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抽油泵泵效措施浅析

2018-06-13王晓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泵效抽油泵技术措施

摘 要:抽油泵泵效的高低是反映抽油设备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同样的理论排量下,泵效高,获得的产量就大。为了获得较高的泵效,应分析泵效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满足油田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抽油泵;泵效;技术措施

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一般要比泵的理论排量要低,油井日产液量与泵的理论排量的比值成为泵效。泵效高,油井产量高,增加了经济效益;泵效低,不仅降低油井产量也会对抽油杆产生不利影响[1]。本文对泵效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泵效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1 影响泵效的因素分析

1.1地质因素

(1)油井出砂:砂子磨损阀球、阀座、活塞及衬套等部件,导致泵效低。固定阀和游动阀砂卡或砂埋也影响泵效。

(2)气体的影响:油层能量低、供液不足或气油比高的井当泵吸入口处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脱出的自由气和液体一起进泵,气体挤占了泵内空间,减少了进泵的液体,降低了泵效。

(3)油井结蜡:由于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降低,在泵的入口处及泵内极易结蜡,使油流进泵阻力增大,影响泵效。

(4)原油粘度高:由于油稠,油流进泵阻力大,固定阀和游动阀不易打开和关闭,抽油杆下行阻力大,影响泵的冲程,降低泵的充满系数,使泵效降低。

(5)原油中含腐蚀性物质,如硫化物、酸性水,腐蚀泵的部件,引起漏失降低泵效。

1.2设备因素

活塞的有效冲程:由于制成抽油杆和油管的材料具有弹性,而在抽油机井工作时,抽油机承受不对称的脉动载荷,上冲程悬点承受的载荷大,下冲程悬点承受的载荷小,有一部分载荷在上下冲程中,在杆柱和管柱间来回转移,从而引起杆柱和管柱伸长和缩短。

(1)静载荷作用下的冲程损失及活塞有效冲程

经过油田现场实际分析泵径越大,活塞截面积越大,冲程损失越大。

(2)考慮惯性载荷后的活塞有效冲程

惯性载荷可以增加活塞的有效冲程,看起来似乎可以增加泵效,但是惯性载荷大,使抽油杆柱的交变载荷增大,增加了抽油杆柱疲劳破坏的几率。

(3)泵的制造质量,安装质量的影响,例如球与球阀关闭不严,活塞与衬套间隙配合选择不适当等都会引起漏失影响泵效。

1.3工作方式的影响

抽汲参数选择不合理也会降低泵效。例如参数太大,理论排量远远大于地层的供液能力,造成供液不足,液体充不满泵筒影响泵效。泵挂太深,使冲程损失过大降低泵效。

2 提高泵效的措施

2.1地层方面的措施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加强注水,保持油层能量高,井中液面高,是保证油井高产量、高泵效生产的根本措施。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减轻砂粒对泵的磨损,减轻漏失的影响。另外如果砂子在井中沉积,掩埋油层,会增大油流入井阻力降低液面,也会降低泵效。

2.2井筒方面措施

(1)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

当抽油机已选定,并且设备能力足够大时,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应以获得最高泵效为出发点来调整参数。

根据泵的工作原理和影响泵效的因素,可知选择抽汲参数组合的一般原则是:

(1)对于粘度不太大的常规抽油机井应选用大冲程、小冲数和较小泵径,这样既可减小气体影响,又可减小悬点的交变载荷。

(2)对于原油比较稠的井,一般选用大冲程、大泵经、小冲数,可以减小原油经过阀座孔的阻力和原油与杆柱与管柱之间的阻力。

(3)对于连喷带抽的井,则采用大冲程、大冲数、大泵经,快速抽汲可增大对井的诱喷能力。

(2)确定合理的下泵深度和合理的沉没度

从冲程损失的计算知,下泵深度越小,冲程损失越小,泵效越高;而根据充满系数的计算及气体的影响原理知,沉没度越大即下泵深度越大,泵吸入口处的沉没压力越高,气体影响越小。

(3)使用油管锚减小冲程损失

用油管锚或封隔器将油管下端固定,则可消除油管的弹性伸缩,减小冲程损失。深井中将油管下端锚定还可消除由于内压引起的油管螺旋弯曲,减小冲程损失。

(4)采用井下油气分离和井口放套管气装置减轻气体影响

要减轻气体影响,增大泵的充满系数,可采用增大泵的沉没度的方法,但增大沉没度必会增大下泵深度而增大冲程损失,所以对于高含气的抽油机井应选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在泵的吸入口处安装井下油气分离装置,把自由气在进泵前分离出来,通过环形空间上升,只让液体进泵。套管中的气体利用井口放气流程,定时将其导入地面输油管线。

2.3设备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措施

(1)改善泵的结构提高泵效

针对油井出砂、结蜡、油稠的特殊情况,采用特殊泵,如防砂卡抽油泵,环阀式防气抽油泵,液压反馈抽稠泵。

(2)改善泵的材料提高泵效

采用耐磨材料加工成的泵可减轻砂磨引起的漏失,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加工的泵防止泵受腐蚀引起的漏失和破坏。

(3)加强检泵作业质量防止漏失

检泵中下油管时按要求上紧丝扣,防止油管漏影响泵效。防止泵和泄油器等的连接部位漏失等。

3结束语

通过分析影响泵效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针对措施,提高抽油泵的泵效,保障油田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谭丽杰,关于提高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2):131-132

作者简介:

王晓丛(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相关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泵效抽油泵技术措施
探究抽油泵基本原理及管理对策
抽油泵检修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浅谈油田抽油泵泵效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三种防气抽油泵适应性模拟评价
应用曲线拟合法优化油井合理沉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