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阅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8-06-13宋慧卿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用词词句词语

宋慧卿

摘 要:阅读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到重视,语文课自然成为基础课程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教学的重点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如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及心理素质等都会能到提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小学阶段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爱阅读习惯,对今后学生的发展非常关键。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并参考有效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进行分析阐述。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比较阅读,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形式,触摸文字内涵,最终打通阅读和写作间的通道富有特殊意义[1]。

关键字: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方法运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2]。运用于学习中,逐渐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又何曾不是今天与昨天的比较的,在比较中,我们增长了知识,通过每天的阅读,我们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提高了阅读水平,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运用多种方法,使阅读变得丰富有趣。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也非常广泛。本文将详细讲解几种课堂常用的比较阅读方法,望对后期教育工作者有帮助。

一、词语替换法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经意间用其它词句替换原来的词句,此刻,不要否定自己的错误,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揣摩词句的意义。每位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都是非常用心的,每个词句出现在文章里,那就是它最能表达作者当时的一种心境。在反复阅读中,你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线路。运用于小学阅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健全,教师可以通过此法,反复替换词语,让学生反复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感受、想法,并提出不同用语之间的差别。这样反复下去,学生不仅能掌握原有用词的意义,更能了解不同词语的不同用法,在阅读的同时,掌握了基本语法用词原则。

例如: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比较“一根”与“一把”的用词效果。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想要留住内心仅剩的一丝温暖的心情,也是表现她内心绝望的绝佳描述。学生通过反复对比阅读,发现小女孩内心世界的最好表述,作者已经呈现给我们了。

二、增减词语法

同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时难免会不经意间漏读一些词语,或词句。此时,也不要责怪自己的粗心大意,因为,或许自己的一时大意,能让你发现两一种意境,是超出作者之外的意境。我们会发现,一句话,或一段话,我们删减一些后,即不影响句子的结构性,而且还会出现另一种意思。所以,阅读过程中,增减词语比较法,让读者领会到不同的表达含义,更明白作者用词表达的深刻含义。增减词语法比较阅读,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3]。

例如:在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两句话的差别,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似乎”的含义,似乎是个假想的意思,可是如果去掉,就变成真的了。

三、语气替变法

在阅读中,好的朗读是带有丰富情感的,运用不同感情去阅读,其表达的效果会不一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例如:在课文《珍珠鸟》中,有这样一段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词语“神气十足”本身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

四、情景交融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情景,揣摩作者意境非常重要。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结合作者写作情景,更能走入作者内心世界,体会文章的主旨。

例如诗句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嘀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风雨潇潇的夜晚,鸟鸣不停,还能指导花落了多少,这一静、一动的对比,让我们领咯春夜雨的凄凉,及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五、断句比较法

阅读中,体现阅读功底的又一方法就是断句。不同断句,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位置,能够起到不同的表达效果,所表达的情感及书面理解都会因为标点符号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时特训》上有这样一句话:“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在“河”的前面有破折号后面又有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学生思考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在表达他见到河之后的满心喜悦——草原的心脏就是河。

六、结束语

在反复阅读过程中,通过不断比较法,我们可以在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起伏,看到他们不平凡的经历。也可以通过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中,发现不同作者的匠心独运。更能在同一主题不同表达效果中,体验作者的创作特点。在对比阅读中,运用比较阅读中各种阅读方法,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体会文章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世界。并在理解文意的同时,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提升了阅读能力,对语法知识上的运用,更是拥有独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从书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2]何文勝.从能力训练角度论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M].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1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猜你喜欢

用词词句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苍凉又喧嚣:《我与地坛》中的用词
写话妙计之用词准确
汪曾祺小说的用词特点赏析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