,综合考虑来看,处理4的脱叶吐絮效果较好,适宜在奎屯地区推广。
[1]刘晏良.大力发展新疆棉花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构想[J].宏观经济研究,2006(5):15-17.
[2]黄乐珊,李红,孙泽昭.棉花产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中的地位[J].新疆农业科学,2006,43(S1):38-41.
[3]白岩,杜珉,赵新民.棉田机械采收技术助力棉花生产增收[J].中国棉花,2015,42(9):9-11.
[4]曹阳,严玉萍,冯振秀,等.棉花机械采收脱叶剂应用试验及提高脱叶效果途径分析[J].作物杂志,2012(4):144-147.
[5]曾庆涛,蔡晓莉,马丽娟,等.早熟陆地棉品种Z1112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17,44(10):20-21.
[6]樊庆鲁,陈云,陈冠文,等.不同配方棉花脱叶与催熟应用技术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2):2390-2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