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PDK的高速数据包捕获方法①

2018-06-14任昊哲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卡内核数据包

任昊哲,年 梅

(新疆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

引言

传统软件数据包捕获通常采用基于操作系统内核的旁路机制,仅在系统内核协议栈处理数据包时捕获数据包,整个数据包捕获都或多或少的依赖操作系统内核协议栈,而操作系统内核收发包需要首先由网卡触发中断,CPU将数据包从网卡缓存拷贝到内核内存空间,经过内核协议栈处理后,再将数据包拷贝到用户态内存空间.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CPU资源用于处理中断、多次内存拷贝以及系统调用[2];此外系统普通内存页只有4 KB,内存访问速度慢,协议栈处理也将造成大量的性能消耗[3].以上原因导致软件数据包俘获中消耗了大量资源,使得网络高负载时系统资源被耗尽造成了数据包捕获时大量丢包.

为了提高软件数据包捕获的效率解决软件数据俘获系统中的丢包问题,研究人员针对性的进行了优化并设计出了不少高速数据包俘获框架,McCanne与Jacobson提出了一种基于Unix内核的伯克利封包过滤器BPF的数据包过滤机制,BPF可按照规则过滤无用数据包以提升数据包捕获性能[4].tcpdump、Libpcap都使用到了这种机制,但这种机制没有改进捕获流程中系统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系统资源大量被中断处理消耗的问题,Linux在2.5内核之后开始使用NAPI(NEW API)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包,其主要进行了以下改进[5]:

(1)第一个报文到达时触发网络适配器硬件中断,将该适配器放入轮询表并关闭中断请求.

(2)系统激活一个软中断,在处理函数中对轮询表上的设备进行轮询,处理数据包.

(3)直到本次处理时间片用完或者报文接收处理完毕,重新开启该网络适配器中断请求.NAPI可以明显减少硬中断,提高高速流量负载网络下的报文捕获性能.Luca Deri开发了数据包捕获函数库pf_ring.它将网卡接收的数据包储存在内核层的一个环状缓存中,网卡通过驱动程序支持的NAPI像缓存中写入数据.应用程序通过MMAP直接读取缓存数据,消除了数据包从内核态到用户态的内存拷贝,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包捕获的效率.

但是,以上方法主要是针对软件数据俘获中某一个方面的缺陷进行了改进,随着校园网出口带宽的不断增长,对出口数据俘获的速度增长要求越来越强烈,以上措施依然无法完全解决丢包的问题,还需要针对软件解包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最大限度体提升数据俘获的性能,满足高速网络出口数据的获取需要.

1 Intel DPDK的基本原理

为了更全面地解决软件方式的数据包转发和捕获效率低下的问题,6WIND,Intel等多家公司,针对Intel的CPU和网卡开发了数据包转发处理套件DPDK.DPDK是一套强大、高度优化的用于数据包处理的函数库和驱动集合,可以帮助用户将控制面和数据面平台进行整合,从而能有效地执行数据包处理[6],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性能和吞吐量并提高效率.和传统的网络数据包俘获方式相比DPDK主要进行了以下改进:

近十年来,一是由于老龄化社会发展迅速,老年人并发症、夹杂症多,往往需要往返多个专科就诊;二是由于疾病谱的改变,恶性肿瘤、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单一的科室或专业无法准确地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这是MDT产生并发展的中国社会背景。

(1) DPDK使用轮询模式驱动(Poll Mode Drivers,PMD)代替了传统模式通过中断的网卡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工作方式,将收到的数据包通过直接内存存取模式(Direct Memory Access,DMA)传输到内存中并直接交由应用程序处理从而实现了零拷贝,极大地提升了收发包的性能.

(2)运行在用户空间的I/O技术(UIO):使用UIO机制使网卡驱动程序运行在用户态,将原本在内核态的处理的工作直接交由用户态应用程序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系统调度,提高了执行效率.

(3)大内存页面技术:DPDK通过绑定2 MB或者是1 GB的huge内存页来代替传统的4 KB普通页,提高内存使用效率让程序尽量独占内存防止内存换出,扩大页表提高hash命中率,提升数据俘获中页面查找的速率.

(4) CPU亲和性:利用CPU亲和性主要是将控制面线程以及各个数据面线程绑定到不同的CPU内核,省却了反复调度的性能消耗,同时支持NUMA架构尽量访问本端内存.

(5) DPDK使用了rte_mbuf结构来存储数据包,将数据结构体部分和数据部分合在一起,因此只需要分配一次内存即可,进一步节省了分配内存开销,提高了数据接收和存储的速度.

综上所述,DPDK针对传统软件俘获数据包存在的问题,全面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从而能够通过DPDK开发高效的数据包捕获软件系统,解决传统网络数据包俘获中丢包问题,实现准确高速网络信息的获取.

2 基于DPDK数据包俘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PDK提供了x86平台下的报文数据包处理库和驱动集合,包括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等模块,为开发高速数据包俘获系统提供了必须的接口,其包含的模块集合如图1所示主要的数据包接收模块.

图1 DPDK模块集合

利用DPDK提供的模块实现网络数据捕获首先需要进行CPU和网卡的绑定,接着申请大内存页,然后使用接收数据包读取网卡上接收的数据,最后将数据进行保存.具体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环境抽象层(Environment Abstraction Layer,EAL):使用 rte_eal_init(argc,argv)模块,获取系统可用CPU的数量、建立日志文件、查询可用PCI网卡设备、挂载巨页内存并申请可用内存、创建lcore主线程绑定CPU并最终完成EAL的初始化;

(2)创建网络数据包的缓存池队列以及存储结构:使用init_mbuf相关API初始化pools以及mbuf;

(3) 初始化抓包端口进行并配置:使用init_port(ports->id[i])查看和配置对应端口的状态;

(4)读取接收到的数据包:使用rte_eth_rx_burst接收数据;

(5)使用自定义函数保存PCAP文件:调用自定义函数赋值PCAP结构体构造PCAP文件,完成后调用写盘接口将文件写入磁盘,完成数据包捕获.

至此,该系统将所有发送到该网卡的网络数据包抓取并保存在一个标准PCAP文件中,实现了数据包的捕获和保存工作.

3 实验分析

为了测试系统性能,本文分别对使用DPDK和LIBPCAP搭建的网络数据俘获系统进行了平行实验测试.首先选择了两台联想PC机,均配备了万兆网卡,一台作为数据包发送机,一台为数据包抓取机,在实验中分别发送64 B、512 B和1500 B的数据包进行测试.实现对不同捕包平台和不同大小的数据包、丢包率进行比较.其中收包率是指实验中实际收到的数据包所占发出的数据包的比例.测试的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2 数据包捕获流程图

图3 千兆带宽下的数据包捕获率

图4 万兆带宽下的数据包捕获率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基于Libpcap的数据包捕获系统在千兆网络下已经有了大量的丢包,而基于DPDK的数据包捕获系统则能在千兆网络下达到线性速度,在万兆网络下除了64 B数据包捕获率为75.6%,512 B和1500 B的数据包捕获率都接近90%,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Libpcap工具存在大量的系统调用和进程上下文切换开销,大部分系统资源都浪费在两次内存拷贝和系统调用中.经过测试基于DPDK的数据包捕获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包捕获的性能,并且能够按照应用的要求进行网络应用数据采集的扩展和配置.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速大容量网络出口数据俘获的需要,并在对DPDK的相关技术特点以及软件数据包捕获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DPDK的软件数据包俘获系统,通过与传统数据包俘获软件进行实验对比证明,该系统在数据包捕获率方面有较大的性能提升,系统虽然最终受磁盘写入性能以及实验机的CPU核心数的限制并没有达到万兆线性速度,但也为后续优化并达到万兆网络线性速度数据包捕捉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高速数据过滤提供了技术参考.

1 徐慧,姜恒,杨林.PF_RING高效数据包捕获技术研究与设计.计算机科学,2012,39(10S):88-89,114.

2 王佰玲,方滨兴,云晓春.零拷贝报文捕获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学报,2005,28(1):46-52.

3 王佰玲,方滨兴,云晓春.传统报文捕获平台性能影响因素分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2):151-152.[doi:10.3321/j.issn:1002-8331.2003.22.049]

4 杨铭.伯克利数据包过滤器的探索与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92.

5 张楠.基于IP网络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6 赵宁,谢淑翠.基于dpdk的高效数据包捕获技术分析与应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11):2209-2215.[doi:10.3969/j.issn.1007-130X.2016.11.008]

猜你喜欢

网卡内核数据包
多内核操作系统综述①
二维隐蔽时间信道构建的研究*
强化『高新』内核 打造农业『硅谷』
活化非遗文化 承启设计内核
联网全靠它 认识笔记本的无线网卡
民用飞机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任务优化结合方法研究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Server 2016网卡组合模式
C#串口高效可靠的接收方案设计
挑战Killer网卡Realtek网游专用Dragon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