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探索

2018-06-13陈冬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新课标课堂教学

陈冬梅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但就目前的学科教学效果来看,不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不尽如人意。所以本文中,我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新课标下中学信息技术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各阶段各学科在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化的调整。所以在新时期,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教育的时代潮流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做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从而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知识传输模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性的科目,虽然和语数外等学科相比,在应对考试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这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从而为未来进入社会熟练地运用互联网系统满足自身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甚至是存在许多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知识教学的恶性循环。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实现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呢?本文中,我就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其他教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点启发。

一、转变教与学态度

哲学上说“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在我看来要想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态度。

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起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涉及考试的学科,所以在我国既有的考试选拔人才制度下,相对于语数外等考试型学科来说,本身在受重视程度上就会呈现弱势。久而久之,即使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本身也会逐渐降低信息技术在众多学科中的地位,进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降低對于自身的教学要求,长久下来,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就名存实亡,课堂教学也更是流于形式。因此在新时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从自身出发,摆正教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做好备课工作,并且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将课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趣味化,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做好铺垫。

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转变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重新重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尤其是对于中学阶段来说,本身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就多,课业压力重,而信息技术又是一门较为专业化的学科,知识学习难度较高,且学好学不好不会对考试有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会直接选择放弃,避免浪费学习时间。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例如确保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从而让学生能够听懂、学会,进而逐步培养起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毋庸置疑,对于任何学科来说课堂都是知识传输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多,每一学科分配到的教学时间相对于教学内容来说都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学模式上下工夫,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掌握,从而为课下巩固和进一步的复习腾出时间。

首先,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分组探究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涉及考试,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方面能够给予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不用非得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亦步亦趋;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在离开教师指导之后,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媒介实现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虽然中学阶段涉及的都是如Word、Excel等基础软件程序的操作,但对于只对打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不仅缺乏学习兴趣,还缺乏对应的学习基础。所以也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并且在教师提问的督促下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各种软件、程序的操作技巧,从而为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便利。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容易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分开,先讲理论,再上机实践,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因为连续性的知识学习而导致部分知识点的遗忘,进而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受挫,最终失去实践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带领学生边做边讲,每人一台计算机,在实践操作中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

其次,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兴趣,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编写小程序。例如针对数学计算,指导编写实用性的小程序,这样可以将抽象化的计算机知识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相结合,在实践中、游戏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率。

总之,以上就是我关于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和看法,希望对其他教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

猜你喜欢

中学信息技术新课标课堂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娱教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
谈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