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冀州调”与“中州调”语言差异引发的思考
2018-06-13杨之光
杨之光
【摘 要】魏良辅《南词引正》中道出了因方言差异而产生的几种北曲音调,并特别指出中州调在所有北曲音调中的特殊地位。但根据学者对河北、河南一带语言的研究,两地的语音差异并非如南北方言差别之大。本文将在乐籍制度下音声技艺一致性的语境中思考分析。
【关键词】中州调;冀州调;官话;乐籍制度;礼乐重建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52-02
本文的问题源于明代戏曲家魏良辅《南词引正》中的一段话:“五方言语不一,有中州调,冀州调,古黄州调。有磨调、弦索调,乃东坡所传,偏于楚腔。唱北曲宗中州调者佳。”①这段史料在戏曲研究中频频用到,但大家却对魏良辅说的“冀州调”与“中州调”的语言差异未作讨论。笔者认为“冀州调”与“中州调”在语言上的差异应是“同”大于“异”。本文将从“官话”“乐籍制度”与“礼乐重建”的不同视角进行探讨,提出己见。
一、两地的方言差异
中州,指现在河南一带;冀州,指河北一带。中州地区说的必定是中原官话,这源自北宋时期汴京的特殊地位。但是从金人入主中原宋室南迁后,中原语言发生了重大变化。至有元一代中后期,中原语言已不单纯是北宋时期的“中原雅音”,而是在幽燕方言与中原方言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变化交融的语言。董建交在《明代官话语音研究》中说道:“元代蒙古人统一中国,自宋以来已肇其端的语音变化,在这一时期更加明朗,共同语各变体之间的接触也更频繁。元朝兴自北方,但是也号称‘言语之间,必以中原之音为正(《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虽然学者对元代‘中原之音到底是当时什么地方的语音的问题还存在争论,但是,大致可以说它代表的是当时北方口语的实际语音。”②对于《中原音韵》同时期的中原之音的样貌,刘静从声调韵三方面对现今的河南话与《中原音韵》作了系统比较,认为《中原音韵》声韵调三方面的语音特征基本都保存在中原方音中。最后的结论是《中原音韵》的语言基础是以“郑汴片”(郑州市、荥阳县、中牟县、开封市、商丘市等60个县市)为主体的中原方音。③
入明后,河南地区说的仍是中原官话,毋庸置疑。即使明初洪武朝曾有人口迁移,朱元璋将元都残留居民全部迁至开封,但对当地语言不足有颠覆性的影响。那么河北地区呢?说的是中原官话还是北方官话?洪武朝曾有大规模移民填充河北地,但“靖难之役”使人口大量损耗。于是永乐朝又有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这些“迁入的移民来源比较复杂,不但有河北本省、内蒙、山西、山东的平民,罪囚,而且还有来自江南富庶之地的富民。”④但是南方人的迁入只是一小部分,并非主体。关于河北所说方言,刘勋宁在《中原官话与北方官话的区别与<中原音韵>的语言基础》一文中说道:“看《昌黎方言志》就知道,河北方言的口语实际是读萧豪韵的。这跟中原官话区正好相反。”⑤萧豪韵是北方官话的读法意味着河北方言与北京话基本相同,属北方官话。
尽管中原官话与北方官话不同,但是北方官话在其形成过程中,实际受到了中原官话的影响。二者虽有差异,但并不如南北音差别大,整体上呈现出“同大于异”的特点。
二、唱词语言的差异
魏良辅以方言作为区分“冀州调”与“中州调”的依据,给人以二者方音差异悬殊的印象。但在对河北、河南方言的上述分析中,可知两地方言在大体上是相同的。另外,如果我们将“冀州调”与“中州调”放在乐籍制度统一性的语境中讨论,便知二者在唱词语言差异,乃至整体上也是“同大于异”。
明代的乐籍制度使得各地的北曲音乐具有一致性的特点。首先是洪武朝开始会给各王府分配定量的乐户,以供享乐。《续文献通考》记载:“赐诸王乐户敕礼部曰:昔太祖封建诸王其仪制服用具有定制,乐工二十七户,原就各王境内拨次,便于供应。今诸王未有乐户者,如例赐之。有者仍旧,不足者补之。”⑥“因此项阳认为王府的用乐具有一致性,作为国家制度管理下的乐籍中人,从根本上保证了一个时代音乐中心特征的一致性的传承”。⑦
与严密的乐籍制度相对应的是明代的演剧制度。事实上明代的演剧制度相对其他朝代更为严格。尤其是在明初之时,统治者制定政策不许平民百姓唱乐,如有发现,便施酷刑。另外,对演剧的内容也加以规定,不准演神仙道教剧,剧中角色不准牵涉古圣贤帝王、忠臣义士等,违令者要定罪。同时,明初统治者为重建礼乐系统而命人创制“弦索官腔”,剧作家们必然不会创作“弦索官腔”以外的作品,此其一。其二,开国之初统治者总会执着于重建礼乐系统,而文人士大夫们也总是有“礼乐担当”的自觉精神,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所以当元末《中原音韵》问世后,文人剧作家便自觉地将其作为创作标准并流行开来。明代也不例外。明冯梦龙曾说:“自《中原音韵》既定,北剧奉之唯谨。南音从北而来,调可变而韵不可乱也。”⑧可见文人剧作家们将《中原音韵》视为北曲创作必遵原则,文词格律稍有不叶者,便非佳作。就像明代戏曲家徐復祚曾对《琵琶记》与《拜月亭》做出评论,认为《拜月亭》胜于前者。他说道:“拜月亭宫调极明,平仄极叶,自始至终,无一板一折非当行本色语。”⑨徐氏所说的“宫调极明,平仄极叶”就是指格律规范。
三、为何说“唱北曲宗中州调者佳”
笔者除了注意到“冀州调”与“中州调”的语言差异问题,还认为魏氏所说的“唱北曲宗中州调者佳”同样耐人寻味。
按照魏氏的逻辑推理,“冀州调”也当属北曲音乐的一种。同为北曲,同遵《中原音韵》的规范创作,为什么“中州调”是最佳者?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中州在过去的特殊历史地位的缘由。
中州地区作为北宋及金的政治中心,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对其他地区具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宋杂剧以及金院本的盛行在中州地区留下痕迹,因此即使到了元代,中原方言仍被视为雅言正音。在《中原音韵》中周德清自序中云:“言语一科,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⑩
明祝允明曾在《重刻<中原音韵>序》中说道:“惟金元北曲,乃用所谓中原之韵,盖因国都在幽燕地区,河洛相去不遥,其方言如是也。”同样是在上述提到的《刘文》中,作者通过对《中原音韵》收字的分析,认为《中原音韵》中存在两读的现象反映出当时的大都市新老官话(即北方官话与中原官话)两种读音的混杂。?入明后,《中原音韵》仍被剧作家当做文本创作的典范。正如王骥德《曲律》中云:“北之歌也,必和以弦索,曲不入律,则与弦索相戾,故作北曲者,每凛凛尊其型范,至今不废。”?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冀州调”与“中州调”有一定的差别。清人叶梦珠的《阅世编》中记载了昔日成祖未起兵时,中州诸王府中“造弦索”。?赵楠提出“弦索调”可能是在“弦索官腔”的统一下,南北皆有的形态。?另外,陈文革曾指出“中州调”特指河南地方流行的北曲音调。?结合二者笔者以为,“中州调”“冀州调”应分别是中原地区和河北地区的“弦索调”。二者虽同是北曲音乐,但仍有地域风格上的差别。《风月锦囊考释》一书中说道:“明代文人散曲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盛行的民歌、俗曲形式影响……文人作小曲,也喜用【黄莺儿】、【驻云飞】之类民间习用的‘时尚小令。明文人爱用【黄莺儿】作小曲,由锦本甲编收朱权作品来看,其风气早起于宣、正间。至嘉、隆间,尤其风行。”?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层社会对戏曲态度的转变,俗乐开始进入雅乐系统。这也是在乐籍制度一致性的前提下,仍有地域风格的北曲音乐的另一佐证。
注释:
①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2009年版,第227页。
②董建交.明代官化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
③④?刘静.《中原音韵》与中原方音语音特点的比较研究——再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J].古汉语研究,2006(1).
⑤⑦刘勋宁.中原官话与北方官话的区别及《中原音韵》的语言基础[J].中国语文,1998(6).
⑥项阳.关注明代王府的音乐文化[J].音乐研究,2008(2).
⑧[明]冯梦龙:《太霞新奏批语》,载《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20页。
⑨[明]徐復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曲出版社,1980年。
⑩[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曲出版社,1980年。
?[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曲出版社,1980年。
?[清]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赵楠.曲、腔、调与南北曲之关系[J].中國音乐学,2015(3).
?陈文革.曲·弦索·弦索调·弦索腔辩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2).
?孙崇涛:《风月锦囊考释》,中华书局,2000年。