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
2018-06-13罗婷婷
罗婷婷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阅读能力的培养对语文学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是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求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比较基础的部分,这是不可置疑的。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阅读的培养。但多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有效性不高。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寻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习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太成熟,所以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教他们。教师可以去了解他们的特点和爱好,在教学中,就可以把他们喜欢的东西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是很有效果的。现在的小学生多数都不喜欢阅读,他们放学后的时间大多是上网或者看电视,很少有学生可以认真地阅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去观察学生们喜欢什么,以此为依据寻找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小比赛,拿讲故事大赛的例子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周的课余时间去阅读几个故事,学生阅读完之后,就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在讲故事大赛上给同学们分享这个故事。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和同学一起给参加比赛的选手打分,最后评选出各种奖项,获得奖项的同学分别会得到一些小礼品。没有获得奖的同学也可以得到一些小礼物作为奖励。这种小比赛,可以让学生更喜欢阅读。再比如,教师可以买一个很厚的小本子,把它作为班级的日记本,学生按学号顺序依次负责管理这本班级日记,每个同学就可以选择自己最近阅读的一个故事、一篇文章或是一首诗词等等,轮到自己写日记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写在班级日记本上,最好加上自己的感悟。日记本写好之后,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这样做,也可以达到一个很不错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也是一个有效地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去阅读,他们是被动的,甚至有些学生是不情愿的。如果学生长期都是被动地去阅读,久而久之就会对阅读产生一种厌恶心理,这样是没有效果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自愿去阅读、开心地阅读,所以,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在平时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起来给教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所思考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悟等等。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与语文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课外读物。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好的名著,不用全部读完,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就可以了。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学生在阅读之后有看了视频,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去读。也可以让学生家长订一些关于小学生的知名的课外读物,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能提高他们阅读的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切忌去记忆单个的字、词、句的意思,要结合整篇文章的内容去搞清楚这些字、词等。当我们结合整篇文章去理解它们的时候,就可以更轻松的了解和记忆了。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多问自己几个关于书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觉得有困惑的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后再去思考,最终找出答案。通过这种多思考的方式,小学生可以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之中去,去体会作者在书中描绘的事和人。当学生对一篇文章投入了许多精力之后,他就会觉得自己进入了作者创造的那个意境里,与书中的人物有了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最后一点,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拿上一只笔,边阅读可以边做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醒,时刻提醒学生将一些好词好句抄在自己的阅读笔记本上,这些好詞好句对学生今后的阅读乃至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把自己读过的一些比较精彩的文章记下来,并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这个读书感悟不限字数,哪怕只有一两句,但只要是学生当时读书时的所思所想就可以了。当然,要把一件事变成一个习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把习惯变成自然。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便大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审美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教师想让小学生学会审美,需要先给他们呈现一个比较美的情境,再引导学生去感受美,从而激发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虽然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的事物,但人们并不是都能感受到,只有当那个美的事物吸引了我们注意力的时候,我们就会对它产生情感,进而发现它是美的,阅读也一样的。例如,教师在上《西湖》这篇课文之前,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给学生放一段西湖美景的视频,再跟学生一起看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西湖美景照片。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以适当地讲解,让学生有一种仿佛置身于西湖美景中的感觉。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再正式开始文本的学习,和同学们一起对文章进行更深一步的阅读和学习。这样,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这种边阅读、边欣赏风景、边学习的模式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发现美、欣赏美的人。这样,学生在语文阅读时就能更好地欣赏文章,理解文章。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合理使用以上几种教学方法。但也不能模式化地使用这些方法,要注意灵活运用。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