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13尹书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动画化学

尹书红

摘 要: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科技的发展下也在逐渐完善,中学教师应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各项功能,结合课件,实现科学化和合理化运用,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确实的提升化学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初中化学

多媒体教学软件被引入中小学课堂后,教学信息得以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出来,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直观性差的缺憾,使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优化,由此多媒体成为了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快速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学化学是中学阶段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的有效课程,往往会对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产生积极作用。

一、展示方式更为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印象

初中化学起始阶段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形形色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但又涉及从未接触到的微观世界。所以化学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从零散的、不系统的程度逐渐提高到有规律可循的认识,从常识性的认识升华到科学性的认识。在这一认识转变过程中,学生需要改变头脑中对世界的原有认识。尤其是对很多化学中的常识,学生从未亲自看见过,同时用语言描述又难以形象、全面地解释,不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中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微观世界模拟并表现出来,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新奇世界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加深学生对化学世界的科学认识,建立系统的、高度贴近实际的化学概念网络。如在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中有关分子结构的问题,分子、原子等都是很微观、很抽象的概念,无法给学生展示实物,同时单纯的语言讲解不易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如果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氧化汞分解过程,通过对分解过程的观摩,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又如,还可用多媒体技术来放大石墨及金刚石的物质结构,通过生动形象的对比,让学生牢固掌握分子排列不同就能够组成不同的物质这一命题。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功能,在讲述核外电子排布、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离子化合物以及共价化合物时,都能让枯燥难懂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亲自动手做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刚刚接触这一新学科的初中生难以想象不规范操作实验所引发的后果,导致对实验的不重视。而多媒体的模拟展示功能则能弥补这一不足。例如,在讲解浓硫酸稀释这一实验操作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仍旧对实验操作掉以轻心,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在该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后果,这一生动形象的展示会让学生触目惊心,加深印象,从而也能培养起规范操作实验的意识。

二、扩充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通常来讲,教师在化学课堂上演示化学实验时往往会造成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冲突。而如果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教师节省板书时间,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帮助教师演示实验过程,既形象生动,又节省时间,这样无形之中就扩充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进行化學总复习时,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化学实验再做一遍以唤醒学生的记忆,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实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来说,凭借自身的大容量、省时、省力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也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化学与环境保护”这一课中,涉及沙尘暴、温室效应以及臭氧空洞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多媒体技术则能够通过生动形象展示这些环境问题的起因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这一做法通过集中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大大扩充了课堂容量。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练习题等练习或复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扩充了课堂教学容量。

三、优化化学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实验,新概念的形成、重点的讲授、难点的突破均构建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有些化学试验,由于条件或时间所限,或由于物质本身性质的原因。一节课内难以实现或所得现象稍纵即逝。我借助多媒体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讲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我先启发学生考虑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出铁器在潮湿处易生锈,而放在干燥处不易生锈,涂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不生锈,“裸”铁在空气中易生锈等。再把上课前十天做的准备实验拿出来让学生观察,通过对比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我最后引导学生观看铁生锈的模拟动画。彩色动画不仅模拟铁生锈的过程及条件,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形象到感知,使学生真正作出了理性的推断。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气体易燃、易爆,有的实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教师只能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能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在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并将错误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如在教学点燃氢气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时。我先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发生爆炸的情景,真实而形象的说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这比我们“纸上谈兵”反复强调要印象深刻的多。下列错误操作都可用动画来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水倒吸试管炸裂等。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领悟,印象深刻。从而形成正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实验操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立明.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108-109.

[2]胡业宏.化学课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计算机[J].化学教育,2000(Z1):7-8.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动画化学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我是动画迷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