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2018-06-13王子延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身份机制考核

王子延

摘 要:"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员工培训机制是一种新的培训机制,投入少、见效快,特别适用于员工和转岗员工的培训。如何有效利用并发挥"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培训机制的积极作用,是企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员工培训机制是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培养新一代建筑人才的有效培训方式,是基层共青团组织关心青年成长的重要举措。本文笔者就这种机制,简单地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机制

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员工培训机制是一种新的培训机制,投入少、见效快,特别适用于员工和转岗员工的培训。如何有效利用并发挥“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培训机制的积极作用,是企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的基本组成

1.1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理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保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促进生产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

安全生产管理有宏观和微观安全生产管理的两种理解。宏观生产安全生产管理是大安全概念,即能体现安全管理的一切管理措施和活动都属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微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小安全的概念,主要指从事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是管理范畴的一个分支,也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阶层性、综合性、环境适应性。

2、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是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是整分合原理的主要含义。

3、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是控制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反馈是把控制系统输出信号反送回来,对输入与输出信号进行比较,比较差值作为系统输入信号,再作用系统,对系统起到控制的作用。在现化管理中,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对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管理工作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也就是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执行、再反馈的过程。

4、封闭原理

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一个有效的现代管理系统,必须是一个封闭系统,而且为使系统运转状态优良,可以采用多级闭环反馈系统。

1.2安全生产定义和范畴

安全生产的范畴,有人认为安全生产的范畴应该界定在企业,也有人认为除刑事案件(或公共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均应划归安全生产范畴。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来看,安全生产的范畴应包括:工业企业单位职工人身安全及财产设备安全。

1.3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又称劳动保护安全方针。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

这个安全生产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个方针,其含义是:

1、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

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安全和生产。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则,就会招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安全。这是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是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复杂,稍一疏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事故消业在萌芽状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生产安全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管理机制

要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就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立“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两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的思想(即围绕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强化导师传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突出品德培养、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三个重点)加强领导,明确权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部门区队通力合作、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政策制度保障有力的良好局面。

三、培养良好的培训关系

(一)建立双向”选择机制

摒弃以往强制安排师徒配对的形式,让师徒自主配对。新员工进入企业后的岗前培训,会使新员工对在对周围环境、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开展师徒配对活动,师傅可以自主选择徒弟,徒弟也可以自主选择师傅,这样容易使师徒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便于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更新帮带观念

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是双向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进步,而师傅也在带徒的促动下再学习、再进步,这两者是同步的。因此,带教观念不能一方主动、一方被动,而应该充分调动师徒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充分重视师傅的经验,又要重视徒弟的自主学习;既要鼓励徒弟的大胆探索,又要鼓励师傅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升华。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实施有效的考核可以形成有利于調动员工积极性的工作氛围,创造特点鲜明、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推动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工作的持续有效推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规范、合理的考评标准

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是“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活动的关键性环节。要根据相应工种的岗位标准要求,按照“帮思想、传技能、带作风、保安全”的要求,制定出体现岗位水平、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写进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合同书中,并严格落实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二)做好考核实施工作

要做好“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考核工作,必须做到三结合,即阶段性考核与出师考核相结合,业务技能考核与思想道德考核相结合,师傅考核与徒弟考核相结合,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档案,跟踪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反馈,保证“安全生产培训身份识别机制”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浅谈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控制流程[J]. 耿龙信. 四川建筑. 2016(05)

[2]推广智能化建筑机械安全管理[J]. 吴建奇,张亦华,宋凯杰,王志平. 劳动保护. 2016(01)

猜你喜欢

身份机制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跟踪导练(三)(5)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互换身份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