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

2018-06-13马仲康

中国市场 2018年18期

马仲康

[摘要]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信息安全系数不高、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专业金融人才不足和信用风险较大的问题。指出网络银行发展的趋势是:业务空间更广阔、与电商逐渐融合、网上贷款逐渐成为现实、真正的网银朝代正逐步推进。发展网络银行应该注意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加大金融创新、加大金融人才的培养、加强征信与强化金融监管。

[关键词]网络银行;现状;发展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8041

网络银行是网络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就我国而言,网络银行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银行的优势逐渐被挖掘,许多银行都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网络银行,较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要。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信息安全问题、金融监管不到位等,我国网络银行暴露的这些问题已成为网络银行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在推动网络银行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当前网络银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

1网络银行概述

网络银行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场所。网络银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银行通过在网络上开设虚拟的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开户、查询、转账、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活动。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客户只要借助移动终端,就可以完成相应的金融业务办理,进而极大地方便客戶的需要。

2我国网络银行现状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网络银行这种新兴的金融形态正在茁壮成长,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大。首先,网络银行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这种规模主要体现在网络银行数量上、网络银行交易额以及网络银行用户数量三个方面。从网络银行数量来看,中国银行最早开设网络银行,伴随着网络银行优势的显现,越来越多的银行纷纷开设网络银行,走上网络银行的发展道路。从网络银行交易额来看,[1]我国网络银行交易额由2001年的14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0085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70%。从网络银行用户数量来看,我国网络银行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网络银行个人客户超过9亿人,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其次,网络银行业务种类较多。网络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它打破了传统银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金融业务也不断增加,包括了账务查询、转账、跨行转账、银证转账、网上购物、账户挂失、账户冻结等。另外,随着网络银行的普及,基金交易、贷款等业务也可以在网络银行上办理,较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金融需求。

最后,网络银行竞争愈演愈烈。网络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在时空上的限制,这种突破更好地满足了客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银行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挖掘网络银行,不断推出网络银行产品,不断完善网络银行的功能,借此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如建设银行推出的E付通、银期直通车;交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外汇宝、得利宝等。而网络银行的便利性使得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网络银行产品和业务,使得网络银行市场竞争越来越大。

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较快,但是,在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因此,要想推动网络银行发展,就必须了解当前网络银行暴露出的不足。

31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业态,目前来看,我国与网络银行相匹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法律机制,以至于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病态”。对于网络银行相关界限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没有确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造成网络银行的约束力不强,使得许多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增加了网络银行的风险。

32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然而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使得网络银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网络银行采取的是“ID+密码”这种传统的安全认证手段,然而手段的安全性不高,当客户在借助网络办理银行业务时,很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进而给客户造成利益损失。相对于客户而言,在承受巨大的损失后,其会失去对网络银行的信心,进而束缚网络银行的发展。

33金融服务创新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财观念的转变,对网络银行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这种认可促使了网络银行的发展。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人们的金融需求。许多银行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思想观念,人们对财富的概念基本上集中体现在现金和有价证券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网络银行的产品服务创新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网络银行的发展。另外,我国网络银行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跟风现象,只要有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取得了良好效益后,会相继跟风地推出相应的产品,而后者所推出的金融产品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不仅会增加银行经营成本,同时还会制约网络银行的发展。

34专业的金融人才不足

制约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专业人才的不足。较比传统银行而言,网络银行既涵盖了金融,也涵盖了互联网,网络银行的这一特征使得原有的金融人才已经不适合网络银行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来看,网络银行严重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现有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比较传统,与网络银行所需的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网络银行发展的需要。

35信用风险较大

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贷、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经济生活环节。对于网络银行而言,无抵押、无担保,以信用为主要依据的金融业务也开始兴起。[2]然而,由于我国征信体系还不够健全,各部门之间所掌握的客户信息还无法实现互通和共享,以至于网络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时会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对于银行而言,一旦贷出去的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就会影响到银行资金的正常运作,不利于网络银行的发展。

4网络银行发展趋势

网络银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银行也呈现出如下趋势。

41业务空间更广阔

就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形势来看,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介入,电子化、网络化操作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业务日新月异。从最初的手工纸张填写,到后来的无纸化操作,可以说,银行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密不可分。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网络银行业务也将呈现出更广阔的空间。未来的一切生产、经营、消费、贸易等活动,均可以通过网络银行来完成。如,银行汇款业务,传统的汇款需要汇款人按照规范来填写汇款单,而借助网络银行,需要汇款的客户无须亲自跑腿就可以完成汇款业务。从而这个层面来讲,银行业务的扩展空间是巨大的。

42与电商的融合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带来,网上购物活动也日渐频繁,网上支付需求也逐渐增加,这种需求也为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银行与电商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电子商务中,银行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纽带,网络银行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以支付宝为例,[3]马云于2003年成立了淘宝网站,同期,发布了在线支付系统支付宝,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服务,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现行经济形势下,电商发展势头越来越快,而电商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网络支付的发展,基于这种形势,银行应当积极与电商发展,开发与电商相关的金融业务,进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自身带来更多的财富。

43网上贷款逐渐成为现实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贷这一金融模式也逐渐兴起。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贷这种金融模式也将逐渐普及,成为大众所青睐的一种融资和投资方式。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来看,[4]对金融需求非常大,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超过60%,而融资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融资难度大,许多中小企业难以发展下去。而网贷的兴起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发展网贷,既可以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同时也可以为许多投资者提供投资途径。伴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金融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银行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到问题,积极开展网络贷款业务,进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44真正的网银时代正在逐步推进

在我国,银行依托“资金池”运作发行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显现“庞氏骗局”的影子,从而使得人们对银行的“信任感”下降。同时,在银行体系外,以股票、债券、信托、私募资金、民间借贷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也日益活跃,使得人们开始淡出银行体系。以余额宝为例,据有关数据显示,[5]余额宝用户数已超过2900万人,融资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破千亿元的基金。与银行相比,余额宝的收益明显要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选择高收益的余额宝,而不选择银行,甚至还会让有的人将银行里的钱转移到余额宝,进而使得银行面临巨大的客户和资金损失。目前来看,虽然银行经过改制后取得了稳定发展,其实力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加快的提升,但是,依然敌不过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颠覆性变革,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营业网点就会不断萎缩,柜台业务也会不断减少,依托网络办理的网络银行将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5发展网络银行的策略

51完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网络银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法律风险,阻碍了网络银行的发展。而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網络银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就必须立足现阶段的实际,加快完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可参考欧美国家已成体系的准入制度,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一套完整的准入制度,对规定业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处,确保网络银行业务在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另一方面,要将网上银行业务纳入监管范畴,结合现阶段的金融法律法规,不断调整、修改和补充,使得我国金融法律法规更加完善,进而为网络银行的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6]另外,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制定网络银行安全标准,进而更好地规范网络银行行为。

52加强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管理

随着网络银行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纳并认可网络银行,借助互联网办理金融业务的行为也日渐普遍,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造成重要的信息泄露,影响到大众以及银行的利益。基于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银行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首先,要加大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的宣传,将网络银行安全风险告知广大客户,提高客户的认识,引导客户规避网络风险;其次,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如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信息加密技术等,以这些技术为依托,提高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保障金融活动的顺利开展,避免信息的泄露、被窃取,[7]保障客户的利益。

53加大金融创新

现阶段,我国网络银行产品不够丰富,服务观念和金融产品创新意识不高,且业务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经营特色,不利于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的兴起已经为必然,这种必然加剧了金融市场竞争,而银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更好地生存、发展,创新是关键。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种需求迫使网络银行必须深入创新。首先,银行要革新经营理念和观念,设立专门的创新部门,致力于网络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大力推进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推出适时、适销的产品;其次,要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全面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研发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和业务进而,扩大自身金融市场占有率;[8]最后,要积极开拓品牌道路,结合自身的特色,开发出有特色的金融产品,进而推动网络银行的更好发展。

54加大金融人才的培养

网络银行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业务管理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阶段来看,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基于这种瓶颈,银行必须深入专业金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强化现有金融业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专业教育,使现有金融人员积极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外引进专业的金融人才,壮大网络银行人才队伍,进而更好地推动网络银行的发展。再者,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9]另外,银行应安排优秀的人才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进而更好地服务我国网络银行发展。

55加强征信

在发展网络银行的过程中,征信至关重要,通过征信,可以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方便银行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估,降低业务风险。网络银行融合了互联网的虚拟性,以网络为平台来办理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于银行而言,如果银行所了解的客户的信息失真,就会增加金融风险,为了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网络银行应当加强征信。一方面,网络银行应当加强与央行的联系,全面贯彻落实央行关于个人征信系统管理的各项规定以及相关要求,一旦发现信用不符的要拒绝办理业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属于自身的客户信用系统,将客户的个人信用数据纳入数据库中,加快信用数据的共享,进而更好地规避风险,推动网络银行的稳定发展。[10]

56强化金融监管

虽然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是其依然游离在金融监管之外,使得网络银行面临着诸多风险,而要想推动网络银行的稳定发展,强化金融监管极其必要。金融监管是降低金融创新风险以及网络银行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有效的金融创新监管,可以对金融活动进行全面的控制,将金融创新活动风险系数降到最小,因此,银行必须加强金融监管。首先,要设立相应的部门,负责网络银行业务活动,落实其责任,对网络银行业务活动进行全民的监管,以健全的机制来约束和规范金融创新活动;其次,完善金融创新监管流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高效的监管流程。另外,银行要争取有关部门的协助,对网络银行进行全面的排查和监管,进而营造出一个健康的金融环境,为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

6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来看,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网络银行现下必须解决的问题。网络银行的发展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较好地满足了大众的金融需求。未来,网络银行必然会取代传统银行,成为最主要的金融模式,而要想推动网络银行的发展,就必须立足实际,加快网络银行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征信,加大人才的培训,深入金融创新研究,做好网络银行系统安全管理,进而为网络银行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网络银行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武宁我国纯网络银行运行特征及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7):74-75.

[2]纳仁高娃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现存问题及其完善方法[J].法制博览,2017(8):180-181.

[3]裴旭东,尤娜我国网络银行营销中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6):51-55.

[4]毛静敏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1):153-154.

[5]辛娜信息时代下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6(1):52-53,57.

[6]史烘堃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问题的探究[J].时代金融,2016(3):86,91.

[7]王圆圆新时期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5,31(12):69-71.

[8]姚中杰,张洁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问题、趋势及对策[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6):44-48.

[9]苗永旺网络银行的创新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J].浙江金融,2014(9):32-36.

[10]吴云網络银行风险及监管体系构建——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2014(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