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分析

2018-06-13李延波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一通三防煤矿安全瓦斯

李延波

摘 要:煤矿安全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从煤矿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致灾因素。主要从巷道事故、火灾事故、瓦斯事故、突水事故、机电设备故障等方面进行分析,例举了一些企业的应对措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煤矿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使煤炭企业的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不断完善。文章可以为煤炭生产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安全;一通三防;瓦斯

引言

煤炭是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保障,煤炭生产却是我国社会生产中的高危行业。建国以来,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变化,历年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几经起伏,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03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大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历年煤矿死亡人数呈增加的趋势并最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煤矿灾害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財产损失。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整体上来讲,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不是很好,基本上煤矿开采都是依靠人工生产。其比例达到了95%以上。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从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从而使得安全形式有所好转。2000年后,查阅国家统计局的2004~2014年相关年鉴,通过相关的数据来进行说明。从2004~2014年这十年间,全国煤炭的产量是在增加的,但是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次数是下降的,同时死亡人数也是下降的。2014年安全事故的次数是509起相比于2004年的3641起,下降了84.6%。2014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55%相比于2004年的3.081%,下降了91.7%。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全国的煤矿生产安全形式是比较好的,各安全指标都有所好转。当然,煤矿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区域性非常之强,当前在四川、贵州、山西等地方煤矿安全事故还是频繁发生,这也需要引起重视。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

2.1自然条件差,伴生灾害多

我国大陆部分主要是由众多小型板块组成,不同板块之间很容易出现碰撞、俯冲等作用,因此地质断裂构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构造,对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以煤矿开采中的瓦斯事故为例,断裂构造特别容易聚集瓦斯,高浓度瓦斯环境很容易造成瓦斯事故;同时,采煤沉陷问题也是煤矿开采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地质构造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的存在无论是对煤矿开采作业的正常进行还是周边区域地表结构的破坏都是巨大的;此外,在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冲击矿压、煤炭自燃发火以及煤矿水文灾害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煤矿地质灾害。

2.2煤矿生产条件复杂

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为井工开采,经过较长段时间的开采后,煤矿开采逐渐向深处发展。由于地底深部状况与浅部差异较大,适用于浅部煤矿开采的技术、理论无法应用于深部生产,这就导致我国煤矿生产条件变得愈加复杂。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巷道的排列方式主要以管网式为主,这一排列方式虽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也很容易造成多种致灾因子汇集在同一空间,使小事故引发大灾害。此外,不同地质构造断层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也加剧了煤矿开采工作的复杂性。

3、煤矿“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

3.1 矿井通风管理

通风系统是煤矿之“肺”,煤矿的安全生产离不开风。矿井在设计之初就必须对通风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根据井型大小确定应该配送的风量。目前,矿井大都采用负压通风和轴流式风机,并且每个矿井都至少配备两台风机,当一台风机因故障停止运转时,立即启动另一台风机,井下的通风不能间断。矿井一般运行几年以后都会扩大产量,比如:一个设计井型90Mt/a的矿井在运行十几年以后可能会变成500Mt/a,这时也应该合理的对通风系统做出调整,建立新的风井或者增加通风量,切实做到“以风定产”。采掘工作面应加强通风管理。综采工作面工作时有进风巷和回风巷,通风管理相对简单,只需要保证足够风量,不使瓦斯和煤粉尘聚集即可,当然在综采工作时也应定时对工作面和巷道中的瓦斯浓度进行监测。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较综采工作面复杂一些,由于掘进时只有一条巷道,不能形成通风回路,因此需要在掘进巷道出口设置专门的通风机,目前,掘进巷道常用的通风方式有三种:一是抽出式,二是压入式,三是抽压混合式。压入式通风可以使掘进工作面空气相对清洁,有利于工人的作业环境,但掘进巷道中会充满粉尘;抽出式通风则会恰好相反,巷道中空气相对清洁,工作面环境较差;抽压混合式需要两台风机,该方法混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3.2矿井瓦斯管理

瓦斯是煤层中散发出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瓦斯治理是保证煤矿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高瓦斯矿井,煤矿管理人员对瓦斯治理和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但是,有些低瓦斯矿井管理人员却不太在意瓦斯安全问题,这也是往往低瓦斯矿井易发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在井下巷道中和瓦斯易聚集的场所,如:回采巷道上隅角,都应设置瓦斯监测仪,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控。

3.3矿井防尘管理

采煤工作面的煤粉尘和岩巷掘进的粉尘都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点治理对象。粉尘不仅会降低工人工作环境的质量,使煤矿工人患上职业病——尘肺病,更会引发尘爆事故,因此,煤矿生产中应加强对粉尘的治理。目前,煤矿治理粉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高压喷雾,通过水雾将粉尘凝结,使其下落;二是煤壁注水,通过注水的方法增加要采煤层的湿度,从而减少回采过程中的粉尘浓度。巷道中也会有粉尘,因此,矿井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巷道四壁进行撒水降尘,降低发生尘爆的可能性。

3.4 矿井防火管理

矿井火灾是煤矿易发的安全事故之一,在煤矿生产工作中,井下应杜绝一切明火,并通过优化通风条件,阻断一切可以起火的可能性。目前,矿井下常发的火灾有:井下电缆起火,煤层起火,采空区起火。井下电缆起火只要扑救及时就不会造成大的损害;对于预防煤层起火,矿井开采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减少漏风;采空区起火是井下的常发事故,预防措施有:降低回采时漏煤,回采完成后尽快封闭采空区。

3.5加大对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为保证煤矿生产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需要对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工作。首先,需要通过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常见的方式是在生产现场粘贴醒目的安全警示语,提醒现场生产人员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作用。此外,定时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活动也是提高生产人员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反复向生产人员灌输安全生产的思想,帮助生产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其次,需要对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进行必要的培训。针对煤矿生产活动的复杂性,需要就生产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长时间的培训保证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安全生产要求下实现安全生产。

结束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是当前整个煤矿行业必须重视的领域。本文篇幅有限,必然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能有更多学者,能够更加深入当前现状,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提出改善措施,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煤矿生产行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靳德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及其方法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7(02):174-176.

[2]魏小红.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控制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7(02):180-181.

[3]郜鹏.现代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01):67-68.

猜你喜欢

一通三防煤矿安全瓦斯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软岩矿井综放工作面过旧巷“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瓦斯探钻钻头的一种改进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放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