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2018-06-13董华南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研究

董华南

摘 要: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湿地现状提出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初步框架,进而为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终完善形成、为全省湿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的意见。

关键词: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湿地监测体系;湿地保护与国家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重要的湿地资源得到恢复,生态功能明显提高;有效地发挥综合效益;初步形成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好管理秩序。为实现上述目标,开展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概论

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又是十分宝贵和重要的自然资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结合湿地现状提出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利用的行动指南。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资源是十分宝贵和重要的国地资源和自然资源。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位不超过6m的滨岸海域,湿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是现今各种环境资源系统中受威胁最大的一类。20世纪以来,湿地面积丧失和质量下降的速度发展更快。由于湿地被转化为工业、农业、居住用地、造成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人们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依赖于湿地对环境的同化能力和对生命系统的维持能力上。湿地资源和环境是多功能和多价值的,所以,必须根据不同湿地价值的大小,采取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对策,实现对湿地资本的储存、湿地价值的替换和持续管理。

二、理论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它不仅提供大量的水资源,更重要的是其蕴藏着丰富的、种类万千的水生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微生物和植物资源;另外湿地的生态作用更是其重要性的一个明显的方面。总之,体现其价值的最终目标是在最佳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社会效益。为此,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探讨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是以后湿地研究的热点。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系指湿地环境内生态系统、管理系统、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湿地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当代的协调性不危害和削弱世代协调性的发展。湿地作为资源储备库,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仅要满足湿地环境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它不仅要保证当代人而且要保证后代人持续地从中获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协调好湿地内部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有效地维持并不断发展自然资本存量,才能使湿地资源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黑龙江省于我国东北边陲,地处北纬43°25′—53°33′,东经121°11′—135°05′,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即有河流、湖泊、水庫、沼泽、又有山间谷地和平原洼地,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全省湿地面积4340190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9.18%。其中河流湿地460684 hm2;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3320274hm2;库塘132017hm2。根据现有资料统计,黑龙江省湿地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分布情况为:三江平原湿地面积1558018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35.9%;松嫩平原湿地面积776058 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17.9%;大兴安岭湿地面积850993 hm2 ,占全省湿地面积的19.6%;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湿地面积1155121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6.6%。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工作现状为:湿地保护工作开展较晚,但保护力度大且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及林业厅相继发布了多个关于湿地保护的文件,加大了湿地管理的力度,彻底遏制了湿地的开发和破坏行为,使全省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积极开展湿地调查及科学研究,查清了我省湿地资源的分布及保护现状;目前,我省已经陆续建立了58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占我省自然保护区总数量的48.3%,湿地保护区总面积为196532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3.07%。保护区在维持我省湿地生态系统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我省是湿地大省,天然湿地面积占全国天然湿地面积的12%。随着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人们对湿地工作的认识的提高,越来越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湿地恢复工作也在逐步进行,在我省几条大河流沿岸均开展区域内流域治理工作,加强沿岸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使流域内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就黑龙江省目前湿地现状,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主要有7个:①湿地资源状况②生物多样性③湿地健康与活力④湿地的生产功能⑤湿地的保护功能⑥社会和经济效益及需求⑦法律、政策和机构框架。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今后发展战略,实行湿地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将是最佳的发展选择模式。

三、途径:

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全社会重视程度,加大保护工作力度。建立生态环境宣教培训中心,进行实物展示、技术培训、宣教大厅、电视节目制作等措施。加大湿地保护工作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视湿地、保护湿地的氛围。开展湿地调查研究,查清湿地资源现状,开展科学研究,科研监测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测算和分析,提出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报告,找出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如湿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工程建设、退耕还湿及重点湿地保护区域的移民工程、湿地资源科研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等。

四、目标

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强管护,保护现有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再遭受侵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持久保护和永续利用。管理可持续发展,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强化行政管理,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湿地地区的自养能力,实现管理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科研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引导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实现群众参与式的湿地保护。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