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教材的改革对数学的影响

2018-06-13袁卷卷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材思维数学

袁卷卷

教材给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弹性化的内容设计为不同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开放性的学习平台。

教材是教学资源呈现的重要载体,是师生进行课堂活动的重要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纵观教材,我个人认为有如下特点:

一、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性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数学的抽象性、简洁性、规律性采取的是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形式。数学来源于现实,因而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的而又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数学学习内容是不是现实的、是不是有意义的,能否吸引学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当其冲的原则。如果光是强调纯粹的讲、算、背,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实验教材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联系,所选取的素材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经历的。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出数学问題,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并注重这个过程。这样做,学生会逐步体会到“形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更利于学生主动的探索。促进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方面,新课标的理念与传统的数学课程之间确有较大不同。

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空间,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发展性

教材在宏观上凸显了教学重点、难点,但形式上并不拘泥于教学过程的“一般化”、“形式化”。这样,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探索知识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例如:《圆柱的体积》一课,教材并没有将教学重点圈定在直接出示公式上,而是先从方法上进行渗透,力图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用到了什么数学方法?从而,为学生独立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通过教师对实验过程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研究方法。这样,远比单纯追求知识目标,置学生思维发展不顾的呈现,更富有教学意义。新课标倡导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材对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给予了开放式的空间。更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为学生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呈现方式的灵活多样,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由于学生的思维仍以具体的,形象的思维为主,所以,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的,形象直观的素材,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将具体的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能力的增强。结合教学实际,我担任的是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发现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搜集、整理数学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信息量较大的素材,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思维的学生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力所能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呈现方式的灵活多样包括:对于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供引导,信息的呈现采取不同方式。如:教学圆柱体积时,例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圆柱形的杯子能否装下这包牛奶?”,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整合,学生也可以更好的理解问题。

四、内容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开放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发展性的特点,即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较之于传统教材,实验教材经常会出现类似于“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知识背景也有所不同,这就势必造成不同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到既不偏离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发挥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呢?教材为我们教师处理这个问题提供了富有弹性的教学素材。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认真研读课标的要求,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过去,在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未被充分重视。而今不同了,虽然教材编排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我们在听课中看到,教师更能结合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题材,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但由于受教育的体制、教材的限制,学生基本还是按老师设定路线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聆听、练习,教师也比较习惯于统一指导。而今,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动性也就突显出来了,并且呈现个性化的特征,学生亲生经历学习过程的机会多了,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加复杂和细微了,教师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使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得以尽情的发挥。

3.关注教学方法的变革。

以往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教材的限制,基本采用导入—新授—尝试练习—巩固作业—小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五环节教学法,历来把学生封闭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而在新教材中,有一个特点,它没有例题,上课不再是教师拿例题引导教学,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经历更多的主动思考的空间,创设情景—活动尝试—师生探究—巩固反思—作业质疑,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师课堂实践。

作为对课改充满向往的青年教师,我们常感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够,对教材的把握还有待提高。通过教材培训的教研活动,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自己的感悟,实验教材的编排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振翅高飞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蓝天沃土。

猜你喜欢

教材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