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教育资源供给的案例研究

2018-06-13张苑漫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非营利童趣教育资源

张苑漫

摘 要: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教育资源作为公共物品,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本文将选取"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作为研究案例,对非盈利组织参与到农村教育资源供给,这一教育资源供给的新型路径进行分析,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农村教育;非营利组织参与

一、 研究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工作报告》指出:人类进步中的重大问题集中反映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指农村),如高婴儿死亡率,缺乏受教育机会,缺乏识字教育,预估寿命短等。1同时在另一份研究报告中,也有学者指出,“教育水平差异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

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供给与分配工作中,政府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政府在合理及有效地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工作中,逐渐力不从心。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政府不是供给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唯一主体。除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参与对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及公平保障具有重要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一些非营利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也逐渐参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建设中,并贡献了许多的力量。本文将选取“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作为研究案例,对非盈利组织参与到农村教育资源供给,这一教育资源供给的新型路径进行分析,并进行反思。

二、 案例背景概况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后简称为“西部阳光”),成立于2006年5月26日,是一家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成立的民间基金會。“西部阳光”一直致力于西部农村教育及社区发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依托专业的资源,通过多元的志愿服务及支持使西部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改善西部农村的教育和文化现状,也带动更多的志愿者投身相同的公益事业。而其中,“阳光童趣园”项目便是为了改善陇南地区的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环境而开展的。

“阳光童趣园”项目最早起源于甘肃白银,后扎根于甘肃省陇南地区,主要为陇南地区3-6岁幼儿创造良好的幼儿园学习生活环境。陇南地处我国甘肃省东南部,在2016年末,陇南市总人口达287.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共208.44万人,占总人口的69.52%。同时,陇南市也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地区,辖区内有共生存着30个民族,有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氛围,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不突出,农村地区更是积贫积弱。

截至2014年5月,“阳光童趣园”项目共支持了78所幼儿园。“阳光童趣园”的开展,突破了陇南地区学龄前儿童学前教育的缺口,通过精心的构思,结合了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了适合陇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的项目方案,有效地提升并改善了当地学龄前儿童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境况。

三、具体方案

(一)提供硬件设施

“阳光童趣园”不只是该项目的名称,同时也是西部阳光专门设计的用来作为幼儿园的建筑的名称。阳光童趣园是一间木质版型房,木质材料除了使建造成本降低,也由于其轻便性,在多发地震的陇南地区更为抗震。同时,在房屋的构造上,采用了便于安装拆卸的构造,普通人在进行基础指导之后就可以上手搭建与搬迁,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消耗。除了构造上的精心设计,木质房的外观也设计得与当地农村风貌极其融合,减少了违和感,也更容易融入农村地区。这样极具特色的设计,不仅使得“阳光童趣园”项目充满人性化,低成本与易搭建的特点使得项目在贫困的陇南农村地区更容易得到推行,也更能满足当地的实际需要。

除了专门设计的活动设施,项目还通过各种渠道的资金募集,对当地其他幼儿园提供适宜幼儿使用的硬件设施,包括大型硬件滑梯,室内硬件桌椅、水杯架、水杯、保温桶、电视等,并对活动场地进行修缮和改造,使其成为适合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环境,为学龄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精心的课程设计

同时,项目也为幼儿园设计了专门的配套幼儿用书、教师用书、幼儿活动材料,里面包含完整详细的教师教案与幼儿活动时使用的材料,使得农村的教师在没有项目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也可以拿起教案马上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设计,就使得当地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依赖性降低了,当项目人员撤离时,原有的师资力量也能够将先进的教学方案进行下去。

(三)开展教师技能培训

除了提供硬件设施、设计专门的教材类用品,项目还开展集中教师培训、幼儿园入园教研、外出访问等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教师教育理念,为陇南地区幼儿教育培养自己的幼教队伍,实现了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西部阳光通过与国内一流的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机构深度合作,引入了适合西部农村儿童与教师需要的教学资源。在幼儿园硬件设施与课程设计上摒弃城市高成本的方式,大大减少了陇南地区农村家庭的负担,又同时能保证了当地的学龄前儿童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了一种良性且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其他在民族地区农村开展助学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具有许多的参考价值。

三、 对案例的反思

(一) 多元化的供给主体

教育资源作为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享有的权利。但从长期的发展看来,政府有限的投入难以满足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需求,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同时,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建设的低回报,甚至是零利润,使得市场缺乏动力参与其中,市场失灵导致社会资金难以进入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领域。

而我国非营利组织起步较晚,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能力较弱,就算有心参与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建设中,也缺乏相对应的能力与支持。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引导市场、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到建设过程中,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既是顺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减轻一定负担,又使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在建设过程中充分涌流,实现原来不能达成的效果。或者还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与社会组织达成契约,在实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建设的同时,也帮助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除了承担主导的角色,还应承担监督者的角色。但监督并不意味着限制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空间,政府应给予社会组织自身充分的发展空间,提供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过多限制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弥补政府的不足。

(二) 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社会组织在参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活动中,往往注重物资的募集,但却忽略了项目的可持续性。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建设固然缺乏物资,但单纯地提供物资,只能在短期内改善当地的实际情况。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长远来看,除了物资的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引入、对于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因地制宜的项目方案也都十分必要。这些不仅能够帮助项目在当地推行过程中的阻碍减小,更能减轻当地对于社会组织的依赖,实现自我成长,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2]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01).

[3]顾丽敏.新时期农村教育资源现状的剖析与对策[J].教育文化论坛,2013(01).

[4]满中坤,孙振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4.

[5]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注:

1 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2 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01).

猜你喜欢

非营利童趣教育资源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童趣照相薄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